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自然保护区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自然保护区篇

彩桥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彩桥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250亩。广泛生长着的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周期性遭受海水浸淹的海岸潮间带的乔木和灌木,因其汁液可作红色染料而得名,是世界上珍稀濒危植物。这里的红树林种类繁多,有林榄、海莲、角果木、白骨壤、秋茄、桐花等,各科树种盘根错节相互依存,依岸生长,延绵近十里,既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宝库,也是海上抵御台风和海啸的坚强卫士。区内有红树林植物26种,半红树林和红树林伴生植物40多种,在此栖息的鸟类有159种。这里,是许多国际性迁徙水禽的重要停歇地和连接不同生物区界鸟类的重要环节。其中列入中澳保护候鸟协定的鸟类有30多种,列入中日保护候鸟协定的有70多种。1986年,为了保护这里…[详细]
帕拉卡斯自然保护区
  简介 帕拉卡斯自然保护区Reserva Nacional de Paracas位于利马南部247公里处,在伊卡省境内,距皮斯科城19公里,总面积33万公顷,是秘鲁太平洋海岸著名的旅游胜地。保护区内最引人入胜的去处是鸟岛(Islas las Ballestas),鸟岛由南岛、北岛和中岛及6个礁石岛组成。其中北岛最大,面积为64公顷,距海岸11公里。从帕拉卡斯海湾乘游艇一小时行程。岛上栖息着许多濒临灭绝的海洋动物和鸟类,主要有:海豹、企鹅、火烈鸟、海龟、海豚等,其中尤以为数众多的海豹最为壮观。一些胆大的海豹会在游船四周探头探脑,十分逗人喜爱。岛屿高处堪称海鸟的天堂,黑白两色的海鸟不尽其数,其中一…[详细]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铜壁关遗址)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以盈江县铜壁关林区为主,还包括陇川县和瑞丽市部分林区,总面积40多万亩。保护区地处南亚热带向北热带过渡地区,北部有高原屏障,南部受印度洋季风和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的干旱气团交替影响,日照长,积温高,干湿季明显,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年均气温19.5℃。这种复杂的地形和气候,形成了其独特的热带雨林、南亚热带雨林和温凉带阔叶林混交的林带。这片神奇的土地有着极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据云南省林业厅资源处调查,区内高等植物有63科,103属,195种。象云南石梓、山白兰、-木、合果含笑、高大含笑等珍贵植物有数十种。其中龙脑香(含毛芽龙脑香、盈江龙脑香、东京龙…[详细]
五鹿山自然保护区
  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吕梁山脉南端,地理坐标为北纬36°23′45″~36°38′20″,东经111°2′~111°18′,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区内总面积20617.3hm²,森林覆盖率68%。保护区始建于1993年,1999年挂牌运行, 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对象是世界珍禽褐马鸡和我国特有树种白皮松。辽东栎林是五鹿山自然保护区阔叶林的优势种,也是本区的地带性、标志性植物。区内有高等植物103科,449属,965种;共有动物409种,濒危动物种有:金钱豹、黑鹳、游隼、灰背隼等。分布于五鹿山的国家级保护动物有黑鹳、金雕、大…[详细]
尖岭自然保护区
  海南尖岭省级自然保护区1981年9月25日经海南行政区公署(海行[1981]151号文件)批准成立。人员编制9人;2012年经海南省政府(琼编办[2012]241号文件)批准更名为海南尖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机构级别正科级。地处东经110°11′26″--110°23′12″、北纬18°47′37″--19°02′15″范围,位于海南岛东南部万宁市境内的北大镇,辖区东至市内的龙滚镇,南至长丰镇,西至上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北至琼海市会山镇;牛角岭、看海岭、牛角尖岭、黄竹岭、通天螺岭等47个山头岭片国有林地面积为10923公顷。海拔高度在50米-805米,呈西南--东北向,西南部偏高,保护区管理站…[详细]
坝王岭长臂猿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总面积35000多亩,这里山岳连绵,群峰叠翠,林海浩渺,古木参天,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整,热带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沿着蜿蜒曲折的林区公路进入保护区,环顾四周,除生长着众多的名贵树种外,野生动物主食的各种野果树满山皆是,有馒头果、山石榴、山竹子、乌墨、青果榕、山橄榄、毛牡丹、野荔枝等。在这个五彩缤纷的野生果园林里,生活着几群受到人们保护的黑冠长臂猿。黑冠长臂猿,别名乌猿、人熊,主要生活于热带原始森林中,几乎完全生活在树上。长臂猿手掌比脚掌长,上臂比下肢长,两臂伸开达1.7米左右,在树上手足并用,连攀带跳,象荡秋千那样从这棵树飞快地攀到那棵树。它们以家族为主体群居和活动,由一雄一雌和幼仔组成一个…[详细]
九阜山
  九阜山生态旅游区位于闽中尤溪县西南部、戴云山脉北段西侧的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及周边部分区域,是福建省地理区域的中心腹地,距尤溪县城13公里。区内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峡谷断崖雄奇险峻、跌水瀑谭美不胜收、奇树异藤耐人寻味、生态环境一尘不染,被专家誉为“具有得天独厚的开辟生态旅游精品景区的资源条件”,是现代都市人们回归自然、享受自然地佳境。九阜山生态旅游区总面积715.3公顷,其中位于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面积为295.8公顷,自然保护区外面积419.5公顷,计划投资12410.5万元,规划建设五个功能区,主要为:朱源里管理服务区、天池湿地观览区、九阜溪峡谷揽胜区、双鲤湖游览观光区和凤凰山生态保育区…[详细]
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于1998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主要保护对象为鸟类及其栖息地。2000年被省人大、省政府列入(2000-2009)拟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优先建设项目和被列入全国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优先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南海之滨的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境内。西距广州290km、距深圳197km,东距汕头180km,水路至香港81海里。保护区由同属黄江河流域的公平区、大湖区和东关联安围区组成,总面积11590.5公顷。其中公平区位于黄江河的上游,大湖区和东关联安围区分别是黄江河仅有的两个入海口…[详细]
粤北华南虎自然保护区
  广东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于1990年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粤办函[1990]13号),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南岭山脉南端,地理坐标为沙坪片:东经112°58′22〃—113°02′11〃、北纬24°56′40〃—25°03′11〃;长江片:东经113°49′26〃—114°02′31〃、北纬25°19′50〃—25°27′25〃之间,总面积为16360.8hm2。广东粤北华南虎自然保护区属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业用地面积有14867.7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90.8%,森林覆盖率达86.9%。保护区内自然资源保持完好,物种资源丰富。据初步调查统计…[详细]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中下游荆江江段南侧,地处湖南省东北部岳阳市境内,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43′-113°14′,北纬29°00′-29°38′之间。总面积19万公顷,主要保护东洞庭湖特有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 1992年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公约”,被列为我国首批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的六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洞庭湖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自然资源,经科学考察,保护区内记录到鸟类33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黑鹳、大鸨、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7种,二级保护的有小天鹅、鸳鸯、白枕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