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村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村篇

百西村头古村
  村头村位于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西部约5公里处的百西社区。从南宋末年(公元1338年),始祖悦榕公从高明歌乐村迁徙至此,至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2012年5月,百西村头村成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村头村镬耳屋群古民居最具岭南古建筑魅力,村中现存历史建筑面积68000平方米,村内花岗岩石板街巷形成棋盘状分布,护村河似玉带环抱,拦河石坝建造工艺堪称一绝,小桥流水、古树、古井与古村相映交辉。村中最具代表性的“潘氏大宗祠”、“祥斋祖祠”、“仲宣祖祠”、“器斋祖家塾”、“经学祖家塾”、“文武古庙”、“六祖古庙”等,不仅彰显岭南古村建筑风韵,而且还具有更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曾有“小广州”之称的百西村头村,历代…[详细]
石基古村
  石基村位于东涌镇的东北面。石基村的小村房其实也蛮多,但即使房子外貌改变,外围围墙却保留了古村的特色,也许也是修旧如旧,但感觉上整体的古村氛围就比较完整。建议租辆单车,因为风景区特别大,风光好的地方路程短则1公里,远则2-8公里不等。推荐有特色的有绿色长廊和水上绿道。地址:广州市番禺区东涌镇石基村类型:乡村骑行游玩时间:建议1天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详细]
岚派古村
  岚派村“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景形容惠城区芦洲镇岚派村并不为过。静立东江畔的岚派村,质朴山村风光正好:清代古宅古色古香,民风淳厚爽朗,村道蜿蜒洁净,白墙黛瓦掩映,野静风清,绘就一幅恬静自如、天人合一的山水古村画卷。乡村游推荐:东江垂钓、摸蚬、野炊,古宅游玩等;特产:淮山、土鸡等。地址:惠州市惠城区芦洲镇…[详细]
沙头古村落
  沙头村位于均安镇府南2公里,面积2.38平方公里,本地人口约4500人,沙头村早在宋代由新会杜院的文倚公迁入开村,是沙头黄氏开族始祖。亦有区姓、麦姓、梁姓等姓氏人居住,因村旁有一小溪,水清见底,黄沙晶莹,取名沙溪。后来人口逐渐增多,村落范围扩大,村人觉得“溪”字狭小,遂改名为沙头。沙头黄氏大宗祠:建于三百多年前,立体墙壁的材料是海洋原始贝壳——豪壳,在1986年大工程重修,是沙头最古老的祠堂,现在除祀奉开族祖先外,还作沙头的文化活动中心。沙头冰玉堂:是1950年由沙头村旅居新加坡的自梳女集资建成的养老敬老院,1951年落成启用,取名冰玉堂,寓冰清玉洁之意。由于该建筑是全国及东南亚独有的自梳女历…[详细]
坪山客家村
  坪山客家村位于坪山镇坪山墟西南的客家村。为古堡式客家围龙屋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规模宏大,占地1.5万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四角建有炮楼,正南有大门楼,均有高高的围墙相连,围墙上有走马廊相通。围龙屋大门向南,门楼上塑有“大万世居”四个大字。大门前为禾坪。再前是月形池塘,禾坪侧仍保留有旗杆。坪山客家村是深圳典型的客家转龙屋,有浓厚的民俗特点,对了解客家民俗及其源流和民族迁徒史有重大价值。…[详细]
浪心古村
  浪心古村: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宝安区石岩街道浪心社区浪心老村内。始建于清代早期,至今有270多年历史。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清代中晚期建筑。古村落坐东向西,有祠堂、书室、民居、碉楼等组成,排列整齐,完善排水系统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其民居建筑风格多样,屋脊、山墙、门额等处装饰有灰塑或壁画,内涵丰富,为研究广府民系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2007年10月宝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北街古村落
  桑麻北街五巷2号民居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桑麻村北街。清代建筑。为三间两廊式布局的岭南民居,正屋后带有后厨。正屋坐西北向东南。总面阔10.1米,总进深13.2米。硬山顶,龙舟脊,镬耳山墙,灰塑瓦当,青砖墙,开猫儿窗,麻石门框,红砂岩石门框,存有趟栊门。民居建筑风格和整体形制较完整,后厨山墙成半只镬耳形状,较独特。2006年10月25日,桑麻北街古村落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璧古村
  白璧村位于浙江省温岭市坞根镇西部,《嘉庆太平县志》记载:“白璧山,其山崖壁峭立,坻堮嶙峋,一片璧色,或说尝掘得白璧于此。”村落垒石为屋,别具特色。白璧村每一座小石屋都让人注目流连。墙体用天然石块随意地垒砌,石块之间填泥土或灰浆粘接,厚实坚固。石块或大或小,形状各异,粗、拙、野、乱,有一种不受约束的美。用当地随手拈来的石材,以简单适用的技术建造石屋,让它们像一棵树一样在村子里天然生长,人与自然以这样的姿态相处,最好不过了。尊重自然、亲近自然、顺势而为,本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之笔。用当地随手拈来的石材,以简单适用的技术建造石屋,让它们像一棵树一样在村子里天然生长,既经济,又和谐,人与自然以这样的…[详细]
长岐古村落
  长岐古村落坐落于佛山市三水区中北部的芦苞镇境内,占地4.5平方公里。长岐古村建于明代,背靠文笔山,傍倚九曲河,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建于清朝初年,是芦苞镇近期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村落。2008年,长岐村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古村落。现在的长岐村人口约1200人,是传统的农业村,民风淳朴,风光秀丽,亦是是广东省生态示范村。2007年芦苞镇政府大力开展村容整治工作,长岐村进行了文化活动中心扩建、村面绿化等村建项目,体现了岭南水乡新农村风貌。长岐古村落荟萃了岭南的古风水文化和宗族文化。全村分卢、黄、何、钟四大姓,各自建祠堂,其所建年代先后次序为钟、黄、何、卢。大多数为一厅四室、一厕一天井的四合院落格局…[详细]
三江后万古村景区
  三江后万古村位于南昌县三江镇,距省会南昌市40公里,为南昌县望族名村,自北宋神宗年间,古兵部尚书、爱国先贤万迪公始迁至此,迄今800余载。地临四县之交,秀挹三江。世代文风蔚盛,忠臣义士,人才辈出。历朝金榜题名之进士有记载者就有15人。村内绿树芳草,碧水如镜,有万芳园之迪公铜像,迪公古墓、道光古井、必大之门、金榜旗杆石、石堤十八坡及明朝民居建筑群等名胜古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