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村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村篇

大围古村
  灵溪大围村,又名翰享村,位于灵溪河上游,约在清代早期由外省迁徙而来,现村内186户共1000人左右,绝大部分村民属黄姓。据村中族谱记载:因旧时-匪贼横行,村民为能安居乐业,造福子孙,于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5年)11月起环村修建围墙,历时二年多建成,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围墙大部分用花岗岩石块垒砌,坚固牢实,围墙周长1625米,高7米,厚1米,每隔3米有枪眼和探望口,墙内有人行跑道。大围设有东、南、北四面大门(其中东面二个),均用21块大麻石拱成,形如城门,其中东门口竖有两对栓马石(梅墩石),村内有大小祠堂5间,基本保持清代风格,街道大部分是石板或鹅卵石铺砌。大围村有300多年历史,明清建筑…[详细]
界首村
  界首处于松阳和遂昌交界处,依山傍水,风水上佳,村庄偎依在松阴溪北岸,呈现出一条腰带形状。村中保存着一条完整的古驿道,以驿道为主线,两边坐落着驿站、祠堂、学堂、民居、禹王宫、圆拱门、牌坊等明清古建筑群。200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界首村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界首村虽小,却地杰人灵。刘姓是界首大姓,祖上系刘基同支,明初自青田迁徙而来。刘氏家祠建于清初,祠堂牛腿精雕细镂,体现了精湛的雕刻工艺。祠堂正中的天井中建有一座戏亭,飞檐翘瓦,圆弧拱顶,玲珑剔透。环顾祠堂,木梁上遍布红纸印迹,那是旧时科举考试中村里学子高中的大红报喜官帖,如今成了祠堂的骄傲的象征。据村里的老者介绍,祠堂外原有一座精美的戏台,…[详细]
樟树下古建筑群
  樟树下古建筑群地址:梅田镇樟树下村时代:清类型:古建筑级别:省级概况:樟树下古建筑群占地面积3万余㎡,为清至民国初的青砖青瓦椽檩结构建筑。村中巷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人文底蕴深厚。据碑文记载,樟树下古民居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当时规模很小,道光至咸丰年间又有续建,逐渐形成现有规模。民居均为青砖青瓦两层砖木结构建筑,门楣、窗格多数雕刻有精美的人物、草虫、花卉图案。巷道相通,宽敞,青石铺地,且修有较为科学的排水系统。墙体相连,布局合理。古时四周圈以丈余高围墙,墙上布满枪眼,以防匪盗侵扰百姓。几条主巷道都装上厚重的栅门,栅门关上,外人则无法进入,村民则可在村内进退自如,安全系数极高。且村…[详细]
上排门古村落
  上排门古村落上排门古村落(古民居建筑群),明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桐城市唐湾镇唐湾村湾前、湾里、湾西、河高村民组,镇区西北,前临桐潜公路,面积20000余平方米。古村落三面环山,依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层构筑,所有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木构架基本形式为穿斗式或抬梁式,檐墙和槛墙均以长35、宽20、厚10厘米的青砖错缝平砌围护承重,建筑内部以编泥墙或板壁相隔,建筑局部点缀雕饰和彩绘,院落以鹅卵石人字形铺墁,门楼地面以方砖斜铺,室内以土夯筑,檐下排水沟渠回环曲折与暗渠相通,檐前弄廊纵横交错,迂回有致,将每个独立建筑相连,体现山区居民聚族而居又独立成户的特点。古村落内建筑除传统民居外,颇具功能特色的还有礼制性建…[详细]
璜溪古村落
  璜溪村古村落建筑群呈坐南望北走向,青砖屋居多,有部分为镬耳屋,总体布局方正严谨,密集整齐。众多古筑建于明清、晚清民国时期。村内横街纵巷,四通八达,古屋用材考究,石门框、石窗制作精细,木雕、彩绘、石刻书画、匾额楹联琳琅满目,门楣屋檐多处有雕梁画栋,建筑装饰中的木雕、砖雕、石雕、灰塑,充分体现了广府传统的建筑特色,集艺术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于一体。李氏大宗祠:面积619.01平方米。四进(现后楼正拆,剩下三过),屋顶为灰塑博古瓦脊,青砖墙壁,花岗石脚,祠内大厅两个,一为石柱石础,另一厅为坤甸柱石础,全部檀椽均用坤甸木。常安公祠:面积77.07平方米。外观保存较好,门楣处尚保存“竹林七贤”壁画。六世祖…[详细]
石寨古村
  石寨村:又名石城,位于陆丰市大安镇,是“双料”国家级古村落。在中国古村落中享有盛誉,该村始建于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至今有1300多年历史,到明未进行大规模建设,据称,石寨村最先定居者系石姓人家,因而名叫石寨,该村原是石、陈、谢三姓聚居地,而今居民均为黄姓,该村历史传统建筑包括石城、和安里、黄忠贞公祠三部分,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石寨重视耕读和“伦理教化”,明清时曾过3进士、7举人,是广东著名的“文墨之乡”。石寨古村落是由石寨、新寨和忠贞祠三部分构成。石寨村是黄姓集居地。座东向西,依山而筑。有着鲜明的古代农业文明和岭南地理文化的特征。从建筑的整体格局,到安全防卫设置,石寨村都堪称一个奇…[详细]
广州龙潭村
  龙潭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窖镇,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浓厚文化的岭南古水乡,也是一个拥有神秘传说和丰富物产的村落。传说这村子是龙的居所,是龙出没的地方,由此得名龙庭,后才改名为龙潭。龙潭村村里河涌交错,是典型的珠三角水乡,龙潭村的端午风俗已延续了上百年。食“龙舟饭”,是珠三角农民的大聚餐,是传统的社日宴饮的继续,宴会开支的款项来源,主要是村内工厂、店铺、专业户、个体户和普通村民的捐赠,港澳同胞、华侨的赞助,其次是龙船部件的竞投所得。龙潭村的先民们迁自中原,到广东的珠玑巷,再辗转来到了龙潭村。最早到龙潭村的有韩、杨、车、马、黎、罗、李等姓氏,其中杨、车、马三个姓在现在龙潭村的村头附近围垦了一个围,…[详细]
田后蓬村
  田后蓬村座落在浙江浦江县西北部,村子并不大,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行走在村中的小道上,一直在遇见,遇见那些旧。清一色的黄皮房,粉皮都斑驳了,旧得那么诗意,让人觉得仿佛穿越到了民国。这是一个偏僻却神奇的小山村。说它小,是真小。仅38户人家,140人。说它偏,也不为过....由浦江县城往北,经杭坪、虞宅,至大畈乡,再往西入深山,走10余公里,当你绕过一个又一个弯,心里开始打鼓时,它就这样突然出现在你眼前。村周山林密布,山涧清流淙淙,清闲怡人。在当地溪流小姑源的尽头,背后就是当地第一高峰朝天门,也因为路窄,几乎与世隔绝,可以说是迷你版的桃花源。田后蓬的人,敦厚,朴实,热情。这里人人会两种方言,除浦江方…[详细]
孝里镇方峪村
  景区称号:乡村旅游(山东最美乡村)方峪村是明清古村,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从济南到平阴公路至孝里镇东风水渠渡槽处约5公里即到。方峪村依山而建,老屋建筑材料多数是石头。村子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村中的主要建筑为明清时期所建,有近两百座石头房。由于石头很坚固,房子不怕水火,因此容易保存。古槐、老井、青石井台、辘轳,诉说着村中历史的久远。地址: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方峪村营业时间:24小时游览时间:大约4小时价格描述:方峪村不售门票。特色景观:石头房配套服务设施:餐饮、住宿、娱乐自驾车指南:济南市--纬二路--经四路--纬六路--经七路--经十路--朝经十西路/京台高速/G3方向--朝经十西路/二环南路…[详细]
古夏古村
  古夏古村属仁化县扶溪镇管辖,扶溪镇地处粤北仁化县城东北方向,距县城36公里。而古夏村处于扶溪镇东边,距镇一公里之遥。古夏村后有二座蜿蜒盘踞的山峰,人们分别叫这二座山峰为大丛山、小丛山,双峰并肩而立,似双龙并卧。二山的山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地理学上的“双龙结穴”之地,古夏村就坐落于这双龙结穴之中。村前大河、小河两条河流,自东向西转北后合流而去,地理学上称之为腰带水,如明清时官服上的腰带。据此,古夏村依山傍水,房屋依徐缓的山麓而筑,大多坐北朝南。古夏李氏始祖李谟(号大用),江苏秣陵人,于南宋宝佑年间中丙辰科进士,与江西文天祥、仁化城口蒙英昴同科,且交谊深厚。时谟公出仕,初任广西南宁知府,后推升广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