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村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村篇

秧田古村
  蓼江镇秧田古村: 段氏先祖明代迁居于此,古民居建筑选址于山水之间,前依绿水,背靠青山,有大小建筑 70 多栋,其总建筑面积超过 12500 平方米。秧田古村的段氏祖屋建筑布局分别呈“U”型、“一”型设计,藏风聚气,其巷道、池塘、建筑、古井、清泉布局紧凑通融,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风格大气磅礴,每个自然村村内都设有公厅和祠堂,大厅设有天井,大厅门口有精细的木雕、对联,门前有空坪,房屋端头有鸡冠垛子,房屋采光用的是雕花的石窗子或木窗,村中各条公巷相连可通全村,村中房屋基本连在一起,天下暴雨住户不打伞走遍全村不会淋雨。体现出了湘南古民居群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详细]
神湾海港古村
  海港村地处神湾镇西南,由大排、芒冲、磨刀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面积约九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逾三千。大排,西与斗门隔河相望。据传,此处于清道光初年便淤成沙洲,俗称沙仔。咸丰初年有人聚居围垦,同治初年筑成围,并从围中间自西至东开涌。因多河沙,附近的人常来挖沙,便称大把沙(粤语为很多沙之意),后以谐音命名大排沙。聚落在二围涌南、北两岸呈线状分布。芒涌,约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有人聚居。因该地原是一片荒山丘,芒草丛生,便有一条涌名芒涌。这条村亦因而得名,称芒涌,聚落在磨刀山北麓呈线状分布。磨刀,因地形似刀,且在磨刀门水道出海口中心,河水冲过时似磨刀状的磨刀沙,故名。…[详细]
棋盘村古村落
  丹灶南沙棋盘村:南沙陈氏自南宋迁移至南海开村。明代万历年间始,宗族渐旺。南沙棋盘村古村落始于明末清初,清嘉庆年间因族中有人做生意发达(至今有“扫地北”传说),大兴土木,三十间大屋同时动工,每间大屋规格统一,座东向西。棋艺巷,分三巷,每巷十间,前五间之后留横巷,六至八间再留横巷,最后再建两间,三条巷中可以横直行走,形成棋盘之势,故称棋盘巷。现村中15条棋盘巷和2条棋艺巷分列,布局井然。村中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龙船脊形房顶、三面环绕的高墙、寓意“肥水不流别人田”的天井以及雕刻着花鸟虫鱼的灰雕、瓦雕、砖雕、石雕、木雕等规模宏伟,雕工精美,彰显清代岭南建筑的清幽雅致,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在众多的古建…[详细]
鸡鸣村(鸡鸣古村)
  鸡鸣村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处,鸡鸣三省,故得名鸡鸣村。这里有着清代的祠堂、明代的古民居,置身其中,你可以感受到三省居民朴实的生活场景。鸡鸣村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整体建筑集中了三省的建筑风格,除了有着白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风格,同时又不失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而浙江园林宅第建筑中的“缩天之美”在此也一样有所体现。另外一方面,在鸡鸣村,游客朋友还能看到苏浙皖三省不同的风物特产,如江苏这边的板栗、竹笋、绿茶;浙江大溪山核桃、安吉竹荪、长兴白果;安徽的山货和竹制品。地址:常州市溧阳市天目湖南山竹海类型:古镇古村游玩时间: 建议1-2小时电话: 0519-87935088…[详细]
流华湾古村
  三都镇流华湾古村选址遵循“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体现了古代风水学的建设理念。古村坐北朝南,北靠原资兴八景之一程乡绿水,辰冈微应,后山龙脉源自辰冈岭山脉,像一块屏风,藏风聚气,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向相合,四周围成园局。流华河蜿蜒全村而下,形成水抱地,有腰前锦玉带之贵,面临万顷粮田,视野开阔,突显中庸仁和之度。古村建筑全部为青砖碧瓦,鸡公垛到栋,所有大门横梁雕龙画凤,古色古香,整个古村内石板路连通大街小巷,古民宅院落建筑保存齐全,砖雕、石雕、木雕工艺精湛,古井、石板路供排水等布局机巧,更有神奇古树等自然景观鬼斧神工,玉宇之成,堪称中国古建筑艺术、中国传统风水学具体应用的标本和代表。…[详细]
黄屋古村
  黄屋古村(潼湖镇黄屋村)隶属仲恺高新区潼湖镇,坐落在潼湖镇南面中部位置,毗邻潼湖湿地,于明末约1522年建村,至今约490年,村内现仍保留有明清时期民居500多间,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村内有古石巷道2000多米。沿着一条弯曲的水泥村道一路深入脚下的大青石板,约两米宽的小路弯弯曲曲向下延伸。黄屋村的探寻之旅由此开始。书室的青砖清水墙,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保存着厚重的历史韵味。如今,黄屋村的许多老房子历经400多年的风雨侵蚀,一些房屋屋顶垮塌,墙面斑驳。倒是条条青石板路显得坚实厚重,承载这里几代人走过的时光。地址:惠州市仲恺潼湖镇的南面中部位置…[详细]
邓边村
  邓边村在120多年前就开始有人居住,住过58户人家,曾是甄、伍两姓的“天堂”,盛极一时。后由于战乱频繁,该村村民纷纷出走,最后变为人去村空的村庄,那些带不走的房子和家当只好被遗弃在岁月里。村子长不过800米,宽不过600米,偌大的村庄杂树遮天蔽日,几乎密不透风,处处充满着空虚、孤寂和恐惧气氛。白天,这里听不到外面半点喧嚣,流水将村隔成田野阡陌中的一座小岛,高大的老树和穿插其间的藤蔓又构成一道10米左右厚度的绿墙,看不出一点象征村落的标志,逝去的岁月给它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用时参考半天交通包车或者租车前往景点位置开平市勒冲管区邓边村…[详细]
赵沟村传统民居
  赵沟村传统民居位于渑池县段村乡赵沟村。年代为清。赵沟村传统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赵沟古村位于段村乡境内,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该村始建于秦末汉初,距今已有2200年历史,被外界誉为“中原石头城,深山小迷宫”。该村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还遗存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村的核心保护区域全长800余米,宽100余米,现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84所,村内多以石头建筑为主,石头房、石头墙、石头路、石头巷、石臼、石磨、石碾、石雕、石槽、砖雕、木雕及“文革”时期的标语、毛主席语录等比比皆是,千年、百年树龄的古树覆盖全村,是解放战争时期渑池县委的后山指挥部所在地。…[详细]
鹿亭中村
  中村村位于浙江余姚市鹿亭乡东南部,古村拥有众多的历史人文景观,区域内有白云桥、仙圣庙、古戏台、中村战斗纪念碑等人文景观节点和舞龙、沙船、抬阁等民俗风情资源。关于中村的命名,民间有两种说法。一说该村距余姚、宁波、奉化三地距离均等,故曰中村;一说跟这里的两个大姓即龚和郑的平衡有关,据说龚姓居住在先,而郑姓人数居多,龚姓取名龚村而郑姓不愿意,于是两姓协商最终以中村命名,取中庸之意。《石潭龚氏宗谱》显然支持前一种说法。据龚氏宗谱记载,最初迁到此地的是龚氏家族,唐时石潭龚氏慕此地风水迁此建白云村,架白云木桥,因此地正好是四县三镇之中心———距鄞县、奉化、余姚、上虞各45公里,距鄞江、梁弄、陆埠三镇各20…[详细]
大河古村
  大河村地处晋豫两省交界处,长治市壶关县东南,太行山旅游开发区腹地,毗邻太行山大峡谷青龙峡景区,这里海拔400多米,一年收两季庄稼,全村800口人,全村村民多数经营旅游产业生存,是旅游开发的最佳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大河古村已经形成了以青龙峡、大河热情漂流、中国攀岩基地国际攀岩赛等为主的自然风光和户外娱乐景区;以佛寿塔、报恩精舍、佛缘桥和观音寺等为主的佛教文化线路;以大河关晋豫商路古驿道、相传曹操当年住过的老客栈和太行山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等为主的融历史文化和科教功能的景点,同时还有三星级大河宾馆和不同规格的农家乐客栈为远道而来游客提客房、餐饮、娱乐等服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