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村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村篇

鹤峰古村
  鹤峰位于均安镇中西部,背山面海,面积3.98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4千多人。“鹤峰”之名则取自在豸浦、上村交界的鹤鹤山,有一百七十多年历史,白鹤绕峰吟,青山伴鹤舞。鹤峰是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依山傍水,具有浓厚的岭南水乡特色、这里有宜人的绿脉、纯朴的民风以及多姿多彩的习俗和纯洁的信仰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鹤峰具有典型的岭南水乡风貌,村庄环水而生,主要街巷沿河道设置,河涌形成了村落的主要骨架和机理。桥、水埠、广场、大树等结点空间数量众多,形式各异,是村落空间中最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要素。胡公家庙胡公家庙位于均安鹤峰豸浦,保存了清代的建筑风格,是清代进士胡杰,诗人胡亦常家族的祠堂。祠堂坐西南向东北,…[详细]
群丰古村
  群丰传统村落位于广东省紫金县东南部,四面皆山,群峦叠嶂环绕而成的小盆地,风调雨顺,年年农事丰收,因得村名群丰。相传有风水大师曾赋诗一首,盛赞群丰是风水宝地:“更鼓沉沉高彭峰,龙牙坳上虎伏钟。半天云掩三星嶂,飞雁穿云在其中。”群丰属韩江支流源头,方圆几十公里无任何工厂的污染,世世代代以务农为生。广东省紫金县唯一古村落,群丰古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这美丽动人融化历史和文化为一炉的群丰古村落,它正等着远方的客人您揭开它美丽的面纱!交通:深圳,东莞,惠州等珠三角城市,可在S14汕湛高速,往汕头方向,紫金东下高速。走242省道往龙窝,水墩方向,约两公里后转入170县道往水墩方向,往前十公里左右就可到…[详细]
旧寨古村
  榕城区榕东街道旧寨村从北宋末期便开始创寨,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村内溪河环绕,古树参天,古村传统民居建筑至今仍保留原来的格局和建筑风貌,村内流传至今的传说故事引人入胜。旧寨全村都是陈氏族人聚居,他们的始祖泰初公是福建莆田人,北宋绍圣年间任潮州府通判,退休后看中旧寨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选择留在这里落籍。那么泰初公为什么会看中旧寨这块风水宝地呢?据陈氏族人介绍,从地形地貌上来说,旧寨形似一只卧牛,村民们把它称为“牛地”。到了南宋淳熙年间,为了纪念始祖泰初公,陈氏子孙合力营建陈氏家庙,取堂号“有庆”。据说家庙所在地也是一块风水宝地,当地人称之为“印菜地”(空心菜),由于空心菜生长速度特别快,因此旧寨…[详细]
长岐长寿村
  中国长寿之乡---三水芦苞镇长岐村古村落,其名声早已扬名于外。村子遗存上百座明清建筑,是芦苞镇近期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村落。芦苞镇位于佛山市三水区的中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腹地,是历史商埠,素有“小广州”之称。芦苞文化底蕴深厚,拥有800多年历史的胥江祖庙、洪圣庙和关帝庙等名胜古迹,享有广东省古村落名誉的长岐古村。此外,芦苞现代元素突出,辖区内有三水区温泉度假村、高尔夫球场和星悦水城项目(原奥特莱斯)等旅游景点。近年来,芦苞先后获得“国家重点镇”、“国家卫生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广东省宜居示范城镇”、“广东省旅游特色镇”、“广东省教育强镇”等称号。景点位置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芦苞镇…[详细]
新寮古村
  新寮村可以说一个人杰地灵的古村落,在清末时期有“一门三中举”的黄国祥兄弟,更是由此诞生出了一道十分有特色的乡土美食——生炒朥饭,即以猪肉、鱿鱼、香菇、豆干、青蒜等各种配料同生米一同炒好加水焖熟,味道咸鲜香,米饭是粒粒分明,米饭口感软硬适中弹牙。据说炒朥饭也称举人饭,为当时新寮吴举人黄国祥习武练功后补充体力的正餐。倒也从侧面映证了潮汕俗话:穷文富武。新寮村自古至今,村文武贵并茂,主要建筑呈现为“三厅一井”、“三街六巷”、“下山虎”等潮式建筑风格。据载,明万历六年,饶平汤尾村黄心境携父遗骸寻龙迁此,翌年张氏也从饶平迁来,林氏于1956年修水库移民而入。黄张来此时,村已有多姓定居,后他姓将产业转与黄…[详细]
石泉古村落
  石泉村位于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政府联红村委会。清朝时期,村民为避匪祸,在石泉山上筑有山寨,因该村位于石泉山山寨的脚下,故称“寨脚”。全村面积约1.5平方千米,有340户,1427人。以汉族陈、梁、褟、李等姓氏为主。寨脚村背靠石泉山,村前是三江河。现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明清时期的门楼、民居、古井和三棵数百年的古榕、民国二十七年(1938)广东省国民政府机关迁来三江,驻扎在寨脚的办公旧址和时任省主席吴铁城“义愤难容”题刻。据资料记载,1983年至1985年,在石泉山上采集到的石器有石斧、有肩石锛、石镞、石凿、石磨轮、石环、砺石,陶器有豆、瓮、罐、碗、陶纺轮,印纹硬陶纹饰有回字纹、方格纹、夔纹、菱…[详细]
碗仔古村
  普宁下架山镇碗仔村,是一个以马姓为主的聚居村落,包括碗仔村、下洋、白马坷、龙潭、望岭和岭尾6个片村。村落建于16世纪末,历史悠久。盐岭古道穿村而过,进村石阶、古石板桥保存完好,村里古树名木种类繁多。村庄建在半山腰,建筑沿山坡分布,四周青山环绕,村中绿树掩映,鸟语花香,静谧古朴。碗仔村得名于山体形状。碗仔村先民到此定居时,因聚居地前有一长若案几的山丘,乃命名为案仔村。后因聚居地四面环山,呈凹形,状似碗,故依方言谐音改作今名。碗仔村的老寨所处地林木满山,青藤倒挂,奇石苔藓,有着四季常青的碧绿清幽,宛如自然环境中生出的古堡。碗仔村的寨门坐丑向未,即坐东北向西南,寨门面向山上的一块巨石,石象征着丁,寓…[详细]
大塘古村
  大塘村位于陆丰市桥冲镇西南部,村落南北边各有一条河流如玉带般环饶该村,故称金带塘,简称带塘,后称大塘,以闽南褔佬话为方言。大塘村始建于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总占地面积约11平方公里,现存布局整齐、规模颇大的明清时期闽南古民居群,是粤东地区保存较好的闽南民居建筑群。出生于大塘村的华侨巨子、马来西亚槟城实业家、曾是槟城惠州会馆最著名的中兴领袖卢文仪,曾于1924年汇巨款在大塘村建骑楼商铺共60间,占地百亩,保留至今,成为粤东地区不可得多的一道风景线。大塘村是同祖同宗的卢姓集居地,现全村人口约万余,分南社、北社、明珠村、新乡。卢氏大宗祠内悬挂一幅康熙年间皇榜和林则徐题大塘卢氏宗祠壁书等,人文历…[详细]
罗田、水南、京台古村
  时代:清代类型:古建筑、地址:江西省安义县石鼻镇罗田村、水南村、京台村简介:罗田、水南、京台古村位于江西省安义县石鼻镇罗田村、水南村、京台村。罗田为黄姓,传祝融帝后裔。唐末年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起义军在湖北、陕西一带活动,为躲避战乱,湖北蕲州罗田黄克昌离开故土往南迁徙在这块土地上落脚安居,为使子孙后代不忘自的祖籍,遂采用家乡的地名“罗田”,迄今已有1200年历史。古罗田村落有着严密的管理体系,村落规范完整,辟有东、西、南、北四门,在村庄的内部按照先祖十大房亲缘(血缘)关系而聚居在划定的区域内,房屋建筑依次分布而建。京台村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刘氏族谱载,刘姓村民为西汉学者、中垒大…[详细]
朱里洋古村
  朱里洋村或称朱厝洋村,位于揭东登岗镇东部,村东面与曾厝洋村相邻,南至上廖村,西接彭厝沟村,北至枫江及白宫村。以前被官府称之为“登岗(灯光)照万里”的万里桥就在该村近旁。朱里洋村建于公元1279年,是一个有700多年历史的古村,是远近闻名的“富人乡”。村内古建筑群既独立又一体,布局奇特,防御工事设计精妙,现存古建筑群保留了元明清三个朝代风格,2012年9月被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定为广东省古村落。该村村民系宋代理学家朱熹后裔,该村也是潮汕地区10多个朱氏村落的发源地。这里的人承远祖崇文重教,几乎每个房头都有自己的私塾。“咸酸藤,苦瓜苦,乡里出名打锣鼓,鼓槌一轻一重,乡里出名扒网,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