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民居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民居篇

河山岩村古民居群
  河山岩村位于新田县金盆镇,离县城约36公里,东邻宁远太平镇龙眠洞村,西邻骆铭孙村,北邻青山坪村,是新田、宁远、蓝山、嘉禾,四县交汇之地。村内现存58座保存较完好,微派风格的古民居,整个古建筑群布局集中,建筑严谨,规划科学,底蕴丰富,极具历史人文价值,历来就有“小台湾”之美称。该村现有居民300多户,总人口1500多人,都为骆姓。全村属传统农业种植村,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为支撑。还有大豆、红瓜子、红薯等含硒作物。2013年,河山岩村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河山岩村古民居群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海口邱氏祖宅
  海口市中山路老街63号是一处清代琼北传统民居群——“邱氏老宅”,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藏身于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之间。骑楼本身就很有特色,而邱家老宅规模大,布局严谨,有中原文化遗韵,可成为老街景观的特中之“特”。邱氏老宅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原先的正屋共有5进,民国二年(1913年)不知何故拆掉了第五进,否则现存面积更大。宅基地东西宽度有10余米,两侧是廊庑,可住人,可读书,也可品茗。正屋和廊庑共同组成了3个四合院。景区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中山路63号乘车线路:在海口市内乘3、5、6、14、20、30、43、60、旅游1线公交车前往…[详细]
坑头村民居
  坑头村民居是婺源县古代民居保留完好的村落之一。坑头村迄今已有1122年的历史,四周青山围裹,自然风光秀美,左右蜿蜒伸展,前后列嶂为屏,形似太极八卦图。坑头村(中云镇)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中云镇,古称“桃溪”,居民多为潘姓。据传唐朝广明(公元880年)年间,福建三山人潘逢辰由安徽歙县黄墩转居此地。桃溪的下游孔村、豸峰村也由此繁衍而来。千年以来,景区内坑头村文风鼎盛,人才辈出。36座石板桥横亘村间,家家有鱼塘景观,独具韵味。坑头村尚保存有成片的古建筑,坑头村民居(含:太宰读书处、潘锦苏宅、潘保春宅、潘大华宅)于2006年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前官田民居
  “前官田民居”位于南昌县黄马乡官田村前官田自然村79号,坐北朝南(偏东20°),面阔12米,进深12.8米,占地面积154平方米。青灰砖外墙,硬山屋顶,红石大门框,上为红石挑枋门罩。内部为一进半穿斗式木结构,正堂为两层。在厢房与正房横向过道的石灰墙上绘有多幅墨画,落款为辛亥春月,当为1911年所建。正堂枋下有多幅几何装饰性墨画。厢房饰几何图案拼镶花窗。柱下雕花石础。民居前为一块小空地,两侧隔小巷是普通民居,屋后约10米外也是民居。该建筑纪年正确,对研究清末的民居建筑重要参考价值。2010年5月7日,南昌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五批南昌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屋下蓝氏民居
  新屋下蓝氏民居位于官庄畲族乡树人村新屋下,建于清代,坐南向北,三进三列民居建筑,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通进深34米,通面阔32米,砖木结构,中厅抬梁式木构架,上厅穿斗式木构架,夯土地板,下厅天井石板围砌,中厅天井卵石围砌。中厅墙书有“雷锋日记”等,上厅墙书有“论联合政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标语。保护范围:东侧外延7米至村道,南侧外延1米至,西侧外延5米,北侧外延12米至水沟。建设控制地带:东侧自保护范围外延10米至农田,南侧自保护范围外延5米至,西侧自保护范围外延2米,北侧自保护范围外延10米至村道北沿。…[详细]
仁和张氏民居
  仁和张氏民居位于白银市靖远县双龙镇仁和村,原发裕堡堡内,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系张雄旧居,曰“积德堂”。为四合院式建筑,坐西向东,均为砖土木硬山顶结构。东西长294.5米,南北宽173.9米,占地面积51330平方米。西主居为两坡水飞檐、深门浅窗三间,面阔8.7米,通进深7.8米,深1.13米;其中有单坡水四明柱飞檐倒座三间;单坡水七明柱单檐南北厢房各六间;门房两间;西南角有木结构卷棚顶两坡水绣楼二层六间;砖雕照壁、砖门楼及仓房等。198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仁和张氏民居为了解清代民族经济贸易、民居特色和民族风情习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详细]
家舒巷古民居群
  家舒巷古民居群位于兴化市区东城外家舒巷中。原为明代御史舒楚后代所建府第,为区别城南舒家大巷而命名家舒巷。清代以来或售或修而成民居。巷东侧主要为清代名医赵海仙(履鳌,1830-1904)故居,西侧北部门楼高大,水磨砖砌,雕饰精美,多布有正厅、轩廊、书斋,横跨东西。南去为清代名医魏荫塘(1866-1932)之鹤山堂,东西两院,南北五进。魏、赵两门为清末“兴化医派”的主要代表,数代名医,名播天下。家舒巷古民居群多为明、清建筑,连片成群,青砖黛瓦马头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科学价值。1986年,兴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荆树齐荣民居
  “荆树齐荣民居”坐落在南昌县黄马乡白城村东南,坐北面南,两进半,建筑面积310平方米。青灰砖外墙,三层大块砾石筑成肋石,楼阁式门罩,硬山屋顶,匾额“荆树齐荣”。进门正面是木照壁,雕花穿坊,天井上屋檐四周卷棚为花格假藻井,雕花木垂柱。中堂为五柱四间,素坊,上下两层,柱下鼓形石础。后天井左右厢房檐下为花格板。“荆树齐荣民居”位于白城村东南角,四周都是民居,西北约50米是白城的商品集散市场。“荆树齐荣民居”内雕刻精美、大方,是研究民国中期南方民居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2010年5月7日,南昌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五批南昌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门楼及迤萨民居
  东门楼及迤萨民居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因独特的马帮文化曾创造出昔日的迤萨辉煌,其中体现中西合璧的迤萨特色建筑群成为展现当地历史文化的遗产。在红河县众多建筑遗存中,有着“小布达拉宫”美誉的迤萨东门楼和民居最为著名。东门楼是红河县唯一现存的城门楼,与其相连的是姚初民居,其房屋为中西式三层楼三进四合院,外观成方形碉堡状,坚固稳重;借鉴西欧建筑式样,在古朴中透出精致;建筑用料考究,建造精细,虽历经近百年仍风采依旧,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充分展现了当时西南与内地交往以及我国各民族与东南亚国家各民族交往的融合,极具历史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详细]
鄢陵赵氏民居
  赵氏民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鄢陵县张桥乡西许村。现存东正房、西正房、东厢房,西厢房四座古建筑,因年久失修,居民建筑围墙地坪、排水系统等均受到严重损毁;墙体下部风化、酥碱严重,墙体裂缝;正脊佚失,屋顶多处漏雨;二层木地板糟朽、变形;梁架、檩枋干缩裂缝,外部糟朽;木椽糟朽,望砖残损。2015年省文物局拨付专项维修经费50万元,鄢陵县采取招投标的形式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工程最终由河南宏昌古建园林公司中招负责维修。工程于2015年4月22日开工,7月中旬完工。在文物维修中我们将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