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旧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旧址篇

江口列宁小学旧址
  江口列宁小学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丰美村东田自然村。1928年底,国*党在莆田全面清党,并宣布取消农会组织,禁止群众运动。就在中共莆田县委领导力量受到削弱,革命形势趋于低潮的困难情况下,王于洁被省委指定接任莆田县委书记,县委委员有陈天章、吴梦泽、王纪修、郭寿銮、郑珍、郭晓云(女)、陈兆芳、吴承斌、陈光潜等。县委研究把工作重点从城区转移到农村,斗争方式由合法转为地下。县委领导成员分头深入基层整顿、巩固和发展组织,并把原来用国*党名义组织的合法农会改组为秘密的农民同盟会。陈天章和王纪修分别在江口和东泉各创办一所列宁小学(挂名作私塾),作为地下交通站和培养青少年革命骨干的基地。江口列宁小学校址设…[详细]
德庆“二·二八”武装起义战斗旧址(罗阳李光裕堂)
  罗阳李光裕堂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高良镇罗阳村。据村中老人回忆,光裕堂是在民国22年(1933年)由罗阳村人李宝霖兴建。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德庆地方组织主要负责人陈家志的领导下,在“为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而奋斗”的伟大旗帜的指引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广德怀部队的支援下,1948年2月28日,成功举行震撼西江中游的“德庆‘二·二八’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共夺取三个据点。一是智取旺埠据点;二是攻占罗阳光裕堂据点;三是巧取高良乡公所据点。在攻打罗阳光裕堂据点中,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派出的挺进队援助部队的军事指挥吴腾芳和分队长林安带领,星夜向罗阳地主武装据点李光裕堂进发。罗阳…[详细]
武冈中山堂——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
  武冈中山堂——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位于邵阳市武冈市二中校内,紧临法相岩公园。武冈中山堂是1943年黄埔军校第二分校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它集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系砖木结构单檐庑殿顶建筑,由正厅、左右厢房、花园等组成,正厅上方有“中山堂”石刻匾额。1924年5月,在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军官学校,俗称黄埔军校。1929年建立武汉分校。1938年,日军进逼武汉,武汉分校奉命迁来武冈,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在黄埔系列中被誉为“第三大军事学府”。第一任校主任李明灏,毕业于日本军士官学校,与彭德怀、陈赓、左权等中共党员交情甚笃,是国*党军队中的抗…[详细]
陈官庄杜聿明指挥部旧址
  陈官庄杜聿明指挥部旧址位于永城市陈官庄乡陈官庄村。1948年冬,淮海战役第三阶段陈官庄地区歼灭战展开。华野堵截包围杜聿明集团,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兵团阵地处处告危。12月8日,国*党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率残部逃至陈官庄村,占据了大户人家陈瑞兴的四合院作为指挥部,杜聿明与邱清泉、李弥、孙元良等在此召开会议,决定负隅顽抗。12月16日,淮海战役总前委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为配合平津战役,令华野转入战地休整,围而不打,并向杜聿明集团展开政治攻势。1949年1月6日,华野向杜聿明集团展开全面进攻。9日,杜聿明集团在2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施放毒气,利用火焰喷射器夺路向西突围,华野给予迎头痛击…[详细]
盟邦记者团路居旧址
  盟邦记者团路居旧址位于娄烦县马家庄乡潘家庄村,建筑占地面积366平方米。1944年6月,中外记者参观团访问延安。8月,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哈里森·福尔曼、莫里斯·武道等组成盟邦记者团到晋绥根据地参观。8月30日,记者团抵达晋绥军区司令部。9月4日,记者团前往靠近太原的晋绥八分区。在目睹夜袭汾阳城和攻克协和堡据点后,9月22日,记者团从晋绥八分区机关所在地关头出发来到娄烦,目睹了我军民围困娄烦敌据点的战斗。25日,盟邦记者目睹了强攻娄烦据点的战斗。之后盟邦记者团离开八分区前往晋绥第3军分区。参观考察结束后,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写下了轰动中外的《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其中一个章节记述了八路军游击…[详细]
湘西剿匪旧址
  位于辰溪县的湘西剿匪旧址——沅陵区剿匪胜利纪念堂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旧址内镌刻着英名的纪念碑默默伫立在旁,纪念着属于烈士们的往日荣光。沅陵区剿匪胜利纪念堂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辰阳古城的湘西剿匪胜利公园内,是1952年中共沅陵地委、沅陵专员公署、沅陵军分区为缅怀英烈的丰功伟绩而修建的全国唯一的具有较大规模且影响深远的纪念湘西剿匪胜利的地面标志性建筑物,2002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平面占地面积达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25平方米,砖木结构,是湘西民族风格与欧式建筑艺术的有机融合,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既有纪念意义,又具观赏价值…[详细]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位于武昌解放路259号,即现湖北武昌实验小学院内,是原清“两湖书院”地域。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是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国共两党为培养国民革命人才而合力创办的高等军事院校,隶属于国*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旧址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尚存三栋砖木结构平房。1926年10月,北伐军光复武汉。为迎接革命大发展,满足政治、军事人才的需要,国*党中央先决定设政治训练班,后改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政治科。校址定在位于武昌文昌门、平湖门之间的两湖书院旧址。1927年1月19日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仍由蒋介石担任校长。恽代英任总政治教官,兰腾蛟任总…[详细]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是以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为中心,星状分布于苏浙皖三省交界的长兴县槐坎乡绵延山区之中。这里东临太湖,西枕天目,重峦叠嶂,地势险要,自古有“江浙门户”之称,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战后期,被人们誉为“江南小延安”。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是抗战后期(1943年秋—1945年10月)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及以后成立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党、政、军指挥机关和后勤保障场所。包括槐坎乡仰峰岕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沈家大院)、粟裕宿舍和办公室(土地庙)、温塘村的新四军苏浙军区一纵队司令部、台基村的苏浙公学、乔下村的中共长兴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石臼村的兵工厂,东风村的方司令谭司令北山园住所;白岘乡茅山村…[详细]
苏维埃粮食合作社旧址
  苏维埃粮食合作社旧址位于建宁县溪口镇溪口社区花墩桥街42号。1933年,随着建宁苏区土地革命斗争的深入发展,苏维埃政权建设日趋完善。8月2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宁都召开北部11县经济工作会议。建宁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毛泽东作了《粉碎第五次“围剿”与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的报告。报告指出:革命战争的发展,要求我们动员群众,立即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进行各项必要和可能的经济建设事业。要求各级苏维埃政府主席团、国民经济部和财政部的同志,要把发展合作社,调剂粮食,发展生产,发展贸易工作,经常地放在议事日程上面去讨论、去督促、去检查。中央政府准备发行300万元经济建设公债,1…[详细]
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
  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旧址天主教河南总修院位于开封东郊的羊尾铺村东,由罗马教廷传信部拨款修建于1930年。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是一所专门为培养天主教中国神职人员而设立的特殊高级学校,创建于1930年,1958年停办,前后历时28年,其间,河南天主教神职人员多系该院毕业,在我国天主教教内颇具影响。这处建筑共计占地57亩2分1厘。四周有围墙为界,大门位于整体的偏西位置,亦为古典式。大门西侧各有传达室一间。从大门向北为广场,作为修生体育活动的场所。主体建筑位于中央部位,为一座呈椭圆形的二层楼房。南北31.45米、东西75.58米。大小房间为190间,其建筑面积为2376.99平方米。楼的正面大门为古典牌坊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