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村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古村篇

大旗头古村
  大旗头村位于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乐平镇位于三水境东部,佛山一环和珠二环在乐平镇都设有出入口,大旗头村与三水城区及周边广州等珠三角城市的交通联系十分便捷。大旗头村是粤中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清代村落,为清代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于光绪年间统一建造的古民居建筑群。2002年,该区民居建筑群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1月,大旗头村古建筑群因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为首批1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大旗头村古建筑群座西向东,以池塘前后为背景的总体布局,前面开阔,背面封闭,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是建筑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各个学科研究我国古代农业聚落文化和广东文化地理的实例,…[详细]
许家山石头村
  许家山村属于茶院乡许民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其他还有民户田、许家、亦长坪、小庵4个自然村),位于宁海县东部、茶院乡西部,距县城13.5公里,距茶院乡政府3.1公里,平均海拔约200米。全村有277户,总人口720人,村内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常住在村人口为220人左右。该村区域面积4718亩,现有耕地面积821亩,山林面积3008亩。据村谱记载,南宋末年叶梦鼎的后裔叶大卿父子自东仓避乱自此定居,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许家山位于山顶,周围都是山地,植被保护得很好,草木茂盛,古枫参天,翠竹亭亭,石景幽幽,炊烟袅袅,环境清静,走进许家山仿佛走进一个世外桃源,许家山最大的特点是原始、荒野之美,房屋很少用…[详细]
管山村
  管山村现存古建筑多为明清时期风格,其文化内涵、艺术、科学价值较高的有“文昌阁”、“露天戏台”、“南峰耸翠台门”、“会选科第台门”等。据民国甲申年续修的《仙居管山李氏宗谱》载,管山旧时有“石龙淋雨、水帘瀑布、正觉晓钟、夹岭朝烟、三湖望月、三峰插云、塔山夕照、桥头宿雁”八景之称,并有诗作留存。也许是古时管山人富有,当官的多。管山村的古建筑,可谓集仙居村落古建筑历史文化之精华。该村的“南峰耸翠台门”为清晚期建造,占地1714.75平方米,主体建筑共有四进,第一进为单檐简易小门楼;第二进是一座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牌坊式八字形石构门楼;第三进穿堂,三开间带二弄,明间设中柱带单步前廊,后壁置挑廊;第四进正…[详细]
接霞庄
  接霞庄位于斗门镇南门村新围,占地面积约53500平方米,是珠海市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古村落庄园。提起南门村,人们自然会怀旧寻古,追溯起历经沧桑的史实。宋朝末年,朝廷-无能,在北方游牧民族的攻城拔寨中,政权岌岌可危,王室望族纷纷他乡谋生。俗称魏王派的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匡美的后裔辗转河北、江西及广东,当中魏王廷美第十一代孙赵光太于1403年(明成祖永乐元年)从大赤坎迁至大沥岐,成为南门赵氏族人的始祖。历经600余年,南门赵氏子孙繁衍到今已蔚为大族,并扩展到10条自然村共5000多人。据说当年“魏王派”后人赵维茂经营中药材发家致富。随后,他深感在已立村近400年、人口密集且地方狭窄的大村居住不够惬意,便…[详细]
大岭村
  大岭村原名菩山村,邻近村民都爱叫大岭村为“千年古村”,因为开村至今已有800多年。据了解,大岭村有陈氏开村和许氏开村两种说法。陈氏原籍江西,第三代孙遗庆公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自南雄珠玑巷迁徙至大岭开村。另有记载:大岭村的开村主为广东始兴郡皇后之父许氏,于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从南雄珠玑巷逃至大岭开村繁衍。据族谱所载:小小一个大岭村竟然出了1个探花(清代),34个进士,53个举人,9品以上-有100多人,实为罕见!其中,永思堂(村民俗称花园)一门,自柳源堂二十三世孙陈仲良中了清代举人之后,其后人又出了一个进士,两个举人。大岭是典型的岭南古村落,现保存较完好的岭南风格建筑群约9000平…[详细]
太湖西山明月湾古村
  明月湾古村位于太湖西山岛南端,现属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金庭镇石公行政村,在著名景点石公山以西两公里处的大明湾自然村。相传明月湾早在春秋时已形成村落,居民多数为沦为奴隶的越国俘虏,吴人只占少数,他们除了靠生产养活自己和头人外,还要为吴王与西施来此游憩提供饮食和服务。村后石排山上至今仍保留着西施当年洗妆的画眉泉遗址。以后随着人口的增多,村庄也有相应的扩展,至唐宋时期,明月湾基本形成了状若棋盘的山村格局。清乾隆年间,明月湾达到了鼎盛,修建了大批精美的宅第,以及祠堂、石板街、河埠、码头等公用建筑。这种完善的村庄格局,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以其独特而完整的古村风貌而倍受世人的关注。明月湾…[详细]
南屏村古建筑群
  南屏村位于安徽黟县城西南四公里处,因村南有尤如屏障的南屏山而得名。这个规模宏大的古村庄始建于元、明年间,聚居着叶、程、李诸姓家庭的上千号人口,至今仍较好地保存着8幢代表着宗族势力的古祠堂,并依序排列在一条约200米长的轴线上。宗祠规模宏大,家祠小巧玲珑,组成了一个全国罕见的古祠堂建筑群,是现代人了解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博物馆。同时这个村的300多幢明清民居古建筑,沿着72条巷弄分布排列,组成了一个如迷宫似的飘荡。不要说古祠堂、古民居,单就这些层层叠叠、回还往复的巷弄,就要迷倒无数游人。关麓的特色是它的主要建筑为汪氏八个兄弟的“八大家”住宅群,其建筑自清顺治始,前后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共建有楼…[详细]
杨柳村古建筑群
  杨柳村民居群时代:清地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熟镇杨柳村杨柳村地处外秦淮河平原,全村居民1348人,村庄依山傍水,北靠马场山,前临杨柳湖,富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杨柳村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村庄一个个自成体系的独立宅院又名为“堂”,各堂的名称是:翼圣堂、翼经堂、四本堂、树德堂、思承堂、礼和堂、酌雅堂、安雅堂、崇厚堂、序乐堂、居易堂、天乐堂、映雪堂、祖耀堂、文光堂。原来的宅院之间闾巷,全部以青石板铺路,条石为阶。古时有“青石墁地石门楼,走进杨柳不沾泥”说法,是一条洁净的“青石街”。杨柳村古建筑群,清康熙、乾隆年间建造。原有36个宅院,现存比较完整的有17个宅院,共37进366间,建…[详细]
新会茶坑村
  新会茶坑村是陈皮之乡、启超故里,广东唯一上榜的乡村“2015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梁启超故里、陈皮之乡——新会茶坑村茶坑村,位于珠江八大出海口崖门水道银洲湖畔,背靠凤山,田野、鱼塘环绕四周,大榕树、石板巷、青砖房有序分布,可谓依山傍水,钟灵毓秀。这里,走出了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梁启超。生于斯长于斯的梁启超拥有着铁肩道义的爱国情怀,不懈追求真理。为茶坑村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人文与风景相结合让这条岭南村庄更加美丽。要追溯茶坑村的历史,就一定要说那矗立在凤山之巅的凌云塔。凌云塔,民间俗称熊(注:下面应为0,ni音,第二声)子塔,据历史记载和学者考证,凌云塔建于明朝万历…[详细]
西索民居
  嘉绒藏族最具典型的村落——西索民居,西索民居独具嘉绒藏族建筑特色,保持了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风格,寨子鲛次栉比、错落有致、远目望去、犹如一座壁垒森严的古堡。进入寨子铺着青石板的小路把各家各户紧紧连成一片,走在青石板小路上,恐音在高耸的石壁间回响,在细长的小道中延展,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瑕想。这些线条分明,棱角突出的石头建筑,与周围险峻的山峰,陡峭的崖石形成和谐的整体,鲜艳的图腾,房顶红色的瓦片,飘动的经幡,别具一格的石头建筑,给这里增添了几分神秘。嘉绒石碉建筑,是嘉绒民族意识,信仰,自然条件和历史变迁的集中体现。地理位置:西索村地处阿坝州马尔康市卓克基镇腹心地,国道317和省道210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