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村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村篇

湖村古民居群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绩溪县伏岭镇境内,湖村古民居素以砖雕门罩著称面世,尤以余社旺、章祖旺、章祖强、章秀珍等四户者为代表。这些砖雕门罩的风格内容各不相同,就工艺水平而言,可谓精美绝伦,巧夺天工,为传统徽派所罕见,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1998年5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皖政【1998】16号。章氏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伏岭镇湖村,总面积867.5平方米,为清代建筑。该祠堂为前、中、后三进,坐西朝东,前进门楼为歇山式屋顶,抬梁、穿斗並用式梁架,三合土地坪,砌封火墙,仪门彩绘秦叔宝、尉迟恭,其后是庭院、廊庑,廊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设拱轩,庭院条石铺筑。中设甬道,享堂面阔三间,…[详细]
金溪文化古村
  永丰县旅游重点景区。位于陶唐乡境内,距乡政府5公里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咸亨初年,距今已绵延了上千年,成为永丰历史见证。自宋绍兴年间始就官宦商贾辈出。宋、元、明、清历朝以来,该村的进士就达十余名。村落民风古朴,建筑华丽,颇具江南特色。整个布局以金溪为经纬分两相四仪式构筑,现还完好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原貌,现存明清建筑20多栋,祠堂3座,书院4座,民宅大多依水而建,村庄呈合掌对居,错落有致,家家门前竖立一块大门坊,牌坊、门楼、房檐、楹联处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静淌的小河,悠远的深巷、古老的院落,参天的古树,依稀显出明清繁荣之貌。自古以来,这里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文化气息浓厚,是一个集建筑、仿古、文化为…[详细]
长教古村
  长教古村,是闽南人与客家人交融之地,是一个幽古神奇的地方。古村四面环山,纵横10余里,汩汩流淌的长教溪从村中蜿蜒穿过,留下一滩滩绿草、一湾湾碧水,然后流向远方的山峦。从和贵楼沿着溪边卵石步道散步踏入长教村,那幽长的古道、百年老榕树、神奇的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宁静超然的感觉。村落中,溪岸旁、榕树下,一条条古老的鹅卵石小道交叉穿梭,在静默中浸透着神秘与苍茫。这些古道虽然有的已经坑洼不平,甚至已渐渐被人们所忽略和忘却,但光滑的石子依然承载着一代又一代长教人的悲欢离合以及梦想与渴望。曲径通幽,漫步其间,土楼胜景、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情趣盎然。溪岸两边,由12棵百年老榕树组成的榕树群蔚为壮观,…[详细]
泥沟古村
  普宁市燎原街道泥沟村:以侨乡和文化之乡著称。泥沟村文化积淀深厚,泥沟古民居群、泥沟灯谜、泥沟英歌舞享誉海内外。如今,泥沟村还建有书画室、归根阁、烈士纪念陵园等精神文化活动阵地。泥沟又称弥高,位于普宁市腹地燎原镇、距市区流沙约5.4公里,为燎原镇政府驻地。大约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张氏翠峰公从福建莆田迁来泥沟开基创业,是为泥沟张氏始祖,此外该村还有许、陈、郑、孙、周、李等姓氏。乡中有由北偏西、向南偏东走势的崎头山、虎地山、凤髻山、鹅地山,山连岭接,横卧于后岭溪与练江之滨,白坑湖之畔,乡中居民住屋,依山临水,各依地势朝向,有“倒地梅”(节节开花)之美称。泥沟乡风光秀美,青山环抱,后岭溪…[详细]
排山村
  排山村是一个极具岭南特色的古村落,原名斜排村,是八甲行政村的自然村之一。该村背靠小山,面临田野,因民居顺着斜山坡,循地势由高至低而建,且一排排井然有序、整齐排列,既倾斜又成排,因此在清乾隆年间立村时就命名为斜排村,直至民国初年才改为排山村。据传该村谭氏始祖应景,原籍湖南衡州,早年随父少怀来广东经商。乾隆十九年(1754)落籍香山恭常都(今珠海前山),四十三年(1778)应景之子权石公迁居斜排,后生3子,分3房。进入排山村,映入眼帘的是她那独特的设计布局,这着实令人称羡不已,深为该村先辈们的聪明与智慧所折服。看!村子坐西向东,呈块状,民居顺山而建,上午全村阳光普照,下午太阳偏西时又可避过酷热;村…[详细]
藏书院村
  藏书院位于炭步墟西南六公里处,开基始祖谭嘉靖,于明朝中叶从广州白云区郭塘村分枝迁入发展而成,始名为藏寿庄,建国后行政村名曾改为“藏峰村”,改革开放后恢复藏书院村名延用至今。村中古村落建筑面积约占全村建筑的三分之一,明清两朝已形成,由庙宇、炮楼、祠堂、书舍、古巷道、古民居构成,整齐统一,保存完好。每列建筑间多有巷里相隔,巷深约195米,现存古巷道11条,大多由石头铺砌,侧砌排水沟,大部分巷里设有水井。巷门楼均嵌红砂岩石额,刻有巷名,其中“敦仁里”门楼外层嵌红砂岩,里面嵌花岗岩门框,有明、清两朝特征。现在到藏书院村观光,你会惊诧于村庄的干净卫生;是一座有书香气息的古村落,至今仍保持着特别的传统习俗…[详细]
茶塘古村
  茶塘村位于炭步镇西南禅炭公路西侧,村民多姓汤,汤姓于宋代从南海迁至此,立村约700年,汤字水旁,茶亦为水,塘能容之,故名“茶塘”。村中古建筑占地6.7万多平方米,现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约120座,其中庙宇、祠堂、书院、书室共有20多座,其余为民宅和小量的厅堂,现民宅大多有人居住。建筑坐东朝西,布局规整,村面建筑排列整齐,规模宏大,保存较好。村面建筑以庙宇、宗祠及书舍为主,形貌精良,大多建于清代,多为三间三进或三间两进,人字山墙或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或灰塑龙船形脊,碌灰筒瓦。石雕、砖雕、木雕及灰塑等工艺较精细,保存较好。单体建筑以巷道相隔,现存古巷16条,巷深约200米,巷道的铺砌则较随意,…[详细]
霍拉索维采古村保护区
  霍拉索维采是19世纪南波希米亚乡村环境得到遗存下来的独特的典范,同时,它也是人类最初创造的建筑成形艺术的见证。所谓的民间或乡村巴洛克式的艺术和建筑风格推动了霍拉索维采具有与众不同的氛围。作为一种在乡村建造起来的乡村建筑,它集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和古典建筑风格于一体。尽管人们不能用最华丽的词汇来描述霍拉索维采山墙的豪华壮观,也不能描绘其丰富多彩的装饰,但是以其简洁、单一,霍拉索维采在整个南波希米亚的乡村巴洛克式建筑中展现了自身最独特的魅力。霍拉索维采是一个乡村家园,它拥有众多独特的、装饰豪华的山墙,这在整个南波希米亚都是无与伦比的。那些周围由蔬菜、动物和仅供观赏的植物点缀着的房屋住宅和农场建筑物在…[详细]
平岗古村
  平岗村位于平凤镇,历史久远,始建于何年有待查考,该村为店铺式街村,一街成村,该村有四古:泰新桥、泰安街、泰清井和古树,还是著名的“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李炳辉烈士的故居——松柏山庄。平岗村为店铺式街村,一街成村,从“大码头”(村口)牌坊至街尾全长350多米,两面店铺,其间夹杂不少欧英式装饰风格的大户人家的三层骑楼屋宇。街中央建有“天后宫”,建设规模与风格与广州“天后宫”相似,始建年代待查。每年的正月16日至18日村民们抬着“天后娘娘”出游,大庆三天。3月23日是“天后娘娘”诞辰,更是热闹非凡,狮、龙、皮休齐出动,好一派太平盛世贺升平的景象。平岗村因地处两广交界,且与郁南都城毗邻,因此明清…[详细]
九屋江头古村
  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是年代久远、拥有文化积淀深厚的古村落,是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江头洲古村落,位于广西桂林市北郊32公里的灵川县九屋镇境内,距九屋街半公里,地处漓江支流甘棠江上游的护龙河西畔,建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全村180户,800余人。现有180余座620多间砖瓦结构民居,其中60%以上属于明清时代建筑。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元明清三代的建筑。整个村落青砖灰瓦,木质构架,屋檐层叠,古朴典雅。该村至今仍然保存有门第匾额和皇帝诰封的挂匾200多块,我们在这里还可以看到清代奇特的“闺女楼”、“公子床”、“秀才街”、“举人巷”,以及明代村民为防御敌人进攻而建造的“迷宫”小巷。该村是我国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