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村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村篇

淇澳古村
  淇澳位于珠海唐家湾镇,为偏僻的海岛渔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因位居珠江出海口要冲,故上千年前即有渔民聚居,在岛上的后沙湾、东澳湾古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大量距今约4500至5000年的彩陶和白陶,它们是珠海迄今最早人类活动的证据,而东澳湾古遗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典型最完整的沙石遗址。此外,在这面积不足18平方公里的的淇澳岛上竟有17座庙宇,浸透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村东祖庙始建于宋代,文昌宫建于清同治年间。…[详细]
彭家寨古建筑群
  彭家寨位于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口村,地处鄂西武陵山区中。龙潭河自东北向西南流过寨前,与寨两边的山间小溪将村寨环抱。彭家寨是武陵山区土家聚落典型代表之一。众多单体建筑组合成村寨时,以公共用地的院坝、风雨桥为中心展开。吊脚楼群依托观音山,建于山脚斜坡上,寨前是一排稻田,面向龙潭河,河上架有铁索桥。左是召大沟,右为叉几沟,沟上架有一座百年历史的凉亭桥。寨前是公共用地院坝,寨后竹林间有一横排苕窖,东边为彭氏墓地。彭家寨历史建筑规模约8000平方米,全部为吊脚楼,有房屋22栋及风雨桥一座,房屋主要包括彭继文老屋,彭武元老屋,彭武阶老屋,彭继元、杨祖祥老屋,彭继检老屋,彭南祥老屋,彭继权老屋,周品老屋,彭继…[详细]
南庄罗格古村
  罗格村与广东名山西樵山相望,村落四面碧水环绕,河涌密布、榕树荫盖,是典型的岭南水乡。罗格孔氏为西晋初孔子二十一代孙孔郁为冀州(今衡水)刺史孔郁的后人,元和十二年,族人孔颖达任广州刺史,派分岭南;至孔子五十三代孔明租始定居罗格。乾隆年间,罗格村孔氏曾统承广东省的盐业销售至民国初期,孔氏族人亦曾多次捐助国家军事以及教育,如捐建广雅书院。罗格孔氏岳雪楼为广东近代最著名的藏书楼之一,与伍崇曜“粤雅堂”、潘仕成“海山仙馆”、康有为“万木草堂”,合称“广东四大藏书家”。簪缨世泽人才辈出,罗格孔氏后人槟城先祖遗风,以渔耕读书为世业,考取功名者甚多,明清两代从一品至九品的官员70多人,将军3人。村人著作众多,…[详细]
贾庄古村
  贾庄村历史悠久、交通发达,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商机云集、富足稳定,自古就有“九龙探海”、商贾“旱码头”之美称,,是晋冀通衢的咽喉要地。村内古迹遍布,古韵犹存:保存完整的唐代古楼和千年唐槐,明万历年间的朝阳寺古建筑群,还有饱经沧桑的翠柏,让贾庄环境清雅自然。贾庄重点打造了仿古文化街、榆林河景观以及唐槐园、朝阳阁、古戏台、古井、毛泽思想胜利大桥修复保护等一批特色亮点项目,同时规模化、高标准完成农家院26套,流转闲置30多套开办农宿体验,无线WIFI、监控、音乐、亮化全覆盖,游泳馆全面开放,功能设施的配套,为发展国家级美丽乡村打下坚实基础。2015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全区重点打造精品村之一。…[详细]
乌美古村
  乌美村地处揭阳、汕头、潮州的三市交界处,北靠桑浦山中段的邹堂山南麓,南濒榕江,东与汕头市的福岛、新寮、鮀西三村接壤,国道206从村前掠过,水陆交通十分发达。在揭东县地都镇乌美村的白门内,有一座石牌坊历经40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保存完好。据郑氏族谱记载,该石牌坊是明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邹堂郑氏之十一世祖郑出任贵州左布政使,告假回乡修建祖祠时所建。该石牌坊于1994年8月30日被揭东县列为首批文物保护点。乌美村最出名的是祠堂群,村里有“梅峰公祠”“谦约公祠”“坦斋公祠”“南庄公宗祠”等等,它们多建于明清的,甚至民国的都有,多是采用贝灰砂木结构的潮汕风格建筑,更有典型的潮汕民居建筑群…[详细]
芝堰村
  芝堰村于浙江省兰溪市黄店镇政府驻地以北8000米。芝堰村始建于宋代,明、清时期出现客栈、杂货等商业建筑,迄今已有850余年,因陈氏家族的聚居而发展形成。芝堰的民居始建年代从明初至民国末年,历史跨度近500年,各座建筑年代相对明确,衍变过程清晰。因村中有芝溪、水堰,故旧名芝溪村。芝堰村位于兰溪市西北二十公里,村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地势平整。村落东首,桃峰耸峙,芝山起伏,如一条青龙腾跃而来;村落西南,青峰壁立,山峦逶迤,有形神兼备的狮、虎两山雄踞村西;北面的陈陀山,背倚千峰万峦,像一把“金交椅”,把整座村落环抱其中,加上南面村口象征“朱雀”的半月塘,使整座村落形成了一个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详细]
大营村传统民居
  大营镇大营村是省级传统村落。作为宝丰西部重镇,古时可是异常繁华,现在也很热闹。走在街上可以看到很多商铺冠以双城各号,这是因为以前大营出过两个名人,先后在此修建府第,当地叫王寨、吴寨。王寨又叫兵部府,主人叫王之晋,明朝天启五年(1625)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吴寨又叫御书楼,位于东边,主人叫吴垣,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丑科进士,翰林待讲学士。真是一明一清,一武一文呀。可惜现在保存下来的不多了。王寨遗址就是大营影剧院,现改为购物广场,吴寨改为粮所仓库,2008年后,又改为基督教堂。现存其它民居古建筑还有一部分,但保存状况均不佳。在大营南关,河边上还有一座关帝庙,曾经当作过兵工厂、学校,后来还…[详细]
余家村古建筑群
  余家村古建筑以余氏宗祠、余氏古民居和白沙书院为主,始建于清朝中晚期,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余家村的古民居建筑以祠堂门楼为中轴线,平行排列在祠堂两边,依次向左右、后面延伸。古民居均为青砖、青瓦两层砖木结构的清中晚期建筑风格,硬山顶、垂脊墙、瓦面两倒水,与白沙腊元古民居极为相似。古民居的门槛是雕花的青石做的,门楣是木雕的;每栋民居的门匾都刻写上主人自己喜欢的精短格言,浮雕出自己欣赏的山石花草,格言有“桂馥兰馨”、“竹苞松茂”等,民居内亦有天井。白沙书院位于余家村正前方,是典型的有清代特色的私塾学堂建筑。书院于1916年创建,创办人余桂芳,当时名为“余氏国民小学”,据《宜章县志》记载,余氏国…[详细]
南福村古村落
  南福村古村落。南福村有着6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村落。村落整体呈园形,传统特色清代古建民居、民国建筑200余栋,占地建筑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古建筑群集中院落以美善堂、余庆堂、九儒堂三个群体为代表,大多兴建于清中叶时期,其建筑均为湘南一带古建格式的古民居典型代表建筑,细节处各具特色。建筑结构多为青砖木结构、小青瓦,山墙硬山顶或马头墙硬山顶,四墙三间或三墙二间等为主,户户相通均有扎门和门楼,大小巷道全部由青石板铺设路面。内部多为木质结构,窗户、门、横架均为木雕花卉动物图案,部份房屋外表檐下有浮雕、书画各式图案。大部份建筑保存尚好。南福村古村落于2014年开始申报全国第4批全国古村落保护项目,后通…[详细]
孔西古村落
  孔西古村落位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共同村委会孔村内,佛山一环北线里和公路出口。明朝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为避兵乱,原籍山东曲阜孔子五十八世孙孔仕通携子彦均、彦璋从广州彩虹桥迁此建村,距今已有604年,目前人口规模约310人。村中古民居属清代建筑,保存完好。整个建筑群占地18.89亩,建有80座民居,为七巷八排设计。巷为南北走向,宽1.76米,长124.62米。每排前五座与后五座之间为中心巷,东西走向,宽2.32米,长101.12米。2010年8月,孔西古村落被评为南海区十大古村落,2012年9月成为第三批广东省古村落(广东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孔西村环境优美,人杰地灵。民国时期,有位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