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村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村篇

网山古村落
  网山村自清朝乾隆三十年立村,地处南海之滨、崖门之东,依山而建,因村后的来隆山造型奇特,远观如同网状,遂因此得名,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珠海乃至珠三角地区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古村落之一。这里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如春,冬少严寒,夏少酷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一处难得的人居之地。由于网山古村至今仍保存着清代乾隆年间的诸多生活细节和场景,被一些古建筑专家誉为:“中国清代古岭南人民居建筑的活化石”。网山古村掩映在一片青山绿树间,远远眺望,绿瓦、黄墙、老树、古巷,夹杂着一股久远古朴的气息一齐涌入视线,深邃而幽静,宛如一幅秀山环抱,宁谧祥和的画卷。网山村有着较深的历史文化底蕴,冈州…[详细]
港头古村
  港头村坐北向南,东南西三面有水环绕,素有“三水朝北,四水归源”之美誉。其地理位置优越。是古时花都的水陆交通要道。尤其是村前的流溪河,是广州与北部地区联系的的主要水路,在河边建有货运码头,以前村民的经济来源以货物运输为主,大量的货物从这里进出,生意十分兴旺。推荐看点:港头村是现存的少见的典型广府民居布局:坐北向南,村中有十一条古巷道,村前为池塘,村后是小山丘,河流、小溪环抱村子。这种布局就像一把梳子,故称“梳子式布局”。布局整齐的村落、三间两廊式的三合院、村前的池塘、村中的祠堂,还有锅耳式的山墙、灰塑梁脊艺术。村中古建筑以始祖文孙曾公祠为中轴线,向东西两旁延伸,均为明清两代建筑风格,现保存完好的…[详细]
风度古村
  周田镇的风度村(张屋村),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东坡山脚下、浈江河与灵溪河的交汇处。这里山川秀丽、沃野平阳、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是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张九龄故里(古属始兴郡,唐属曲江县,现属仁化县),也是岭南张氏宗族繁衍发祥之地。张氏岭南始祖张君政,于唐贞观年间由河北范阳来韶州,任别驾,携家迁来韶关曲江。第二代张子胄官越州剡县(浙江绍兴嵊县)县令。第三代张宏愈官索卢县(即曲江县,王莽改制时改为索卢县)县丞,在当时始兴郡的清化乡、平圃驿一带置立田产,并将其父张子胄葬于清化乡的平圃山,其母葬于浈江与锦江交汇处的仁化江口。其后子孙发派,成为韶关、曲江、始兴、仁化及岭南张氏的繁衍地。考清…[详细]
长岗岭村
  长岗岭村位于兴安灵渠至桂林、大圩古商道的中央,有“小南京”之美称。该村陈、莫、刘三姓居民依托地理优势经商发迹,清代民国时期成为桂林一带的富豪村,该村古民居的跨度、高度、宽度堪称桂林民居之首,古墓石雕的豪华气派、古商道的幽深完整也位居桂林之前列,以至后人称“前有靖江王陵,后有长岗古墓”。至今该村尚保留清朝早期建筑的陈家大院9进,莫家老大院11进,莫家新大院10进,另有五福堂公厅、莫氏宗祠、卫守府官厅、“大夫第”、“别驾第”等府第古宅。宅院建筑规整雄伟,宽敞明亮,窗雕、格扇玲珑剔透、天井和巷道一律用青石板铺就。正屋两侧排立比正屋略低的横屋,供奴婢居住,显示出严格的等级之分。这些古民居建筑群,有抬梁…[详细]
龙归坪古村
  龙归坪村位于临武县汾市镇南面,建村已有400多年历史。古村三面被武水河环绕,河阔水深,是一个天然优良的港湾,是中原南下广东的古码头之一。流经该村的武水河,成S形状,远望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又像一个太极八卦图,给龙归坪社区增添了不少灵气。村内保留有一批排列别致,雕梁画栋,碧瓦飞檐明清湘南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其中朱家大院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我县投资3000万元按照规划确定的“一带一轴一区四园多节点”结构布置,以“龙文化”为主题的传统古村落为目标,打造成集文化体验、写生摄影、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包括民房建筑风貌整治,采用的是湘南民居风格,改造“修旧如旧、丰…[详细]
赵沟古村
  传统村落----赵沟古村:渑池县赵沟古村位于渑池县北部段村乡境内,古村于唐末建村,历史文化底蕴浓厚,古民居建筑独特,现保存明清时期完整的四合院22座,石头巷2000余米,千年古槐4棵,古庙、古祠堂、古戏楼各一座,古井一眼,有汤河一条穿村而过。由于地处深山区,传统的农耕文化和生活习俗保存完好。且山清水秀,森林覆盖面积达90%以上。自2007年以来古村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被多名专家学者重视认可,被誉为“中原石头城、深山小迷宫”,并获得中国传统村落、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河南省特色旅游村 、河南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河南省文联与宣传部命名“千年古村落”等多项称号。2009年,赵沟古村作为电影《玫瑰谷》的主…[详细]
渔洋古村
  渔洋古村落位于安阳县西北22公里处,归安丰乡管辖,现全村共有3300多口人。西倚太行山,北临漳河水,尽得“倚峰临水”之地利。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支考古队进入该村进行考古调查,证实该村建于仰韶文化时期,其后历经龙山文化时代、下七垣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直到今天,6000年来一直烟火未断,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都能在这里找到实物和印记。该村村民龙振山,30多年来从地里沟边捡回家中数千件文物标本——即从仰韶文化时期到民国时期的各种陶器、石器、瓷器、蚌器、骨器、钱币、瓦当等,尽显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华北古村落的历史沧桑。2004年…[详细]
粗坑古村
  粗坑村始建于1804年,位于揭西县京溪园镇,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的苏州园林式古民居。它的建筑风格既呈现巍峨庄重严肃的宫殿式格局,又融进潮汕“四点金”、“下山虎”的建筑特点,还继承了客家人围拢屋的传统,同时也巧妙地运用了苏州园林优雅的格调。最具特色的建筑物有“一串七门楼”、“三壁联珠”、“乐善处”。具有“四马拖车”、“九厅十八井”的建筑格局。当地村民以农业生产、种植茶叶、青梅、山姜、苗竹等作为经济收入。粗坑村有一条顺着山势蜿蜒盘旋的小溪,叫翁溪。相传,明代的兵部尚书翁万达,就出生在翁溪下游的翁溪村。粗坑村的无公害高山茶、蜂蜜、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下,近看或远眺,都似一幅令人心驰…[详细]
霍洛克古村落
  霍洛克是诺哥拉德省的一个小村庄,比起其他几座小镇,这里距离布达佩斯较远,有100公里的距离。这里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中世纪开始就有人定居,至今村民们仍使用非常古老的语言交流,这里的民族服装、音乐和刺绣等传统艺术也早已形成特有的文化特色,全年有很多保存下来的民族传统节庆及活动。1987年,小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小村庄,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为“霍洛克是被精心保护下来的传统民居的一个典型范例,该村落主要建立于17和18世纪,生动地展示了20世纪农业革命前乡村生活的生动图景。”这里的居民房干净整洁而且又极其漂亮,房子的正面由雕刻精美的木质栏杆点缀着,这些房子都…[详细]
井塘古村
  井塘古村位于山东省青州市区西南15公里处,始建于明代景泰七年(1456年),是一座历经500余年沧桑风雨,依旧保存较完好的明代建筑风貌的古村落。该村因东南纱帽山下有一清泉,常年不涸,形成一塘,村民将塘砌石筑高为井,村名由此而来。井塘古村依山而建,以明朝衡王女婿-宾的七十二古屋为中心,形成了以张家大院、吴家大院、孙家大院为布点的风格独特的古民居建筑群,也是山东省内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处古村落。景区地址: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王府街道门票:15人民币乘车路线:青州市火车站乘11路公交车至终点站,然后换乘井塘古村旅游专线即可到达。自驾游路线:从青州西站下青银高速,沿S230驾车南行至青州市区,继续南行穿过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