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自然保护区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自然保护区篇

呼中国家森林公园
  呼中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1.5万公顷,是中国最大的森林公园,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大白山风景区、苍山石林风景区、呼中镇旅游度假区、佛山风景区五大景区。有独特的北国一柱、偃松园林,记录着创业历史的知青纪念馆、凝聚着浓厚的田园风情的黑木耳养殖园区等80多个景观景点。公园四季风光如画、春季白雪初融、红毛柳醉、杜鹃映岭、夏季更是林海夏都,山花烂漫、清风送爽,千山竟秀、郁郁葱葱;秋季天高云淡、层林尽染、五花山色、野果飘香。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妆素裹、冰雪冬宫。全年适游。避暑消夏最佳季节在五月末至十月初,游人络绎不绝。静溢的山城呼中镇、更是花园般的旅游度假区,仿佛世外桃源。欧陆风情的建筑群使人们把这…[详细]
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区
  咸丰二仙岩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湖北省咸丰县西北部的活龙坪乡境内,地理位置为东经118°47′58″,北纬29°43′43″,距咸丰县城87公里。西与重庆市黔江区交界、北起活龙坪乡的沙帽山、东接活龙坪乡的寨子坪、南至活龙坪乡的朱家坪,总面积5404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250 公顷,缓冲区面积1109 公顷,实验区面积2045 公顷。保护区于2004年由恩施州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州级保护区,2010年6月3日晋升为省级,属于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保护湖泊湿地和亚高山沼泽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二仙岩位于咸丰县南部,是一个隆起的高山台地,整个地形呈西北高、东南低、悬崖四周分布呈齿轮地形,最低海拔…[详细]
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中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9°14′~109°23′、北纬33°25′~34°00′,属于高原内陆湿地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14770公顷,核心区面积为4753公顷,缓冲区面积1627公顷,实验区面积8397公顷。保护区始建于1998年,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主要湖泊有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侯家海子和苏家圪卜海子。其中最大的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位于自然保护区的中央。湖周种植了沙柳(S.psammophyla)、柠条(Caraganaintermedia)的固沙林带,湖区呈驼峰形,湖面开阔…[详细]
称架自然保护区
  位于阳山县城东北面50多公里,323国道从景区旁经过。这里林荫蔽日,溪瀑遍布,飞禽走兽众多,保留着原始森林景观。区内有“水吊洞”、“百丈瀑布”、“石龙饮水”、“群童戏佛”等景点。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称架古道,这条古老的山道贯穿于高山之中,长达几十公里,在古道上徒步行走一段,是非常有味道的。最好再去太平洞山村的农家小住几天,感受大山人家的日常生活。地址:广东省阳山县县城东北面50公里类型:洞穴瀑布山自然保护区游玩时间:建议5小时…[详细]
柴达木梭梭林自然保护区
  青海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德令哈市西南部,西至大柴旦全集河,北与青藏铁路相连,南与东西走向的额木尼克山为界。地理位置为北纬36°00′~37°24′,东经95°58~′97°52′。保护区东西长114公里,南北宽54公里,保护区面积3105平方公里。2000年5月始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13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为梭梭林。地形地貌青海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地貌类型多样,有流水地貌,干燥剥蚀山地貌,湖积地貌,风成地貌等。风成地貌主要分为风蚀和风积地貌,在保护区西南靠近阿木尼克山一带有垄岗状,鼻状、覆舟状、泉状和锥状等类型的残丘,形成千姿百态,甚为状…[详细]
黄楮林自然保护区
  福建雄江黄楮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福建省闽清县的西部,地理坐标北纬26°15′29″~26°22′41″、东经118°39′38″~118°51′19″,总面积12513.3hm2,其中:核心区面积4198.3hm2;缓冲区面积2224.9hm2;实验区面积6090.1hm2,森林覆盖率达90.5%。保护区始建于1985年8月,2012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以福建青冈林为代表中亚热带南缘基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溪流类湿地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闽江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位于闽江两岸的戴云山脉和鹫峰山脉交汇的区域,复杂多样的生境条件造就了…[详细]
藤山自然保护区
  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福建省永泰县东南部,与福清市、莆田市交界,距离福州市50km,地跨塘前、葛岭、城峰、岭路四个乡镇11个行政村。藤山自然保护区1998年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全区总面积17617hm2,其中核心区5395.5 hm2,缓冲区2678.6 hm2,试验区9543.5hm2。2002年聘请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林鹏院士、李振基博士等专家学者对保护区进行了历时2年的综合科学考察,邀请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所长陈家宽教授到保护区现场考察与指导。专家学者们为藤山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指导性建议,并对保护区特色与优势做出极高的评价,指…[详细]
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长白山北麓龙岗山中段,通化市柳河县东南。保护区沿哈泥河谷走向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地理坐标为:东经126°04′09″~126°33′30″,北纬42°04′12″~42°14′30″。保护区总面积22230 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7940公顷,缓冲区面积6935公顷,实验区面积735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以哈泥泥炭沼泽为主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哈泥河上游水源涵养区。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类别,“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沼泽湿地面积为5700 hm2,占全区湿地面积的61.1%。天然湿地生态系统非常完整,拥有河流湿地、…[详细]
赤水桫椤国家自然保护区
  赤水桫椤国家自然保护区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科学家们称为“桫椤避难所”,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桫椤自然保护区,位于赤水市葫市镇境内的金沙沟。这里山高谷深,重峦叠嶂,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原始生态环境。桫椤数量更多达4万余株,结构典型,类型多样,树形优美。桫椤保护区内还有许多珍稀植物,如赤水特有的小黄花茶,以及福建柏、杜仲、红花木莲、楠木、八角莲、黄莲和天麻等。赤水桫椤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环保局根据国家“六五”环保计划,于1984年在贵州赤水建立的一处以物种保护为主的综合型示范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桫椤及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保护面积1,3300公顷,其中核心区5,500公顷,缓…[详细]
多布库尔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多布库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主要支脉伊勒呼里山岭南部,嫩江的上游。行政区划上属大兴安岭行政公署,保护区总面积128959公顷。地理坐标为北纬50°19′~50°43,东经124°18′~125°04′。保护区总面积128,959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41,786公顷,缓冲区面积38,879公顷,实验区面积48,294公顷。保护区属自然生态系统类-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区内保存了完整的寒温带典型的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重要湿地—嫩江源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的多布库尔河和古里河是嫩江的主要支流,是嫩江的主要集水区和水源涵养地,并发育着众多的支流,均属嫩江水系,成为嫩江的重要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