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自然保护区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自然保护区篇

老君山自然保护区
  马关县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人民政府1981年11月正式批准成立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马关、麻栗坡两县交界的毗连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4°33′18″-104°33′56″,北纬22°53′47″-22°57′31″,海拔为1400米至2579.3米。管护总面积1696公顷,其中:核心区1330公顷,缓冲区366公顷。保护区始建于1981年11月,1987年7月建立了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隶属金城林场领导。2000年11月6日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更名为“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隶属县林业局下属的一个股所级事业单位,…[详细]
邦溪自然保护区
  海南邦溪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的西南部,白沙县邦溪镇境内,距县城约50公里,距海南省西线高速公路约7公里。保护区总面积5427亩,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09°05′092〞-109°06′582〞,北纬19°23′300〞-19°24′527〞。海南邦溪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76年6月16日,经广东省林业局革命委员会文件(粤林革[1976]177号)批准成立。原名为广东省白沙县邦溪珍贵动物保护站。1990年晋升为海南邦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属省直属单位,职责是“保护与发展海南坡鹿”。海南坡鹿属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本区域是海南坡鹿的原生地。海南坡鹿是国家珍贵动物,海南省独有,因其数量稀少而引起世…[详细]
万朝山自然保护区
  湖北三峡万朝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兴山县西部,属长江三峡西陵峡北岸,香溪河中上游。地处我国地貌第二级台阶的秦岭高原向江汉平原过渡带上巫山─大巴山东延余脉─神农架的南坡。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5′16--110°39′58,北纬31°12′44--31°22′28;保护区南邻三峡库岸,北连神农架林区,西与鄂西自治州巴东县接壤,东西长23.5公里,南北宽18.1公里。 保护区总面积20986公顷。区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仅陆生脊椎动物就达306种,维管束植物达192科、822属、2018种。保护区还生长有中亚热带罕见的面积大、保存完好的常绿阔叶林及其群落。 由于保护区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突出,190…[详细]
漳河源自然保护区
  漳河源省级保护区总面积10265.6 公顷。按功能区划分:核心区面积2606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5.4%;缓冲区4749.6公顷(含天鹅池保护点194.9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6.3%;实验区2910.0公顷,占总面积的28.3%。行政区域上涉及薛坪、板桥两镇共13个村,其中薛坪镇有薛家坪、石桥、古树垭、泉湾、张铁沟、冥阳洞、南冲、龙王冲、张家坪、徐坪10个村,板桥镇有冯家湾、九龙观、天鹅池3个村。该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包括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区域、鄂西北山区向汉江平原过渡地带的森林生态系统;以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兰科植物为代表的珍稀或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保护…[详细]
那孜─确鹿特草地自然保护区
  那孜─确鹿特草地自然保护区那孜─确鹿特草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塔勒德镇境内那拉提山深处大吉尔尕郎河河源地带,距县城直线距离30千米,有牧道通于此。地理坐标大致在北纬43°03′-43°13′,东经83°31′30″范围内。平均海拔2800米。那孜─确鹿特草地自然保护区于1986年批准成立,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164平方千米。主要保护高山草甸、亚高山草甸、草甸草原及其生态系统环境。高山寒冷草甸草原是以中结核病一的苔草、蒿草及显花杂类草为主的草甸类草原,草高甸低于30厘米,盖度在40%-80%;亚高山草甸类草原即是典型寒冷、中生型艳丽的五花草甸,草高30厘米-60厘米,盖度在80%以上。该区…[详细]
陇瑞自然保护区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西北部的明江河畔。距县城约15公里。保护区于1980年建立,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集自然保护、科学研究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风景旅游区。保护区属于北热带气候,总面积为31194亩,森林面积26925亩,大部分为原始森林,覆盖率86.3%,木材蓄积量23690立方米。保护区地质结构属石灰岩纪及下二迭碳酸岩溶地。地面峰峦星罗棋布,每平方公里有山峰多达80多座,一般的也有20多座,海拔均在400-600米。有的山峰重迭成峰,而且山中溶洞繁多,洞内山水厅奇观。据勘察发现,一些溶洞有古人类使用的石器和脊椎动物牙齿化石。保护区主要植被以喀斯特季雨林为主,植物种类繁多,…[详细]
圣人窝自然保护区
  圣人窝坐落在铜山徐庄镇东南部,与伊庄镇吕梁一带接壤。东南丘陵山区主要山头有风冠山、大黑山、大寨山、大山、狄山等60多个。相传春秋时期孔子曾经住过该村,因此村名叫圣人窝。孔子离开圣人窝后,率领弟子来到吕梁讲学,留下很多传说和古迹。大多数古迹毁于战火和“文革”时期,现在风冠山上还有经过修缮的孔子观道亭、孔子晒书台、明朝书法家文征明真迹《疏凿吕梁洪证》碑、《岳飞诗碑刻》和《淮海战役》烈士陵园等景观。在圣人窝村南、吕梁白楼村以东几座大山上,是我国著名的吕梁石产地。《禹贡》中记载“泗滨浮磬”就是指的这个地方,目前,吕梁石已打入国际市场,成为一些奇石收藏家的珍品。自然保护区内以风冠山为中心的周围山上苍松翠…[详细]
西洼荒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省望奎西洼荒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松嫩平原,望奎县的西北部。保护区总面积8292公顷,地理坐标为东经126°14′15″-126°18′45″。北纬46°59′9″-46°58′7″。 黑龙江省望奎西洼荒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是绥化市唯一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属“自然生态系统类”中的“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是以水生和陆栖生物及生境共同形成的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2796公顷,缓冲区面积1457公顷,实验区面积4039公顷。 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412种,隶属于69科,191属,其中黄芪、野生大豆、乌苏里狐尾藻、东北龙胆等植物为国…[详细]
公别拉河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公别拉河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西南部,地处黑龙江一级支流公别拉河的上游,距黑河市70km,地理坐标为北纬50°00′46″~50°14′14″,东经126°23′49″~126°50′22″,保护区包括727林场的兴安营林区、望江营林区和大平林场的母子沟营林区与冷川营林区等四个营林区的大部分,东西长31.6km,南北宽25.0km,面积为47983hm2。黑龙江公别拉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小兴安岭东麓北端,其地形地貌组合为波状丘陵-河床阶地-河谷漫滩或波状丘陵-山麓平坂组合,成因上,前者以剥蚀洪积为主,后者以剥蚀堆积为主。黑龙江公别拉河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的西南部,地处小兴安岭与…[详细]
莫斯卡自然保护区
  景区内的莫斯卡沟自北而南流入磨子沟,继而进入革什扎河。保护区以莫斯卡沟流域范围为主,北与错郎沟分水岭为界,西以与丹东河之间的分水岭为界;南以拉龙沟为界东则以莫斯卡沟与阿科里沟的分水岭为界,总面积达13700ha。莫斯卡自然保护区内出露地层由三叠系中统杂谷脑组之海相碎屑岩与泥质岩组成,地层倾向北东,形成明显的单面山地貌,莫斯卡沟左岸(东岸)陡而短,右岸(西岸)缓而长且多支流。自北而南有各冲沟、金龙沟、敬其沟、卡斯甲沟与拉龙沟等五条支沟,它们的流向受构造控制明显,甚至反方向入汇主沟谷。杂谷脑组地层在莫斯卡沟出露的以砂岩为主,板岩次之,间夹数层灰至深灰色薄层状灰岩及泥质灰岩,厚度大于700米。由于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