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民居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民居篇

方顶村传统民居
  方顶村传统民居位于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方顶村。现保存有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多处建筑,多为依山而建的后窑前院式四合院和三合院,其中方氏宗祠、关帝庙、火神庙和石寨墙等建筑群本体保存较好,真实反映了方顶村的建筑形式。这些古建筑中的砖雕、石雕、木雕和彩绘等装饰元素也较为丰富。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方氏宗祠是最具代表性的四合院建筑,其中的砖雕、木雕、石雕雕刻精美,内容多为耕读传家、忠孝礼仪等传统文化元素,建筑中的“五脊六兽”保存较为完整。石寨墙从明代到清代不断地修葺和加固,保留了中原地区不同时期的石彻工艺和历史信息。关帝庙和火神庙为硬山式建筑,其作为公共建筑承载了较多的民俗文化信息,也具有一定的价值。该建筑群是目前…[详细]
潼南杨氏民居
  杨氏民居,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目前西南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具规模、最具特色的清代民居建筑之一,被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民族的瑰宝”。杨氏民宅从设计到建造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品位,是经典清代民居建筑,被誉为“清代民居博物馆”。时代:清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地区:重庆市潼南县批次:第六批田坝大院,又名杨氏民宅基地,位于双江镇正街85号,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南面北,有一大型过厅,51间房屋厅堂,108扇大门,300余堵式样多异,雕镶精美的大型槅扇漏窗,画栋雕梁,油漆如新。建筑面积2616平方米,房宅后院的两侧各辟有一小型花园,房周砌有高墙,墙外另辟占地3亩余的荷花…[详细]
石仓清代民居群
  建于乾隆年间的“余庆堂”占地3260多平方米,内有9个厅堂,18个天井,立柱552根,有大小房间129间,正房、厢房、偏房自成格局又浑然一体,最多时内住同姓住户60多户200余口。另一建于道光年间的“光裕堂”前后三进,第三进为九间六客轩;天井四周走廊可置放24张八仙桌宴请宾客。集居住、观赏于一体,别具风情。:石仓清代民居群距松阳县城25公里的石仓源,分为上下排茶村、后宅、蔡宅、下宅街、山边村。次第布列鳞鳞大厦18幢,每幢大宅都有堂号,如余庆堂、福善堂、敦睦堂、善继堂、怀德堂等。厅堂题额多重耕崇学、彰善瘴恶,不乏书法力作。大厅内神龛保留完好,除夕、新年隆重的祭祖仪式一如以往。地址:丽水市松阳县大…[详细]
东阳明清民居建筑群
  东阳明清民居建筑群位于荔城区拱辰街道东阳自然村,类别为古建筑。东阳明清民居建筑群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1.瑞庆祠:东至建筑外墙外延1米,西至建筑外墙外延2.5米,南至建筑外墙外延10米,北至建筑外墙外延2.5米;2.庆星祠:东至建筑外墙外延0.5米,西至建筑外墙外延1米,南至建筑外墙外延1米,北至建筑外墙外延3米;3.德基祠:东至建筑外墙外延1米,西至与农技供销社、村民陈金堂同墙外延1米,南至建筑外墙外延8米至旗杆台,北至与村民陈金堂同墙外延1米;4.通礼祠:东至建筑外墙外延1.5米,西至建筑外墙外延1.5米,南至建筑外墙外延8米,北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5.三房祠:东至建筑外墙外…[详细]
李渡口村传统民居
  李渡口村传统民居位于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西北,是十三个村筑起来的寨,李渡口现存历史建筑四合院(局部)20座,有建筑60余间,主要位于中心街两侧,中心街东西长约230米,街道两侧排列着众多大小商号建筑(大多已毁),部分保存完好,现多作为民宅使用。寨内明清建筑连片成群,建筑格局以四合院为主,以两进和三进院落形式居多,前有门楼,中有过厅,后有堂楼,有东西配房(楼)。红石基础,砖木结构,五脊六兽,上棚小灰瓦覆顶。古楼、古房、古窗,保存完好。沿街两侧为一层商业建筑,或是底层是商铺的二层建筑,这些建筑结构严谨,气势恢宏,石刻、木刻、砖刻工艺精巧,具有较高的建筑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集中反映出明清时期豫北民居的…[详细]
古荥李氏民居
  李氏民居地处郑州西北部的邙山余脉地带,位于古荥镇镇内。李氏家族世代为官,原占地面积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30米,后被拆除一部分,现存部分保存较好。保留房屋有上房,东、西厢房等。上房东西长15.5米,宽5.8米,为五间三层楼,其中底层为地下室,硬山式建筑,正脊筒饰连枝花卉浮雕,垂脊为双复式花脊,屋面覆小板瓦,墀头为精细砖雕牡丹图案,其工艺采用减地凸雕手法。下层明间置青石铺门石、青石门砧、青石门槛和青石抱柱,雕圆拱门额,额上雕云纹日月,下雕山石花卉,左右次间开砖雕棱窗,上层开圈券小窗。东西厢房皆硬山式建筑,顶覆灰色小板瓦。东厢房由北往南保留有三座,均为三间。其中南北两侧的房屋为二层小楼,门居中,长…[详细]
墨山村民居
  墨山村民居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镇墨山村邓家自然村125号,属村委会产权。该民居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坐西朝东,面阔12米,进深33米,占地面积396平方米。青砖外墙,硬山屋顶,东墙北侧开大门出入,红石门框,雕花雀替,上部匾额未刻字。进大门为天井和厢房,有前、后两个正厅,前面正厅单层,后面正厅为两层,纵列共三个天井。内部木架构为穿斗式。前厅额枋上设卷棚,枋间未作修饰,花窗为几何图案拼镶。柱下为鼓形石础。对研究清代的民居建筑有重要帮助。原为村委会办公场所,2008年,村委会筹资18万元进行较大范围的局部修缮。除外墙原有改变外,内部木结构基本复原。墨山村民居墨山村邓家中部,周围房屋密集,…[详细]
耿村明代耿姓民居
  耿村明代耿姓民居位于广德县四合乡耿村。耿村以姓氏而名,位于境内马鞍山西北,是个已有七、八百年历史的古老村庄。耿村明代耿姓民居位于广德县四合乡耿村。耿村以姓氏而名,位于境内马鞍山西北,是个已有七、八百年历史的古老村庄。一世祖耿南保原为北宋陕西某地节度使,靖康之难后,举家护驾高宗南迁,择地居于此。也因其忠君护驾有功,宋明两朝,后世多人受朝廷封赠,入仕做官,颇具势力,子孙繁衍,成为当地豪门巨族。明清时号为“万丁之村”,而无一杂姓。在绿树掩映,竹影摇曵之中,一座座古朴典雅的楼房纵横交错,鳞次栉比;深巷高院红杏出头,兰桂飘香,一切都显得和谐自然。历经岁月沧桑,世事变迁,戈刘宅是村中保存较为集中且完整的2…[详细]
雅韶十八座古民居
  雅韶十八座古民居雅韶十八座又称西园村(自然村),由当地富商谭谓建于乾隆二十二年,距今有256年的历史。该古村落坐落于阳东县雅韶镇东南部,距离镇中心区仅2公里。从市区出发,驾车半小时左右便可抵达。由于是古村落,很多房屋已不适合居住,目前只有10多户人家仍留在村里居住,以老人小孩为主。作为远近闻名的古村落,十八座每年吸引了大批外来游客,成为阳东县一个颇具开发潜力的旅游景区。走进雅韶十八座,古老的院门,斑驳的墙面,巍峨的祠堂,寂静的古巷,爬满青苔的深宅,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与荣耀。每座大屋建有两间两廊一厅一天井,有的房屋门檐雕刻着五只蝙蝠和花纹,取意“五福临门”;有的屋顶饰有“龙船脊”,…[详细]
三门源叶氏民居
  年代:清地址: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石佛乡三门源村该民居晚清时期建筑精品之代表,清朝道光年二十六年(1846)村人叶鹤天中恩贡后兴建,坐东朝西,依山而建。原有主体建筑五幢,现存三座,门额题字分别为“芝兰入座、”“荆花永茂”、“环堵生春”,伴有庭院、花园、池塘等,占地4500平方米。叶氏建筑群布局严谨,造型精致,气势宏大,组合巧妙,保持了清代中晚期江南民居典型风格。厅内的楹柱、栋梁粗壮,梁架结构独特。藻井、梁柱、走马楼及窗棂等无不精雕细刻描金彩。因采用天井调节信宅排水排气、改善室内采光,虽然墙高楼深,但空气流通畅,舒适明亮。其中“芝兰入座”最为精巧,布局为三进两面三刀明堂,是民居中的杰作。艺术砖雕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