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观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观篇

观音阁桥
  观音阁桥位于宜章县笆篱镇才口村,时代为清。2018年,观音阁桥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桥两头桥基为起点,四向各至3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延3米处。…[详细]
大同玄真观
  玄真观(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大同市城区正殿街据地方文献记载,玄真观建筑台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台基上建筑为清代顺治年间增筑,是在代王府广智门旧址上新建的一座道观。现存的玄真观坐北朝南,东西长25.39米、南北宽15.76米,建筑在广智门砖券门洞台基之上。台基北侧门洞上现存宽1.98米,高1.18米砖雕门额一幅,内书阳刻“广智门”三字。《明太祖实录》记载:“王城四门,东曰体仁,西曰遵义,南曰端礼,北曰广智”;与明正德《大同府志》“代王府图”中的广智门图示极为一致。现存台基应是明代早期建筑遗构。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五椽,梁架为前单步梁对后五架梁通檐用三柱,前一间为敞廊…[详细]
武乡玉贞观
  武乡玉贞观(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长治市武乡县丰州镇城关村宝塔街中7号武乡玉贞观,寺观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记载(原碑已失)清康熙十六年(1677)重修。原为一进院落布局,现为二进院。全庙坐北朝南,东西长22.3米,南北宽48.2米,占地面积959.5平米。一进院中轴线现存山门和正殿为清代遗构,正殿东、西耳房及山门两侧二楼均为复建。二进院落为新建院落,分后殿与二进院东、西厢房。后殿为二层单檐硬山顶,东、西厢房为单檐卷棚硬山顶;二进院落建筑均为砖混结构,石质台明。正殿面阔三间,砖木结构,单檐悬山顶,顶饰琉璃,砖砌台基,柱头斗栱五踩单抄单昂,由于殿门紧锁,内部结构不详。…[详细]
万州观音阁
  观音阁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国本路190号国本小学校内。观音阁系清代建筑。四边形,三层楼阁式,四角攒尖顶,通高18米、边长4.9米,底层外有宽7.7米、高0.8米的台基。0-为砖木结构,十四架梁,外有走廊,阶梯。阁内现陈列有党史文物、照片、文献资料等。1938年春,中共万县地方党组织重建。为使重建后的党组织有办公及活动场所、设联络点和掩护党员的地方,决定兴办一所小学,并由万县油粮行栈业公会出面解决办学经费及一切筹办问题。春节后,由中共万县地方党组织创办的万县油粮行栈业“私立国本小学”在城郊观音阁正式挂牌成立。国本小学开学不久,中共万县特支正式建立。在万县特支的指导下,国本小学的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详细]
紫竹观
  “紫竹观”(群众习称“湖口庵”),位于今河西镇湖口村大峰山风景宜人的南麓,登山远眺,河图胜景,乌坎归帆,让人目不暇接。交通十分便利,横贯陆丰的广汕公路仅在观前一公里处,距离陆城约六公里,地理位置极为优越.陆丰最早的道观建于清康熙廿七年(公元一六八八年),位于东海镇彩园寨,时称“觉生观”。后嫌城镇嘈杂,在惠州“元妙观”钟玉章住持的提议下,于一八九七年选中今河西镇湖口村大峰山南侧,由其徒孙陈宗贤负责建造。竣卫落成时,改原“觉生观”为“紫竹观”由此得名,延称至今。“紫竹观”历史悠久,属全真正宗龙门派道观,与博罗罗浮山的“冲虚古观”、惠州“元妙观”、广州“三元宫”和北京“白云观”同宗。始建于清光绪廿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