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自然保护区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自然保护区篇

白云山自然保护区
  湖南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158.6公顷,其中核心区6605.8公顷,缓冲区6007.5公顷,实验区7545.3公顷, 成立于1998年,2005年9月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保靖白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13年6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中国十七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武陵山区,位于湘西北保靖县境内,东经109°16′35″~109°30′52″;北纬28°37′42″~28°50′58″。 森林生态系统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东部常绿阔叶林亚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中亚热带阔叶林北部亚地带、三峡、武陵山地栲类润楠林区,据调查分析,保护区森…[详细]
五角枫自然保护区
  五角枫自然保护区五角枫自然保护区是科尔沁草原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生态类型丰富,集疏林、草原、湿地于一体,是具有原生、自然类型多样、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南麓,科尔沁湿地最北缘,地理坐标为北纬45°00′50″—45°18′28″,东经121°20′30″—121°45′00″。是一个以保护五角枫、榆树疏林系统和珍禽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1641公顷。保护区地处代钦塔拉苏木境内,位于霍林河和额木特河之间。111国道由保护区内通过,交通十分便利。保护区环境优美,有大小湖泊10个;有图什业图王府遗址和王府公园一处;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保护区特殊的地理…[详细]
板桥自然保护区
  板桥自然保护区设立于1995年,面积63平方公里,保存着五万多亩郁郁葱葱的天然甜槠林,它是亚热带东北部边缘保存最好、林相最完整的唯一一片原始森林,内有国家级保护植物10多种及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近三十种,省级保护动物近千种,拥有堪称中华一绝的成片甜槠林、多种珍稀植物及云豹、麋鹿、金钱豹、娃娃鱼、环颈雉等珍稀动物,专家称之为“动植物的王国、生物多样性的殿堂和基因库、可贵的净土”。板桥自然保护区目前保存着五万多亩郁郁葱葱的天然甜槠林,它是亚热带东北部边缘保存最好、林相最完整的唯一一片原始森林,内有国家级保护植物10多种及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近三十种,省级保护动物近千种,拥有堪称中华一绝的成片甜槠林…[详细]
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
  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甘家湖自然保护区(83º54′16″E、44º39′57″N)海拔320M,位于乌苏市古尔图牧场,东南与乌苏市直线距65KM。梭梭林系天山北坡冲积洼地上的一片耐旱丛林,梭梭、红柳、胡杨并生,非常茂盛,总面积为257万亩,自北向南胡杨渐多。此处还有白梭梭成片分布,有些地方的白梭梭高达5—6米,树冠直径达3米,盖度70——85%,个别高达10米以上。梭梭林、白梭梭林保护区位于艾木台原始森林公园中心位置,其中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梭梭、白梭梭的覆盖率达30%以上,部分地带可达52%—60%,这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白梭梭林,世界上最大的梭梭就生长在这里…[详细]
冷水河自然保护区
  冷水河自然保护区冷水河自然保护区,距县城西北30公里的平坝乡湖水三岔片区,大田乡大田、绿竹片区,箐门乡箐门、红梓片区,太平乡环路、太平片区,石场乡石场片区,桂花乡滥坝片区结合部,是境内冷水河、油沙河及其支流深沟河、化居河、三岔河、牛路沟河、大鱼跳河的流域范围,从长征电站大坝沿河及支流而上,河谷两岸水平距离1.5公里,推进20公里,划定为冷水河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8.3平方公里。保护区内海拔700~1500米,河谷两岸岩如刀割,山陡如壁,河谷狭窄深陷,阳光甚少,有的地方终年无阳光照射,气候温暖潮湿,1月平均气温3.6~6℃,7月平均24.3~27℃,年降水量1136毫米,谷底终年无凌冻,由于交流…[详细]
富锦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富锦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8年,2000年晋升为佳木斯市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5月12日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松花江下游南岸,富锦市北部;保护区东部与同江市接壤,北部以主航道为界与绥滨县隔江相望,西部与桦川湿地自然保护区为邻,南部紧靠松花江大堤与富锦市上街基镇、富锦市区、大榆树镇、向阳川镇及二龙山镇相连。保护区沿松花江南岸东西带状延伸,最近端紧靠城区,最远端距城区45公里,东西长84公里,南北最宽8公里,周长218公里,总面积26336公顷。保护区共分三个功能区,分别是核心区10385公顷,缓冲区7057公顷,实验区8894公顷。区内河流泡沼大量分布,其中湿地…[详细]
明水湿地自然保护区
  明水湿地自然保护区2007年批准建立,同年6月黑龙江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湿地保护区,2013年12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处松嫩平原北部,绥化市明水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25°16′48″--125°33′15″,北纬47°01′21″--47°17′18″。保护区南北长28公里,东西长18公里,总面积3084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1960公顷,缓冲区面积8730公顷,实验区面积10150公顷。均为沼泽湿地。主要保护对象为原生性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及生存在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如丹顶鹤、白枕鹤、大鸨、野生大豆等。保护区地貌类型属东北松嫩平原区,地势东高西低,…[详细]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佛坪县西北部,地处秦岭中段南坡,东径107。40~107。55、北纬33。33~33。46。周围与陕西省龙草坪林业局、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老县城自然保护区、陕西省太白林业局、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佛坪县岳坝乡为邻,东、西、北三面均以山脊为界,南侧以山脊、河流或道路划分。东西纵深24.8公里,南北横延22.0公里,面积29240公顷。佛坪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大熊猫分布的中心地带,种群密度居全国之冠,野外遇见率最高。现存大熊猫的几大隔离种群中,秦岭的大熊猫代表了原始的类型,在外貌形态上是最漂亮的一族,被认定为秦岭亚种。佛坪自然保护区是秦岭大熊猫野外研究基地…[详细]
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会同县东南部,湘西南边陲,怀化市南端,沅水上游,地处雪峰山脉西支南段,距会同县城约35公里。总面积1.75万公顷,南北长约24公里,东西宽约10.6公里,全区包括团和、若水、洒溪、沙溪、岩头5乡镇的18个行政村。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有关专家誉为湘西南乃至全国少有的一颗“绿色明珠”,具有天然林多、物种丰富、地广人稀、景观奇特的特点,是一片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内有结构和功能保存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分布有大量的珍贵树种和珍稀野生动物,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亚热带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保护区内群山连绵起伏,沟壑丛横,青山叠翠,主峰鹰嘴岩海拔856米,终日云雾缭…[详细]
集安省级自然保护区
  集安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9年11月24日得到吉林省政府正式批准,集安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集安市西北部,距市区19公里处,总面积13821.6公顷,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221″—126°1757″,北纬41°1137″—41°2140″。保护区东西最大长度为22公里,南北最大宽度为16.2公里。根据保护区性质及重点保护对象的分布格局、区划的依据和原则,将该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其中,核心区面积为4903.7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5%;缓冲区面积3671.0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6.5%;实验区面积为5246.9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8.0%。集安自然保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