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村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村篇

大稳村
  大稳村位于广州番禺区东涌镇宁静可爱的村庄,不但有风光旖旎的田园美景,还有浓浓的水乡风情,可以来这里尝尝清新可口的农家菜,也可以登上游船,伴着两岸绿意游览东涌水上绿道,十分惬意。地址:广州市番禺区东涌镇大稳村类型:河流乡村乘船游览游玩时间:建议1天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详细]
碕石古村民居群
  碕石古村民居群位于宜章县迎春镇东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盛世于明末清初。村落尚存完好180余栋古民居,整个村落布局有序,村内4条横道,2条纵道。村中建有彭氏宗祠,玉公祠,村后建有承启书院,村内建有旧私塾、古钱庄、古商街、民国期间宜章县政府旧址等,著名革命先驱彭邦栋、彭遂良、彭昭、彭儒等故居均在其中,使之成为有名的红色革命村庄。…[详细]
溪美古村
  溪美村在近年被评为广东古村落之一,其200年树龄以上的古榕树有42棵,其他古树名木加起来有100多棵,加上古榕树总数差不多150多棵,在整个惠州市,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也可以称得上是古榕之村。溪美古村的民居、祠堂、古井、池塘等古建筑保存完整,各种古民居和雕饰壁画吸引眼球。地址:惠东县铁涌镇…[详细]
湾华古村
  湾华村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东部,地处佛山市新城区的中央核心区域,湾华历史悠久,开村740多年,全村占地面积0.8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2538人,主要姓氏有何、梁、陈,部分村民姓霍、黎等,流动人口超过3000人。1、平兰陈公祠平兰陈公祠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湾华西华村。清宣统三年(1911)建。座北向南略偏西,西路厢房已毁,面积254平方米。建筑工艺精美,为研究岭南传统建筑与祠堂祭祀文化提供了依据。2006年10月佛府〔2006〕24号文公布平兰陈公祠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2、北溪梁公祠北溪梁公祠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湾华村。清代建筑。1995年经修缮。座北向南,占地面积542平方…[详细]
大刀沙村
  大刀沙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南部,是由市桥水道、沙湾水道和大九律水道这三条水道环绕而成的孤岛。由于受河流阻隔,至2007年,大刀沙村是番禺全区唯一未通公路的“孤岛行政村”。从地图上看,大刀沙村夹在番禺市桥水道和沙湾水道之间,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冲击沙洲岛。它东西狭长而南北短小,形状像一把大刀,故此得名“大刀沙”。大刀沙村居民出岛一直依靠小渔船,直到2001年之后才在对口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添置了2艘机动船。地址: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大刀沙村交通:3号线番禺广场下,打的前往大刀沙村。3号线市桥站D口出,在北城公交站坐番28路。若想徒步或者骑车环岛,须从总站的前一个站下,反之直接总站下。…[详细]
侨乡村古村落
  侨乡村位于梅县区南口镇,距县城12公里,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是著名的华侨之乡。侨乡村生态风景秀丽,民风纯朴,除了那遍地的油菜花,还有31座美轮美奂、建筑风格多样、各具特色的百年客家围屋。其中,有100多年历史的“南华又庐”是目前客家地区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早在2002年便被列入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侨乡村被确定为自驾车旅游专业村。2012年5月3日侨乡村被命名为“中国古村落(传统客家民居)”,并享有“中国最典型的客家围屋古村落”的美誉。同时,侨乡村已引起影视界的关注,曾拍过《红色娘子军》、《孝女彩金》等电影。…[详细]
良溪古村
  良溪旧称蓈底,村中有建于乾隆元年(1736年)“旌表节妇罗门吴氏”的贞节牌坊;有占面积2439平方米、建筑面积1370平方米、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的“罗氏宗祠”。清道光六年进士翰林“粤东四家”之一的罗天地、近代画家罗卓等皆出自良溪村,全村曾有100人在科举时-取了功名。良溪村的山、水、树木、建筑与古民环境的组合,展现了古村落人与自然的和谐。经专家初步考证良溪为珠玑巷移民落籍终点,被誉为“后珠玑巷”。良溪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至今还保留着正月十五-头,农历六月十三梁真君诞,十月一日舞火龙等民间习俗;广为流传的罗贵南迁和梁真君传说,罗天池始创柑普茶等地址: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详细]
沙溪长乐村
  沙溪长乐村是一个由少数民族的村庄,主要由白族、汉族、彝族。剑川县沙溪镇长乐村有271户1178口人,是白族、汉族、彝族世代和睦相处的世居农业村。村子距离镇上很近,路况也是非常的好。而且村子里有很多的老房子。村里没有客栈,也没有饭馆。景点位置云南省大理剑川县长乐村…[详细]
湖镇围
  湖镇围距博罗湖镇对面一公里多的地方,有一座至今保留完整的古村落,叫湖镇围。湖镇围村口有个四十多亩的大湖塘,呈弯月形环护着古村落。原先按北斗七星的天象设有七座土墩,墩高十米,村人称七座土墩为“七星”,湖塘为“月”,故称七星伴月。地址:惠州市博罗县湖镇镇湖镇村内…[详细]
广宁大屋村
  广宁县北市镇大屋村始建于1788年,至今已有217年的历史。现有人口288人,56户。村中有10多座砖石结构的清代客家古宅。村里有百年的五连果、古榕树。客家大屋建筑群造工精细,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尤其以“仁善里”客家大屋最为壮观,集清朝南北民居建筑之精华。2005年7月4日,广宁县政府公布“仁善里”客家大屋为广宁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特色仁善里大屋始建于清末道光十四年(1834年),由当时的江姓先祖仿照原居住在北方的四合院祖宅而建造。大屋座南向北,占地面积1645平方米,分别由多间建筑物组成的一个院落。整座建筑分别由殿、厢房、天井、套房、广场、池塘等组成,大屋内外的梁、柱、檐、楣有木雕、陶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