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村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村篇

坳上村古建筑群
  坳上镇古民居位于苏仙区坳上镇坳上村,在苏仙区城南17公里处,是郴州市迄今保存较完美的古建筑群之一,2011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坳上古民居占地面积约75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村落近一百幢清代风格砖木结构的房屋依山而建,层层迭迭、错落有致,高低搭配、首尾相接,鳞次栉比、连成一片,院落与院落之间有青石板路回环相通。整个古建筑格调统一,规划整齐、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历史风貌保存完好,雕刻精美,工艺精湛,惟妙惟肖,充分体现了清朝时期的建筑风格。整个村庄呈“龙形”,上头塆是“龙头”,下头塆是“龙身”,卧于“两水”(指东河和西河,形象地叫“两水夹金”)腹地。在“龙头”两侧建有两个宝塔,俗称“字纸塔…[详细]
古村酒家
  “古村酒家” 位于朱家峪景区南面,康熙立交桥南走50米,占地约400平米,自主经营方式。环境古朴、而清新,是用餐、小住的好地方。地址:章丘市官庄镇朱家峪村特色景观:优美的田园风光交通指南自驾车指南:济南长途汽车总站驾车到朱家峪古村酒家:1. 从起点到北园高架路2. 北园高架路3. 二环东高架路4. 经十路5. 经十东路到终点停车场信息:有停车位…[详细]
文心迳村
  文心迳村位于清新县浸潭镇大树墩村委会文心迳村,相传为南宋状元邹应龙后裔聚居地,村域面积0.21平方公里。村边山势连绵起伏,蜿蜒而上,在苍松翠柏中节节朝拥,好像一条民间传说中的蟠龙。半山腰上有一尊奇石,外形酷似一条蛟龙,罗山河似巨龙绕村而过。发源于大罗山的罗山河,气势磅礴,昂首向东,“龙尾”位置上并排矗立着将军庙和观音庙,后“龙爪”位置上并排矗立着罗山祖庙和冯陈公殿,前“龙爪”位置上并排矗立着社军庙和五佛祖庙,最令人称奇的是,在罗山河与龙须带河交汇处附近的“龙头”位置上,赫然矗立着一座龙头庙!庙门面向大罗山下的文心迳村,活像一条正欲腾云驾雾,飞向天际的巨龙,回首向大罗山和文心迳村道别。罗山河犹如…[详细]
星塘古村
  星塘古村位于资兴市程水镇星塘村东北面。古村以李氏曹氏家族为主,据家谱记载李氏是唐朝德宗年间平西王宰相李晟的后代,北宋年间迁入资兴发展而成。曹氏是唐代北朝龙王曹代飞的后裔,明代迁入于此。星塘古村现有古民居 86 栋,大小祠堂 4 座。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 300 多年。祠堂左、后、右三面还配有民居建筑 ,形成小街小巷,石板石块铺就,栋栋相边。祠堂及周边居民大部分为石制门框,石窗石花,别具一格。木雕石刻装饰丰富,栩栩如生。具有典型的湘南祠堂、民居风格。…[详细]
黎边古村
  黎边村是一条姓黎的明清古村,建于1274年,由黎东、黎西两个自然村组成,面积约20000平方米。现时保存着明清、民国建筑群有:祠堂、庙宇、书舍、民宅等历史建筑100多间。黎边村在晚清时期出了两位朝廷大官。一位是黎东村第19代的黎延桂,他曾被清廷封为小吕宋(今菲律宾)领事,后又授为两广总督顾问、陆军少将。另一位黎湛枝,他自幼家贫,但聪明好学。于光绪癸卯年(即1903年)赴京考试,高中二甲第一名,后成为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在民国时期,黎西村的黎照寰与孙中山的儿子孙科一同赴美留学,新中国成立后,出任全国工商银行行长和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等职,门下人才辈出,被上海人尊称为“黎南海”。(一)黎氏宗祠晚清时期…[详细]
仙岗古村
  仙岗古村位于南海区西部的丹灶镇,由八百多年建村历史,与环境优美、景色秀丽的仙湖为邻。古村建筑依岗而建,呈座北向南的半环形状,面积约为三平方公里。村内的古门牌、古建筑和古街巷,皆充满一股“仙风道骨”之气。传说,东晋道教大师葛洪仙翁在此结灶炼丹而得道升仙后,在此遗下炼丹用的仙钵。村内曾建有“葛仙祠”,里面供奉葛洪及其妻子鲍姑塑像,“仙岗”地名由此而来。仙岗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有现代新农村的优美环境。村内的蒦耳屋、古井、古树、古巷保存良好,独具岭南特色的祠堂群建筑遍布村内,“仙岗八景”之一、潺流不息的“蟹眼仙井”更是吸引慕名而来四方客人一尝其甘甜,葛洪仙翁炼丹之仙钵更为仙岗增添一股神秘的仙气…[详细]
白米埔村
  白米埔村位于清新县三坑镇白米埔村委会,村域面积3.24平方公里。现存建筑有朱氏大宗祠、迎祥门门楼及民居。清乾隆年间,朱姓族人为祀奉先人而建朱氏大宗祠。宗祠坐西南向东北,三间五进,总面阔13.33米,总进深56.3米,占地面积748.8平方米。宗祠前为地坪水塘,地坪现存有“乾隆甲寅恩科亚元升授广西抚标右营游府朱献彰立”旗杆夹石一通和立有“光绪甲辰恩科联捷进士殿试一甲第二名钦点榜眼及第授职编修臣朱汝珍立”的旗杆夹石一对。建筑为硬山顶,灰塑博古脊,前四进为锅耳山墙。头门冬官第面阔三间,进深九架6.3米,前设双步廊,以柁墩、斗拱承托前廊梁架,梁架柁墩上雕瑞兽花卉博古,步架间有鳌鱼托脚,木虾公梁上雕刻精…[详细]
杨家堂村
  杨家堂村位于松阳县三都乡,坐落在一座环形的山凹中,左右两翼山峦环抱村庄,风水布局相当明显。在地无三尺平的杨家堂,20多幢土木架构的清代民居沿着山坡一级级向上延伸,整个村庄上下屋高低落差约2至3米,伸展高层200米,在视野中展现出一个巨大的建筑立面,是松阳县典型的阶梯式古村落。有金色布达拉宫之称。据记载,该村建于1655年前后,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清朝顺治12年,宋显昆最早定居到杨家堂。对于村名的来历,松阳县地名志中称:因村中有三棵交叉的樟树,故最早叫樟交堂,后改为杨家堂。杨家堂村及其宋姓来历,从其宗谱《京兆宋氏宗谱》可看出,其宋氏祖先来自西安(京兆,古都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古称)。宋濂为唐…[详细]
独山古村
  独山村是丽水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以天马山独立于乌溪江东岸而得名。南宋孝宗年间,尚书左丞相叶氏家族自松阳迁居此处,慢慢形成一个村落。村前天马山,背靠乌溪江,林木茂盛,有小赤壁、栖灵岩、棋盘石、遗爱亭等景点,南北两端有寨墙拱卫,古道由寨门出入,地形险要。约南宋孝宗时(公元1163年-1190年),尚书左丞相叶梦得曾孙叶峦,自松阳古市卯山迁居独山,始成村落。元明间,朱叶、周邵诸族共居之。明嘉靖间,叶以蕃殿试中二甲十九名进士,官工部营缮司员外郎。一时文风卓盛,名士辈出,胜迹日辟,村容大壮。独山村至今仍保留着古朴的风貌,村中有清康熙年间重修的叶氏宗祠、葆守祠,明正统和隆庆年间的古井,明隆庆年间的隆庆石牌坊…[详细]
石城大畲古村
  石城县琴江镇的大畲古村石城县在整合和挖掘莲乡文化特色的同时,把大畲村打造集客家民俗园、农家游乐园、荷花观光园、美好家园“四园合一”的乡村旅游点。目前已投入各类建设资金3000多万元,完成了大畲旅游新村、古戏台、物种园、荷花观赏园、莲文化馆、景观亭及旅游小品等建设,完成了南庐屋修缮并将其打造成石城民俗生活展示场所。2010年,大畲村荣获“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2013年,被评为全省首批AAAA级乡村旅游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