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窟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窟篇

天佛寺石窟
  天佛寺石窟位于城南50公里处中路乡灯山村,是我国早期的石窟之一。创建于十六国北凉,后经历代开凿,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有学者称为“中国石窟鼻祖”。窟内保存壁画数百平方米,现存洞窟三层,大小佛龛17个,佛像100多尊,以及魏、隋、唐时期的汉、藏写经、初唐绢画等珍贵文物。其中主体建筑大佛窟如来坐像高达30多米。大佛左右两边站立迦叶、阿难、普贤、文殊、广目、天王六尊造像,神态逼真,形象各异,塑造精致。因修黄羊河水库,大部分佛像、壁画、经卷等搬迁于省博物馆保存。现窟内大佛依山造像、中心柱,佛龛及部分壁画尚存,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路乡灯山村开放时间:08:00-18:00门票:15…[详细]
八峰崖石窟
  八峰崖石窟位于陇南市西和县石峡镇高灯村。石窟凿建于距地面160米的一处长约60米,高4—15米的天然岩穴内,岩穴仅有一条依崖壁开凿的栈道与山梁相连。现存窟龛为唐代,各类泥塑造像70余身,壁画约50平方米,明、清碑刻5通。八峰崖石窟对于研究唐宋以来陇南地区民间雕塑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以及明清以来陇南地区佛教传播情况具有重要历史、艺术价值。2007年被陇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石窟基准点为基点,向东、西各延伸200米,向南、北各延伸100米。…[详细]
“补陀洞天”石窟
  “补陀洞天”石窟位于东钱湖大公村霞屿山下,离宁波市东南约50华里。石窟洞口朝南偏西,南北相通,南面洞口离东钱湖面约30余米,北面后洞口靠湖约5米, 1986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创建于南宋,是宋丞相史浩为孝其母拜佛,仿普陀山湖音洞所凿,距今约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至今洞内还较完整的保存着南宋时期的石雕佛像、五爪游龙及卷云三朵。其刻工细腻精致,佛像形态威武俊秀,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它的发现,为研究和探索东钱湖地区南宋时期的历史,尤其是雕刻史、美术史以及宗教文化等方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详细]
艾叶交石窟
  艾叶交石窟艾叶交石窟位于涉县城西北23.5公里的偏城镇艾叶交村东南的象山山腰上,坐东朝西。该处石窟开凿于北齐,面积5.64平方米。窟门呈圆角长方形,高1.46米,宽1.1米,窟门上有人字形槽。窟门左侧为北,右侧为力士1尊。窟平面方形,宽2.3米,深2.45米,三面凿坛,正面坛上原有造像五尊,均为圆雕,现均失,仅存佛座,窟北壁雕一佛二弟子,本尊坐佛高1米。南壁为一佛二弟子,坐佛高1米。窟门内两侧各雕供养人1尊,窟顶饰八卦和祥云。窟内石造像除头部残损外,保存基本完好。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文殊寺石窟群
  文殊寺石窟群旅游景区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境内,距酒泉、嘉峪关市二十余公里,交通极为便利。文殊寺石窟群建于东晋明帝太宁时期,经过魏、晋时期的建设修缮,到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声名远扬。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殊寺石窟群始文殊寺院,藏语称“嘉木样贡巴”,汉语意即“文殊大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据传说和《安多政教史》载,文殊菩萨曾显灵于此,故名为“文殊寺”。随着中外游客的逐年增加和旅游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这个千年古刹又呈现出勃勃生机。地址: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电话:0936-6164852开放时间:旺季(4月1日-10月31号)8:00-…[详细]
白乳溪石窟
  白乳溪石窟刊凿于唐代,现存龛窟23个,造像151尊,碑刻3通,线刻经幢1个,题记4幅,分布在四块锥形白砂岩石上,龛窟形式有单层圆形龛、双层方形龛、外方内屋形龛等。石窟装饰华丽,雕刻艺术精湛,是融宗教、彩绘、建筑、雕刻、音乐、服饰为一体的盛唐时期石窟佳作,对研究唐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2013年5月,白乳溪石窟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石窟A、B、C区以A区为中心,西临通河,东外延30米,北外延100米,南外延130米,D区以石窟为中心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详细]
木图石窟
  木图石窟,位于原平市苏龙口镇木图村北约1500米处,金山脚下的一巨形沙石质岩壁上,单窟。坐东朝西,面宽1.5米,进深1.44米,高1.2米,平面近方形。窟内郑重凿有1龛,高0.7米,宽0.53米,内雕1佛,结跏端坐,高0.55米,身着袒右袈裟,左右立二弟子二菩萨,高0.53米,龛左侧镌刻“华林寺”三字,右上刻有题记4行44字:“正光五年(524)七月十八日,比丘僧华云兴在华林寺,造像两□、□浮图一□,造士一部经供奉”等。1981年,原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老君崖石窟
  老君崖石窟位于武当山狮子峰。老君岩又名玉清岩、太清岩、太玄观,坐北朝南。道士任道清、王道兴于北宋天圣九年(1031)在其南部岩壁上开凿一高5米、宽4.5米神龛,龛内浮雕高2.95米的老君坐像一尊,两侧龛壁线刻道家-图示13幅,上部龛壁线刻武将4幅,并分别在其外侧阴刻楷书“大宋天圣九年七月囗日老君岩王道兴记石匠李”、“山门奄主任道清”、“太上岩”,字径0.5米见方。大龛周围的崖壁上,另设数十个或刻于崖壁或嵌于崖壁的小龛,线刻人物或文字,高0.4米-0.8米。(第三批)…[详细]
莲花洞石窟
  莲花洞石窟莲花洞石窟位于屏边县城南70公里的灵宝山上,海拔2100米。这里峰峦迭翠,森林茂密。莲花洞石窟有前后两个洞口,前洞已废,后洞高3米,宽4米,深15米,洞内雕刻造像8躯。在洞底岩壁上依壁雕刻有如来菩萨一躯,身高2.3米。洞口对面的岩壁上刻有玉皇大帝、瑶池金母,壁前有0像韦陀,技艺纯熟,刻工细腻。洞内佛像和金刚像为明末清初作品。道教造像为清光绪二十年至三十二年(1894-1906年)所刻。1987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无量山石窟
  介 绍 无量山石窟位于彭阳县城西北25公里的川口乡田庄村,背靠无量山,面向石峡河,傍山依水,风景秀丽。石窟开凿于半山腰石崖上,共有两窟,中间相隔约50米,坐南面北,沿石峡河东西排列。此窟建于1032年(宋天圣十年)。1985年,无量山石窟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又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彭阳县人民在石窟周围植400株“文物古迹纪念树”。 宁夏固原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