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陵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陵篇

永裕陵
  永裕陵位于巩义市西南的八陵村东南,是北宋第六代皇帝宋神宗赵顼的陵墓,建于1085年。八陵村有两座陵墓,为八陵陵区,东为宋神宗永裕陵,西为宋哲宗永泰陵,分别被称为东、西陵。东陵以狮子石刻最为精美,西陵则是石象出众,即当地人所说的“东陵狮子西陵象”。永裕陵南神门两侧的两座石狮雕刻堪称完美,两者相对而视,张口怒目,威武雄健。狮子脖子上挂着铃铛,并系有一条铁链搭在背上,腿部肌肉感十足,大步向前,充满活力。这也是宋陵石狮造型中最成功的作品。永裕陵呈“覆斗形”,底边略为正方,原本有两层台阶现已不复存在。陵前余存17件石刻造像,皆精美无比,连外来使者都雕刻得栩栩如生,一头卷发,连胡子都是卷的,手上捧着献给神…[详细]
西青区烈士陵园
  西青区烈士陵园位于西青区杨柳青镇新华道,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陵园始建于1949年1月,原坐落于杨柳青镇十六街文昌阁东南侧南运河畔,1973年迁建至现地址。西青区近年累计投入700余万元对陵园设施进行了一系列改造提升。提升改造后的陵园,纪念广场面积1500平方米,广场北侧建有高24.13米的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东侧建有161平方米的烈士骨灰存放室,环境洁净、庄严,新配置的PVC骨灰存放架结实美观。在鲜花簇拥中,有791名烈士长眠于此,其中包括在解放天津战役中牺牲的778名烈士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在西青区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牺牲的13名革命烈士的骨灰。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400平方…[详细]
綦江南州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綦江烈士陵园)
  綦江南州红色文化主题公园(又名綦江烈士陵园)是为迁葬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解放后征粮剿匪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全园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其平面图酷似中国版图,前身为南平陵园。园内埋有邹进贤及被周恩来称为“霍氏三杰”之一的霍栗如等数十名英烈忠骨。自1957年顺利完工至今,该园不断翻修整改并进行绿化改造,已成为綦江城区内重要的以文化游憩为特色的公园,綦江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全园按功能划分为五大区域,东侧入口处的红色文化展示区、南部的生态休闲区、西部的密林景观区、西南部的儿童游乐区以及北入口区。公园植物配置注重以植物造景为主,乔、灌、草的有机结合,在公园内种植柳树…[详细]
宣靖陵
  宣靖陵为“宣陵”与“靖陵”的合称,位于首尔市中心并与地铁2号线宣陵站相连,交通方便,环境清幽,是市民尤其是上班族最为喜爱的散步路。宣靖陵中的“宣陵”是朝鲜王朝第9代国王成宗及其继妃贞显王后的陵寝。此外,宣陵还有一个陵墓,即是二人之子——中宗的陵寝,中宗的陵寝被称为“靖陵”,因陵园中有三处陵墓,故也被称为“三陵”。游客经卖票处入口,一走进陵区即可看到宣陵和贞显王后的陵寝,宣陵位于广阔的草地的土丘上,由屏风石和栏杆围绕,而贞显王后的陵寝则只有栏杆石;经过拥有斋室(为举行庙祭而建的建筑)和丁字阁的宣陵,沿着东边的小径,即可看到靖陵,靖陵的格子门和丁字阁与陵寝成一条直线,这是与宣陵的最大不同之处。除了…[详细]
乐陵市朱集镇
  乐陵市朱集镇 百里枣乡朱集镇位于乐陵市东北部,是“乐陵金丝小枣”的主产区和国家林业部重要的红枣出口基地。朱集镇以盛产金丝小枣而闻名天下,素有“百里枣乡”之美称。据史料记载,该镇小枣的栽培始于商周,兴于魏晋,盛于明清,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枣树总株数发展到2500万株,年产干枣1亿公斤,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自然环境优越,景色秀美。先后获得“中国金丝小枣之乡”、“中国名优特金丝小枣特产之乡”、“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和“山东省自驾游示范点”等称号。目前朱集镇已发展成为以“旅游观光农业”为主导,集工业、交通、通讯、商贸、文教卫生为一体的现代化乡镇。地址:德州乐陵市朱集镇营业…[详细]
奉贤区烈士陵园
  奉贤区烈士陵园南临南奉公路,东傍沿浦公路,西靠金汇港,水陆交通便捷,地理环境雅静,周围景色宜人。建于1990年3月,改造修缮于1999年10月,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少年教育基地。陵园总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园区分由祭扫瞻仰区、革命烈士历史资料陈列区、绿化区、生活办公区等四个部分组成,祭扫瞻仰区内建有占有面积为215平方米总高度为15.6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墓区内安葬着为解放奉献牺牲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十师部队的十名烈士和不同革命时期牺牲的朱刚、唐永林等26位烈士。墓区后面建有护碑,纪念碑前后辟有424平方米的纪念活动广场。革命烈士史料陈列室摄友“奉贤区革命烈士史料陈列室”,室内…[详细]
荆和烈士陵园
  荆和烈士陵园位于荆州市公安县杨家厂镇荆和村。荆和村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村落,也是公安县早期革命的策源地。这片红色的土地曾作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军事要地发挥过重要作用。覃济川、郑绍孔、尹泽彪等13位革命前辈出生于此,他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前仆后继,英勇献身,感动着一代又一代公安人。为了缅怀先烈,弘扬革命精神,1990年荆和村人民把分散掩埋在外地的十几位烈士的忠骨接回故里,修建了这座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烈士陵园于1990年12月建成,园内安葬革命烈士18人。主要有:覃济川,1922年参加革命,1924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创建了公安县第一个革命组织——公安县农会,组建了国*党公安县临时党…[详细]
汉文帝霸陵
  汉文帝刘恒墓葬,位于西安以东13公里处,霸陵乡毛窑院村以南。1956年8月6日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墓南靠白鹿原,北面灞河,东邻老柿坡,西接赤水沟。周长1000余米,高耸100米许,呈方锥体,两侧为箕形山凹对称,成弧形之势,远远望去如同凤凰展翅,当地称“凤凰嘴”,因陵墓座落于灞水之滨,名曰“灞陵”。陵前原有1棵古柏,柏下竖石碑1通,勒毕沅书写“汉文帝霸陵”,周围石碑林立,相互交错,大小高低参差不齐,令人难以清数。“文革”期间,大柏树被人砍伐,石碑有的被盗走,有的被打碎,连原来的遗址也被开荒种田。1987年,区、乡文化部门为保护文物古迹,仅寻出9块较完整的石碑,重新立于陵前。汉文…[详细]
善德女王陵
  善德女王陵位于庆州市普门洞山79-2号,是新罗时代(公元前57-935年)第27代王——善德女王(632-647年在位)的陵墓。据史书记载,真平王无子,善德女王是其大女儿,也是新罗历史上第一个登基做皇帝的女王。在位16年间,善德女王前后建设了芬皇寺和瞻星台,特别是新罗最大的皇龙寺九层石塔的建成,宣告了新罗时代佛教建筑全盛期的到来。此外,善德女王还扶持培养了大将金庾信和后来登基做了皇帝的金春秋等一干栋梁,这为统一三国打下了基础。但,正是由于女性皇帝这个弱点,其统治期间王权不稳,-不断,善德女王也最终在此过程中去世。善德女王陵周长73米,是一座圆形的土坟。坟的底部是用天然石块打的地基,没有任何装饰…[详细]
老子山刘咀烈士陵园
  老子山刘咀烈士陵园位于老子山镇刘咀村,靠近洪泽湖西岸,以纪念抗日战争牺牲的烈士为主。 1944年1月23日,洪泽县总队二连袭击盱眙船塘,缴获伪长淮大队的钢板划子20余只。但在返航途中却遭到日军汽艇追击,由于事起仓促,又装备落后,洪泽县总队二连损失惨重,已到手的钢板划子全部落入敌手,几十名战士在洪泽湖与敌浴血奋战,顽强抗击,只有四名战士在附近渔民的帮助下成功突围,其他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战后,当地政府、群众,把几十名烈士安葬在刘咀村,并在每个烈士的坟前插上木碑,写上烈士姓名。解放后,大部分烈士灵柩都被其亲属迁回老家安葬,这些烈士基本都是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的。由于地处偏远,年代久远,风吹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