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民居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民居篇

板浦古民居
  板浦古民居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西大街20号,大寺巷4号、6号、15号,西顾巷汪家大院共5处,多为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有的一宅三进,有的为联排式民居,各自为独立的庭院。主要建筑坐北朝南,青砖小瓦,硬山式,立字梁,内设板壁。主屋的右侧立有天香阁,古色古香,具有徵式建筑的特色,保持着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板浦民居连云港市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近现代建筑群。板浦民居,对板浦镇的兴起、商业贸易及建筑艺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2010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各民居外墙向四周各5米。建设控制地带:各民居外墙向四周各50米。…[详细]
温宿高台民居
  温宿高台民居位于温宿镇中心偏北老城区陡崖一带,老城区现仍遗留东西两残墙,残高2.5米,其余墙已荡然无存。城墙内至东西两端均坐落着依陡崖地势和峡谷而建的2300余座自清末民国时期以来的维吾尔民居。远望民居,层层叠叠、错落分布,直入崖顶,蔚为壮观。据史记载,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温宿被并入汉朝版图;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8年),更名为温肃州;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年),又将温宿定名为“阿克苏”;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修建新城,名随城移,新城称为阿克苏,设道署;老城沿用原名温宿,设巡检,19年后,升格为县制,当时辖区东至拜城,西达柯坪。温宿原为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城廓之国”。…[详细]
达士巷民居群
  达士巷民居群达士巷20号民居现存砖雕门楼一座,住宅已改建。达士巷22号,前为砖雕门楼,后为五进住宅。第一进为三开间门厅,门厅北为一天井与第二进三间两厢住宅相连,第三进为三间两厢住宅,第四、第五进为对合式三间两厢住宅。该建筑群总计五进,除门厅三间改造为住房,其余建筑结构均保存较好。天井相连,麻石铺地未改变,木槅扇、门窗基本保留。为清末民国初典型民居。达士巷22号,前为砖雕门楼,全为四进住宅。进门第一进为三间门厅,中间一天井与第二进三间两厢住宅相连。第三、四进为对合式三间两厢住宅。天井为青石铺地,堂屋间青砖基本保留。木槅扇、门窗基本保留。该建筑为清末民国初典型民居。…[详细]
石牌黄氏民居(北辰高拱)
  石牌黄氏民居(北辰高拱)位于上杭县稔田镇石牌村,时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石牌黄氏民居位于稔田镇石牌村,建于清代,坐东南朝西北,外大门坐南朝北,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整座建筑起二层,主座上、下两厅,中间天井石板围砌,右侧护厝2列2天井,护厝各设天井,主体建筑外附属杂房厕所等。主座下厅三合土地板,上厅青砖地板,墙体以青砖包夯土墙为主,窗户堆砌雨披,檐下饰彩绘。石牌黄氏民居(北辰高拱)为上杭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侧围墙外延5米至村道,南侧大门外延20米至小溪,西侧垂檐滴水外延10米,北侧外延5米至村道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秦淮民居群
  秦淮民居群三条营古建筑(秦淮区夫子庙街道三条营社区三条营20号)刘芝田故居(秦淮区双塘街道高岗里社区殷高巷14,14-1、2、3、4号)程先甲故居(秦淮区双塘街道实辉巷社区大百花巷11号)秦大士故居(秦淮区夫子庙街道乌衣巷社区长乐路57、59号)糖坊廊河房(秦淮区双塘街道实辉巷社区糖坊廊61号)钞库街河房(秦淮区夫子庙街道乌衣巷社区钞库街38号)钓鱼台河房(秦淮区双塘街道磨盘街社区钓鱼台192号)棋峰试馆(秦淮区夫子庙街道乌衣巷社区钞库街52号)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002年10月秦淮民居群清代南京市秦淮区…[详细]
平顶窑村传统民居
  平顶窑村传统民居位于修武县西村乡平顶窑村。年代为清。平顶窑村传统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平顶窑村,是太行山深处一个山窝里不足百户的小村。从博爱县城出发,大约60公里,在枫林峡景区正门停车,需步行3.5公里。这里古树繁花,石屋错落。房屋大都平顶,不起屋脊,随高就低因地势而建,所以路边往往就是别人家的屋顶,因此出现了“出门便上房,人在屋顶走”的奇特现象。村里清一色的石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半山腰。平顶窑村所建房屋,极少用砖瓦起脊,大都是用水泥沙石铺顶的平顶石屋。由于村子依半山腰而建,房子与房子之间、路与路之间全部是青石铺的台阶或是自然的陡坡连接在一起。…[详细]
前岙村卢氏民居
  前岙村卢氏民居为三进两天井式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清道光年间贡生卢汉扬(1785—1866)所建。建筑坐西朝东,整体平面格局呈纵长方形,沿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正厅、后堂三进,两侧分列厢房,总占地面积约880平方米。门厅二层单檐,面阔三开间,明间梁架四柱七檩。雕刻图案内容丰富,工艺精湛,后部明间为廊轩,次间设天花,与正厅、厢房前廊构成室内回环通道。正厅三开间,明间四柱七檩带前后下檐,前设廊轩。后堂开阔三开间,明间七柱七檩带前下檐,前设穿廊带两侧夹屋。前岙村卢氏民居整体格局完整,木雕及砖雕精致,体现了当代高超的传统工艺水平,颇具地方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详细]
赵沟村传统民居
  赵沟村传统民居位于渑池县段村乡赵沟村。年代为清。赵沟村传统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赵沟古村位于段村乡境内,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该村始建于秦末汉初,距今已有2200年历史,被外界誉为“中原石头城,深山小迷宫”。该村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还遗存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村的核心保护区域全长800余米,宽100余米,现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84所,村内多以石头建筑为主,石头房、石头墙、石头路、石头巷、石臼、石磨、石碾、石雕、石槽、砖雕、木雕及“文革”时期的标语、毛主席语录等比比皆是,千年、百年树龄的古树覆盖全村,是解放战争时期渑池县委的后山指挥部所在地。…[详细]
秀毓平阳民居
  “秀毓平阳民居”位于南昌县塔城乡塔城村东万自然村南部,系清乾隆年间建造的具有典型南昌地区民居风格的建筑。“秀毓平阳民居”坐北朝南,面阔11.5米,进深15米,占地面积173平方米。青砖外墙,红石门框,门梁下红石雕花雀替,门梁上嵌匾额“秀毓平阳”,两侧是红石挑枋和斜撑组成的门罩。第一进为穿斗木结构,过天井的正堂为穿斗式木结构。木构件垂柱、斜撑、花窗部分刷金,富丽堂皇,是研究同时期民居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民居南面为空地,西面隔一栋民居是南昌县文物保护单位“庆泽流芳坊”,东、北两边均为民居。2010年5月7日,南昌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五批南昌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刘民居
  “南刘民居”位于南昌县幽兰镇流芳村南刘自然村中部,坐东朝西,面阔11米,进深31米,占地面积341平方米。青砖外墙,有一小前院,主体部分是红石门框略折向北侧以应风水,门上嵌匾额(字体被覆盖),两边是红石挑枋和斜撑组成的门罩。内部木结构为穿斗制式,共三进半。中轴线上两个天井,一个后庭院。内部木架构枋间素面,前、后堂额枋前上部均置天花倒板,后堂后部中间置神龛。柱下红石柱础。该建筑雕刻精美,是研究清代民居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南刘民居”大门前是村中石板小路,两边是普通民居,屋后隔小路也是民居。2010年5月7日,南昌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五批南昌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