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篇

真寂之寺石窟
  真寂之寺石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查干哈达乡,原称“后召庙石窟寺”,始凿于辽。1974年修缮石窟前-庙屋顶时,在中窟门楣上发现阴刻“真寂之寺”四字,知辽代称为真寂寺。石窟开凿在一座俗称“桃石山”的峭壁上,有南、中、北3个洞窟,坐西朝东,窟前是清代-教寺院善福寺,善福寺大殿南北长23米,宽6米,直接依附石窟而建。中窟规模较大,窟门内侧雕金刚力士像,窟内有主尊为释迦涅架像,两侧立有举哀菩萨及弟子17尊。南窟窟门两侧各雕金刚力士像,窟内坐佛1尊,佛像前左右侧分别为普贤菩萨骑象和文殊菩萨骑狮像。北窟分内、外二室。窟内浮雕坐佛、弟子、菩萨、供养人及天王像。桃石山南侧山谷岩壁有金刚力士浮雕。南侧和…[详细]
元古奇石林
  座落在天津市蓟县城东穿芳峪境内。村北连接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村南与碧波万倾的翠屏湖隔山相望,东通清东陵,西达娘娘顶和古长城。山环水绕、风光秀美,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现已开发成天津市唯一的一家以长寿为主题的度假村。毛家峪元古奇石林的地质构造为距今13—8亿年前的中上元古界杨庄组、雾迷山组白云岩地层。天然形成的奇石景观,巧夺天工,似龙似兽,造化神奇。…[详细]
红石峡
  游览所需要的大致时间:一个半小时左右,全长2000米,单行线景点。红石峡(温盘峪)位于子房湖南,峪内夏日凉爽宜人,隆冬苔卉莳草翠,故称红石峡。它集泉瀑溪潭涧诸景于一谷,融雄险奇幽诸美于一体,被风景园林专家称赞为“自然山水精品廊”。谷里分布“首龙潭”、“黑龙潭”、“青龙潭”、“黄龙潭”、“卧龙潭”“眠龙潭”、“醒龙潭”、“子龙潭”、“游龙潭”,构成“九龙溪”。还有“幽瀑”、“穿石洞”、“相吻石”、“双狮汲水”、“孔雀开屏”、“棋盘石”等景观。谷口南端有一狭窄的峡谷称为“一线天”,且有瀑高50余米的白龙瀑布。两侧高山耸立,恰似一个石阙,正好是云台山的西大门。红石峡体验点:1.中原第一景;体验14亿…[详细]
梁平滑石古寨景区
  滑石寨位于重庆市梁平县双桂旅游区内,距梁平县城9公里,与双桂堂遥遥相望。是古寨文化旅游景区。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川东北白莲教义军在梁平县(史称梁山县)活动达7年之久,数万义军曾数度攻占梁平大部。当时清朝梁山知县方积亦在县内修建了217座寨堡,强令全县近4万人全部迁居山寨。历经300年风雨,梁平县境内其余古寨皆已废芜,墙垣无存,唯滑石寨因其险要独特的地形,幸免了人为的严重破坏。整个寨堡耗石约1万方,工程浩大,令人称奇。滑石古山寨是平坝上突兀拔起的一座高260多米的孤峰。孤峰呈纺锤形,四面悬崖,峰顶平地有6000平方米。峰西是一堵倾斜约75度,近10万平方米的完整石壁,石壁上凿有一条宽不盈尺的…[详细]
石桥堡红色旅游景区
  石桥堡村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曲沃特别委员会、牺盟曲沃中心区、中共曲沃地下县委所在地,是晋南各县通往中共中央北方局的联络总站,拥有县委旧址、抗战小学、抗战地道等历史遗迹。2021年11月,入选第一批省级红色文化遗址名录。石桥堡红色旅游景区以石桥堡村为依托,总占地面积300余亩,实行全村域建设、全村域打造,形成了以曲沃老县委旧址为核心,涵盖教育培训区、综合演出区、拓展训练区三大功能区的总体格局。基地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成熟的县委党校教学体系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在全省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先后被授予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西省国防教育示范村、山西省乡村旅游…[详细]
白石岭
  位于琼海市西南12公里处,总面积约16.24平方公里,由登高岭等山岭组成。登高岭是白石岭最高峰,海拔328米。山状变化万端,移步换形。山上怪石嶙峋,千姿百态,石洞幽深,神奇莫测。每当云雾缭绕,山峰忽隐忽现,变化万千,犹在虚无缥缈之中。岭有1308级登上石阶贴崖而上,登之可观白石岭八景,饱览万泉河风貌。白石岭八景是:石柱擎天、金钟驾驰、青狮眺目、翠屏拥月、崆峒筛风、苍牛喷雾、花岗蔚彩、碧沼储云。从崆峒筛风上登300级台阶,便是白石岭最佳景观石柱擎天。清代本地举人王崇佑诗曰:巍巍群山峙荒原,一色莹光拂紫恒。未有阶梯从级蹑,总无藤葛敢扳牵。清尘半洁空中地,绿树偏绕云里根,欲问何年轻奠定,猛然遐想到虞…[详细]
万佛堂石窟
  万佛堂石窟位于辽宁省义县西北9公里万佛堂村南大凌河北岸的悬崖上。石窟开凿于北魏年间,是东北地区最早、最大的石窟群。可分为东、西二区,西区有9窟,东区有7窟。西区的9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3窟、下层6窟。其中第五窟内刻有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元景的造窟题记,题记宽约1米,上方雕有小千佛,千佛上有屋形龛楣,题记文字书法精美,清末著名学者、维新运动志士康有为称赞它为“元魏诸碑之极品”。在西区的各窟中,以第1窟为最大,其时代也较早,但是窟中的造像都已经风化,又经过后世的改动,其原貌已不可窥见。第6窟规模也较大,窟的前部已经塌毁,尚保存有后壁的交脚弥勒坐像,雕像低眉微笑,头发呈水波…[详细]
奥陶纪石林
  宜都市奥陶纪石林位于湖北省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境内,距宜昌市70KM,距宜都市42 KM,距三峡机场70 KM,相距古潮音洞景区与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均在20 KM左右,鸦来复线公路由此经过,奥陶纪石林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石林景区,拥有几亿年形成的世界罕见古化石群和奇特的石林景观。景区价格:50元/人…[详细]
太安石林
  太安石林是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园的四大景区之一。位于两龙乡南约2千米处,零星分布面积约8平方千米,太安、龙洞一带集中分布区面积约2.5平方千米。出露于奥陶系瘤状、龟裂纹状灰岩层中,石芽群、石林、残柱峰相间分布为以特点,石林高2.5~4米,相嵌低矮的石芽群,高1~1.5米。石林形态奇特,或如城堡,或如长墙,或如人形,或如鸟禽走兽,千姿百态;石芽则低矮峻秀,玲珑小巧。形成石林的岩层为距今约4.9亿年的奥陶纪的碳酸盐岩,岩层表面呈现的不均匀“豹皮状”花纹,更增加了石林的美丽与神奇。除石林而外,景区尚有莲花洞、回龙洞等洞穴群与天坑分布,溶洞内还生长着少见的利川齿蟾(玻璃鱼)。石林与竹…[详细]
巩义石窟寺
  巩义石窟寺位于巩义市区北15公里的黄河南岸、伊洛河畔的大力山下,创建于北魏孝文帝之时(公元471—499年)。现存石窟5个,千佛龛一个,小佛龛255个,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个,碑刻题记200余块。石窟寺背依邙山,面临洛河、山光水色、秀丽多姿,古有“溪雾岸之幽栖胜地”的赞誉。与著名的黄河、洛河交汇处汇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建于6世纪北魏尊崇佛法的盛期的石窟寺,依山开凿五窟。五窟中以第一窟的规模最大,面积为6米见方。窟中的雕像,大部分取材于《妙法莲花经》,部分则采自汉魏两晋以来的本土艺术传统,是外来宗教与本土文化融合的优秀艺术作品。石窑寺面积有有9000平方米,院内视野开阔,绿化美丽,是理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