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刘氏宗祠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刘氏宗祠篇

刘井刘氏宗祠
  刘井刘氏宗祠刘井刘氏宗祠,清代。位于桐城市新渡镇杨树店村刘井村民组。宗祠坐北朝南,前后三进,面积200余平方米。前进七开间,东西稍间窄,为抬梁式木构架,架下立方形柱础,部分有雕刻,门厅内收,门向偏西南,石质门墩上立素面抱鼓石,檐口下饰有人物彩绘。后进亦为抬梁式木构架,五开间,前檐设卷棚,卷棚与枋之间有坐斗,斗下雕有花鸟,柱下设青石柱础,雕有纹饰,室内设香阁,供刘氏列祖列宗牌位,中进已毁,遗迹犹存。2004年,刘氏族人按原状修复了宗祠前后两进。现状保存较好。整组建筑庄严肃穆,大方恢宏,雕刻细腻精美,是桐城地区宗祠建筑之杰作。…[详细]
瓦屋刘氏宗祠
  瓦屋刘氏宗祠。瓦屋刘氏宗祠位于瓦屋乡瓦屋村北,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由当时施溪长官司正长官刘绍基和黄道长官司正长官刘绍勋联络当时的各地族人集资而建,原为二进式院落,整栋建筑依山势,拾阶而上,由前至后为戏楼、正殿、南北厢房、后殿(-祠)面积1000平方余米,坐东向西。现存前天井、正殿及南北厢房,面积为500平方米,正殿面阔三间,前有过廊为穿斗抬梁式结构,牌楼和戏楼被人为改造,南北三级式封火墙保存完好,天井为石板铺墁。司前刘氏宗祠是铜仁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宗祠建筑。…[详细]
石溪村刘氏大宗祠
  石溪村刘氏大宗祠年代为清道光十年(1830),位于前进街道前进村石溪天禄街8号。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历代有重修。坐东南朝西北。三间两进,占地面积133.6平方米。硬山顶,碌灰筒瓦。青砖石脚。天井左廊墙壁上嵌有1924年黑色砚石碑《学成堂重修祖祠碑记》。檐下的壁画,梁架上雕花,正脊的灰雕,墀头的砖雕都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头门抱头梁的梁架形制稍显特别,不用斗栱结构而用整体雕花的博古梁架。2012年10月19日,被公布为天河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丁家溪刘氏宗祠
  丁家溪刘氏宗祠。位于瓦屋乡丁家溪村西200米处,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占地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90平方米,坐南朝北,整栋建筑依山临河而建,由戏楼、东西厢房及正殿组成,四周为青砖封火墙,正殿两端为云跌式马头墙。西楼两侧厢房前为硬山式青瓦,戏楼前院由方形石板铺成,南北长8.2米,东西宽13米,以“八”字形五级石阶而上是正殿,面阔三间,前廊栅栏,月梁上有精美的图案,两次间后檐山墙上清嘉庆年间记事碑一通,为黔东祠堂建筑的典型之作。…[详细]
欧村刘氏宗祠
  欧村刘氏宗祠位于封开县罗董镇欧村。欧村刘氏宗祠坐北向南,广三路,两侧有青云巷。建筑前有约175平方米的长方形晒地,总占地面积629.37平方米。欧村刘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六年重建。欧村刘氏宗祠是封开保存较好的清代建筑之一,其建筑工艺巧妙地运用木雕、灰塑、壁画等,技艺高超,工艺精湛,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欧村刘氏宗祠在2011年1月被封开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岭刘氏宗祠
  高岭刘氏宗祠位于衡阳市衡南县冠市镇,龙形山建立宗祠,坐北朝南,古树像两个扶手,祠堂似坐在“龙椅”上;建筑构图精美,工艺精湛,既有精雕细琢,又有简练粗放;宗祠内有36条龙,12只凤,第一进前廊顶棚棂格天花嵌五彩瓷盘,在我市绝无仅有;建筑以28根木(石)柱支撑,象征天上28星宿集聚宗祠;整体高大雄伟,令人肃然起敬。2019年3月,高岭刘氏宗祠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藕塘里刘氏宗祠
  在赣州市藕塘里2号有一处建于清代的刘氏祠堂,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刘氏宗祠是清代光绪年间举人刘安倬等引领赣南和周边省域及部分海外宗亲捐资建成的一座祠庙合一的典型客家风情建筑,占地面积约50亩,宗祠面积1330平方米,是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一项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文化遗产,1988年被列为赣州市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麻车村刘氏宗祠
  麻车村刘氏宗祠位于增城区石滩镇麻车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建筑物外墙及石栏杆外缘外延5米,其余至相邻建筑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祠堂东侧池塘东边线及村道路南边线,北、西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15米,南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20米。…[详细]
大染刘氏宗祠古戏台
  大染刘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桂阳县舂陵江镇大莲村大染自然村,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2017年4月12日,大染刘氏宗祠古戏台被公布为桂阳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宗祠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5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10米处。…[详细]
中分刘氏宗祠
  中分刘氏宗祠位于贵池区梅街镇刘街社区南山刘自然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3月4日,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池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祠堂四周墙基为基点,向外延伸2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四至为界,四周延伸2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