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观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观篇

益阳观竹楼
  介绍相传清代文人墨客乐于观竹,县衙为此而建之,解放后1974年修复。观竹楼座落在洪山竹海的极高点,登上观竹楼,一望无际的竹海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湖南益阳市…[详细]
阳乐观
  阳乐观位于安仁县禾市乡白沙乡,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阳乐观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40米。建筑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向各至外沿60米处。…[详细]
午子观
  午子观·明~清·西乡县堰口镇午子山。保护范围:总面积12平方公里。东至午子山后山2公里处及午子山山顶,西、南至泾洋河,北至小峡河(堰洋公路)。建设控制地带:东至陡坎庙山顶,西南至南山山顶,北至冠朱山山顶。2003年,午子观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下坊观音阁
  下坊观音阁位于邵武市金坑乡,时代为清代-民国。下坊观音阁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太清观
  太清观年代:唐至清位于蒲江县的太清观是道教发源地之一。汉顺帝汉安元年,道教创始人张陵设立“二十四治”,传播道教。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引《张天师二十治图》载,蒲江长秋山“主簿山治”为“二十四治”之一,在邛州蒲江县界,去成都一百五十里。太清观是继白云盐井遗址、大佛寺摩崖造像、蒲江文庙、河沙寺大雄宝殿、魏了翁墓之后,蒲江县新晋的省级文保“第六大员”。太清观遗存文物,主要有:唐宋摩崖造像、唐代杨正见仙女井、吴元道墓碑、宋代天宝台石刻、宋道教真人头像、魏了翁洗墨池、明代石刻、明代白牛井碑、明代三清殿石壁、清太清观瓦滴水、清代培修玄都山碑记、清代太清观锡灯竿碑记、清长秋山重阳登高赋诗刻、清长秋山建修凌虚阁…[详细]
美女山观音洞
  观音洞远近闻名的观音洞位于葫芦寨旁美女山山腰,从寨脚到观音洞唯有一条崎岖山路可走,沿途古木遮天蔽日,藤蔓垂悬摇曳,鸟语花香,曲径通幽。游人上山游览。十分钟即可达。观音洞位于悬崖绝壁下,洞口狭窄,弯腰低头方可进出。洞内宽敞,有水,洞很长,无数钟乳石鬼斧神工,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洞口前平地绿树掩映,平地上有石桌凳供游人歇憩。洞口前立一观音塑像,慈眉善目,和蔼可亲。观音座前常年供有糖果,四季青烟缭绕。表面看来,观音洞并不起眼,与他乡宏大肃穆的庙宇、寺院、千奇百怪的溶洞相比,的确算不了什么,但它却闻名遐迩,其因何在?答曰:皆因在此长住的观音很“灵”。相传美女山对面原是一片荒坡,荒坡旁的板庚河大旋涡里不…[详细]
永嘉天然道观
  天然道观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东蒙山,始建于晋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温州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庭。东蒙山乃道教名山之一,素有“浙南第一洞天”之称。天然道观座落在东蒙山风景区中心,依山而建,四周悬崖陡壁,树木葱郁,风景优美,犹若仙境。清代经学大师孙诒让曾为此地撰写一副楹联:“岭行千步神仙府,门上三天羽士家”。东晋著名道学家葛洪就曾来此炼丹。陶弘景、林灵素等道教祖师也曾在此修行。天然道观现存有两大古洞。一为餐霞古洞,洞高3米,深5米,宽4米,阴雨天既能喷雾又能藏雾,晴朗天则清幽恬静,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在此度过一夜。见惯了名山大川的徐霞客游历了雁荡山后,曾专程来到乌牛东蒙山憩足,可见东蒙山在他心…[详细]
温州水心道观
  天地孕灵,日月精华,滋润孤屿,瑞霭福地。水心道观(水心殿)座落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南郊横渎南首十字河心水心屿上,殿宇几经沧桑,1990年温州市道教协会申报国务院批注,组建水心道观。横渎水心屿四周环水,波光粼粼,烟波渺渺,云蒸霞蔚,独具风韵。东依大球山,南眺大罗山,山水一色,景致秀丽。东晋明帝任郭璞为永嘉(温州)大守建白鹿城,兴修水利疏通河道为民造福。郭璞亲临水心屿视察时赋诗:水心小屿似江心,山水天成秀古今,北踞瓯江星斗曜,南望罗峰紫气临。南宋名人有诗曰:青山环古屿,秋水映楼台,明月景秀丽,清风送客来。明嘉靖时,大学士张敬孚游水心屿赋七绝一首:古刹宏宇水天中,烟雨春城景媚蒙。奇秀堪如蓬莱境,云霞…[详细]
汪观清祖居
  汪观清祖居位于歙县坑口乡,时代为清。汪观清祖居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观音阁大石壁
  观音阁大石壁位于玄武区孝卫街,时代为明。观音阁大石壁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