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陵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陵篇

埔前三角岭大会战革命烈士陵园
  埔前三角岭大会战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莲塘岭村劳白山。1949年9月18日夜,驻守在河源城的国*党196师见大势已去,弃城乘夜沿新灯公路(今205国道的一段)南逃,拟在埔前、石坝一带与国*党154师、保安第5师等残部汇合。我边纵独立第6团、第4支队,按照粤赣湘边纵队司令林平及参谋长严尚民的命令,在进入河源城稍事休整后马不停蹄,跟踪追击。20日,在白田追上了敌军尾部,边追边打。东江第3支队则由平陵地区从侧面追击敌军。我正面追击的边纵第6团及第4支队将196师一直追到埔前,然后占领了三角岭高地,在这里与敌军进行了两天三夜的鏖战。此役击伤击毙敌军300余人,击毙敌副团长1人、营长1人。…[详细]
宜宾市烈士陵园
  宜宾市烈士陵园位于宜宾市翠屏区江北桥头的江北流杯池公园内,距宜宾市中区2公里。烈士陵园展出有宜宾市著名的李硕勋、赵一曼等45位烈士的英雄事迹和部分遗物。陵园共有烈士墓75个,解放前牺牲的烈士有李筱文、冯愚庸烈士。李筱文宜宾市翠屏区人,曾任中共宜宾县委城区区委书记,1928年3月在宜宾被捕英勇就义。宜宾解放后,迁葬宜宾市烈士陵园。冯愚庸烈士,四川省重庆江北县梅溪乡人,中共党员,曾任四川省行动委员会主席团副主席兼工委书记,中共宜宾县中心县委委员,1945年10月13日牺牲于宜宾,宜宾解放后,迁葬宜宾市烈士陵园。宜宾市烈士陵园1954年12月建成,园内树木繁茂,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规划合理,布局有序…[详细]
凤台县板张集革命烈士陵园
  凤台县板张集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2004年10月,位于凤台县城西北20公里处幸福沟畔的板张集村西头。绿荫环抱中的园区,拥有墓、碑、馆、亭、路、桥、门于一体。这里安葬着1948年10月为解放凤台县城牺牲的豫皖苏六分区12团的营长李振海、四连连长王福成、指导员刘法家、班长刘会民等14位烈士,墓区南侧竖立着抗日战争胜利前参加工作牺牲于凤台境内的五位县团级革命烈士纪念碑。陵园建设以来,几经扩续建,面积已达25000多平方米。北端建有一座“板张集革命历史展览馆”,三个展厅展出了凤台地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来凤台巨变五个阶段的300多幅珍贵图片和数据,勾勒出了凤台…[详细]
苏州烈士陵园
  苏州烈士陵园位于苏州市西郊横山西麓,原名苏州横山烈士陵园,建于1956年4月。2000年2月,中共苏州市委、市政府在原址对烈士陵园进行了全面改建。苏州烈士陵园占地140亩,改建后分纪念瞻仰和烈士安息两个区。纪念瞻仰区居于陵园中心位置,采用主轴线对称布局。轴线长约160米,由西向东依地貌呈阶梯形,相应建筑依次为大门、牌坊、烈士事迹陈列馆、烈士陵园电教馆、悼念广场、纪念碑。纪念碑呈四棱塔式,高27米,寓意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日,碑上镌刻陈毅元帅为烈士陵园的题词“为人民事业而牺牲是最光荣的”,碑底柱正面和两侧各刻有一幅浮雕,画面分别为“百万雄师过大江”、“烽火沙家浜”、“铁岭关大捷”,背面是…[详细]
石河烈士陵园
  石河烈士陵园位于天门市石河镇马溪街。1942年11月4日,在新四军第五师十五旅旅长周志坚和襄北军分区副司令员王海山指挥下,组织所部四十三团、四十四团和十三旅三十九团各一部攻打曾家湾,将顽伪一二八师援军史耀先团牵引至石家河马溪河一带,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击毙顽伪70余人、伤90余人,其残部逃跑。战斗中,四十三团参谋长林光耀、营长郑明强等156名指战员壮烈牺牲。为了纪念牺牲的战友,新四军五师四十三团以全体指战员的名义,于11月15日立下了“名震豫鄂”的纪念碑,碑中间镌刻“殉国烈士纪念碑”的楷书大字,碑面左边刻有烈士姓名、籍贯、职务,右边刻有一首七言诗。此碑最初立于马溪桥头,在抗战和中原突围战争中,…[详细]
武清区烈士陵园
  武清区烈士陵园始建于1956年,坐落于杨村镇塔园路,1958年迁至杨村镇机场道。2008年9月,陵园再次选址重建。重建后的烈士陵园占地面积2.7万平力一米,其中建筑面积2600平力一米,绿化面积1.2万平力一米,广场、道路、园区硬化面积1.2万平力一米。烈士陵园建有毛泽东题写碑名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广场、烈士墓区、武清区革命史展览馆等纪念设施。展览馆分别展示了国内革命战争、抗口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不同时期我军将士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场面。烈士墓区安葬着74位有名烈士、62位无名烈士的遗骨。无名烈士墓上立有圆形汉白玉花圈式墓碑,墓碑正中是由62朵花环绕着的五角星,四周是松枝柏叶,象征着6…[详细]
秀水河子烈士陵园
  秀水河子镇烈士陵园地处辽北重镇秀水河子镇所在地秀水河子村北山,101国道贯穿境内,距法库35公里,距沈阳70公里。西侧有欢子洞湿地自然保护区,西南与辽墓群圣迹山仅5公里。为纪念素有“东北解放战争第一个春天”之称的秀水河子歼灭战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经中央有关部门决定,秀水河子镇烈士陵园于1968年设计动工,1970年建成,为国家二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历史遗迹,于2008年以来争取省市资金380万元进行维修改造,建有秀水河子歼灭战烈士纪念碑、秀水河子歼灭战纪念馆、石雕墙一座、烈士坟墓84座、围墙、大门等建筑。纪念馆内存有当时战争的照片、图片、烈士遗物及当时的战事文件、捷报等资料。陵园内安葬着秀…[详细]
岔河淮宝老区革命烈士陵园
  岔河淮宝老区革命烈士陵园原名为岔河烈士陵园,始建于解放初期,位于岔河东滩米厂院内,70年代初又迁至岔河水产大桥西侧磷肥厂院内,规模较小,1982年又从磷肥厂院内迁至小河东,集中安葬3名烈士。 2009年,为了贯彻省、市、县关于抢救维护和集中迁葬辖区内零散烈士墓的精神,岔河镇党委、政府对辖区内的零散烈士墓进行了调查摸底,并通过与烈士亲属座谈协商,逐一签订《烈士墓集中安葬协议书》,开始了烈士墓动迁和岔河镇淮宝老区革命烈士陵园的建设工程,并进行了正式命名。于2011年清明节迁移并扩建,项目总投资30万元。墓地现位于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岔河镇南塘大圩东侧(原复圣村圩庄组大圩东侧),陵园占地面积3…[详细]
寨山烈士陵园
  景宁畲族自治县寨山烈士陵园,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是我县弘扬革命烈士精神的重要场所和教育基地。陵园内有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红军挺进师烈士遗骨、闽东红军独立师烈士遗骨、追击国*党败军李廷年部牺牲的人民解放军烈士遗骸和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为国捐躯的景宁儿女烈士遗骨。为了纪念这些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1952年,在县城西郊寨山建立革命烈士纪念塔。上世纪70年代,纪念塔因风化倾倒重新修建,1988年将纪念塔扩建为烈士陵园。1995年,寨山烈士陵园被列为丽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12月,景宁县政府投资100余万元,启动寨山烈士陵园修建工程,对烈士墓室、纪念碑、地面护栏、灯光绿化等基础设…[详细]
张家界烈士陵园
  张家界市永定区烈士陵园位于张家界市城区东面迎宾路旁回龙观,占地面积200亩。烈士陵园修建于1985年,是湖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革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湖南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第二批国防教育基地。2002年实行免费对外开放,年均接待入园人数100多万人。张家界市永定区位于湖南省西部偏北,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澧水中上游,境内山川秀丽,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张家界深隐其北,天门山雄踞其南,是一座新兴开发的旅游城市,在这块奇峰秀丽的土地上在各个时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英雄儿女。张家界市永定区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省委和省军委的所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