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自然保护区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自然保护区篇

松花坝自然保护区
  松花坝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昆明市东北面的嵩明、官渡两县内,地理位置在东102°45′至102°59′,北纬25°08′至25°27′之间,总面积62980公顷。松花坝水库坝高47米,总库容0.68亿立方米,年区域径流量正常年为2.1亿立方米。该区域是盘龙江的发源地,属滇池的汇水区之一。松花坝水源是昆明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1981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元代在昆明东北滇池上源盘龙江上修建的水利工程,以分水灌溉为主兼有综合效益,又名松花闸。盘龙江是滇池的上源,王莽时就开始造起陂池能灌溉垦田二千余顷。南昭和大理政权时都专设机构管理水利。大理末年滇池及盘龙江连年洪水灾害直接威胁鄯善城(今昆明…[详细]
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坐落于河北北部的围场县,是内蒙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错区域,距北京384Km,距承德153Km,总面积10.27万公顷,区内小滦河、伊玛图河、伊逊河均为滦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保护区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也是河北省规模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是昔日清代皇家猎苑的核心区域,她犹如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镶嵌在塞外群山之中。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有胡桃楸、刺五加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千姿百态、形色各异的各种观赏植物遍布全区。有金雕、豹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5种,细鳞鲑、大天鹅、鸳鸯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39种。…[详细]
上溪自然保护区
  海南上溪省级自然保护区于1981年经原海南行政区公署([1981]151号)文批准成立,1990年经原万宁县人民政府划界确权。保护区位于万宁市西南部,东经110°02′29″~110°14′17″,北纬18°45′36″~19°00′49″,分布在万宁市三更罗镇、长丰镇及兴隆华侨农场、新中农场行政区域内,其东邻本市长丰镇;西与琼中县交界;南至南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北至琼海市牛路岭水库和海南尖岭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1663hm2。保护区总体属于低山—高丘陵地貌。区内最高海拔山峰为900米,其余山峰海拔一般在350米—700米之间,为海南岛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中的低海拔类型,区内保存了为数不…[详细]
渌洋湖自然保护区
  渌洋湖自然保护区渌洋湖原是沼泽荒滩,蒿荻遍布。而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片绿色的长带,西不见头,东不见尾,北不见边。葱绿、透亮、厚重,恰如一道绿色屏嶂。夕阳的金光洒满绿带,无“大漠孤烟直”的萧瑟,却有“长河落日圆”的雄壮。不过这奔涌翻腾的长河是那葱葱郁郁的绿色林带。此地总面积15.3平方公里,地形如釜,四周高、中间低,周围有16.5公里的圩堤环抱。这里水资源丰富,村村有鱼池,整个鱼池面积有300多亩,水产养殖场的面积达1300亩。1976年秋天,省、市、县土壤和林木专家对渌洋湖荒滩进行了综合论证,认为这里虽然是荒滩,但水生、陆生动植物极为丰富,如果植以茂盛的林木,这里将成为鸟类、野生动物栖息、繁…[详细]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
  封开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200公顷,位于粤西封开县境内,在北回归线上,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位于热带与亚热带间的过渡带,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八十年代中期,在国家教委的支持下,封开黑石顶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实验站建成并投入服务。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1685种,已知蓝藻植物126种,真菌138种,脊椎动物200多种,鸟类110多种,昆虫988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35种,如云豹、蟒蛇、穿山甲、白鹇、苏门羚、福建柏、伯乐树、巴戟等。区内古树参天,瀑布飞舞,溪水潺潺,鸟语花香。这里植物种类繁多,林相整齐。有高等植物和国…[详细]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珠江口水域内伶仃岛至牛头岛之间,面积约460平方公里。1999年10月由广东省政府批准建立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11月保护区加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为中国人与生物圈大家族中的一员。该保护区的建立不但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为干扰,在挽救濒危的中华白海豚种群同时,也保护了珠江口水域自然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修复了海洋生态系统,增殖了渔业资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9年10月(粤办函[1999]583号),2003年6月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办发[200…[详细]
官山自然保护区
  官山自然保护区是江西省建区最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它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西段的宜丰、铜鼓两县境内,总面积11500.5公顷。保护区内森林茂密,幽谷迭翠,奇峰峥嵘,怪石嵯峨,一年四季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景色宜人,既是野生动物栖息的王国,也是人们科考、游览、度假、避暑及疗养的好地方.官山自然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是野生生物类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区内植被保存完好,不仅有参天古树,还有奇花异草:不仅有清澈见底的涓涓溪水、悦耳动听的幽谷泉声,还有气势磅礴的吊洞山涧?飞瀑;成群的野鸡、欢快的小鸟、活泼的猕猴,真是可爱无比。那陡俏的山峰和悬崖,千姿百态的怪石,更能激发攀登者和探险者…[详细]
墨脱自然保护区
  墨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完整的综合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由聂拉藏布江流域自然保护区、德阳沟扭角羚(羚牛)保护点、布裙湖热带雨林自然保护点组成,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雅鲁藏布江下游水面海拔仅有几百米,然而在距离不到40公里的范围内,高差可达几千米,致使在很短的距离内产生从热带到寒带的自然景观和生物种属,形成一个巨大的动植物基因宝库,成为从北极寒带到我国海南热带的植被类型的缩影。保护区内无人居住。虽然当地群众有狩猎的习惯,但保护区内多悬崖峭壁与急流,难以进人,加之保护区边缘地带有专人管理,所以原始状态得到完好保存。聂拉藏布江流域是墨脱自然保护区的主体,有众多的生物类型,还有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古冰川…[详细]
双河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2002年,2008年1月14日,国务院以国办发[2008]5号批准建立了黑龙江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是以典型的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总面积88,849公顷。地理坐标东经124°52′48″~125°32′03″,北纬52°54′25″~53°12′08″。保护区位于我国北部边陲大兴安岭地区的东北部,以黑龙江为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我国位置最北的自然保护区。区内分布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大面积的湿地,森林类型多样,物种丰富,野生动物繁多,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保存着我国较大面积的原始兴安落叶松林和樟子松林,对我国寒温带落…[详细]
翁源青云山自然保护区
  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粤北山区翁源县东南部,地属龙仙镇青山、青云村,东与河源市连平县接壤,南与新丰县毗邻,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359公顷,其中功能核心区2590.4公顷,缓冲区1641公顷,实验区3127.6公顷。辖区林地权属清晰,有苦竹凹、罗甘坪、石阶岭、下斜、园洞、茶园坪、朱家坑、碳坑等8个自然村,户籍人口780人。保护区始建于2002年(县级),2007年3月升格为市级,2009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为省级,命名为“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并核准设立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在省市及当地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拨专款建设总面积2600平方米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