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馆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馆篇

天津义和团纪念馆
  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位于天津市红桥区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18号。遗址的建筑建于1719年,原为供奉八仙之一吕洞宾的道教寺观,后来经多次重修,主要有山门、前殿、后殿、五仙堂等。1900年义和团反帝-爆发,5月义和团首领曹福田率领数千人进入天津,选择吕祖堂作为义和团的活动基地,建立总坛口,抗击八国联军。之后,刘呈祥、林黑儿义和团首领和独流镇“天下第一团”首领张德成等人,经常到此处拜坛、聚会,商议抗击八国联军,指挥义和团作战。在义和团和帝国主义侵略军奋战的数月期间,吕祖堂坛口成为当时天津义和团活动的中心之一。(国家文物局)…[详细]
神龙地毯艺术博物馆
  神龙地毯艺术博物馆 2008年12月创建。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是全国第一家地毯博物馆,以真实史料与稀有珍品呈现世人,共六大品种系列机织手工工艺毯。展品不仅传承和发扬中国地毯民族艺术,再现“中国民族毯业城”的风采,而且融合西方文化传统地毯艺术,开创了世界地毯艺术发展先河,代表了世界地毯艺术发展的方向。近40年武城玻璃钢生产经历创业、成长、发展、腾飞四个阶段,再现了武城玻璃钢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直至荣获全国第一个玻璃钢县称号的历史性转变过程。…[详细]
禹州宣和陶瓷博物馆
  宣和陶瓷博物馆位于禹州市禹王大道中段,占地3600平方米,是经河南省文物局批准,禹州市民政局正式注册登记的许昌市首家民办陶瓷博物馆。以保护和传承禹州悠久的陶瓷文化为己任,以保存、展示与介绍历史文物,吸收和宣扬古今文化艺术的精髓为宗旨,向公众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中国古陶瓷发展史及禹州陶瓷发展史,弘扬禹州灿烂的文化,致力于文化领域的开拓与发展。并且在釉色配方和制作方面有较大的创新,竭力打造出具有强烈感召力的钧瓷艺术珍品,深受广大钧瓷爱好者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禹州宣和陶瓷博物馆位处华夏腹地颖水河畔,凝聚中原文化的深厚积淀,汇集成馆,力求全面再现颍川古郡曾经的辉煌与纯真大美。禹州宣和陶瓷博物馆占地三千多平…[详细]
西藏擦擦文化展览馆
  西藏脱模泥塑艺术,在西藏称之为“擦擦”、“擦擦”是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走进“擦擦”展览馆,映入眼帘的便是馆中色彩绚丽、雕刻精湛的各类佛像、佛塔......,近百种、上万件的“擦擦”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无比纯朴自然、庄重典雅。‘擦擦’主题馆展出的‘擦擦’展品,主要是从日喀则、山南还有阿里各个地方收集而来的,品种近百种,数量则有万件之多。有些“擦擦”已经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据了解,展馆的理念和目的就是要将传统文化跟现代旅游相结合,把西0特的文化传播出去的同时,对“擦擦”制作这项精湛的传统手艺进行保护。“擦擦”这一古老的传统制作技艺,不仅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更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所在。在制过程…[详细]
梁子黑陶博物馆
  梁子黑陶博物馆位于德州市德城区新华工业园双一路1号,此黑陶博物馆是山东省内唯一一家由企业自建的黑陶博物馆。博物馆以“历史足迹、涅槃重生、融创古今、展望未 来”四大主题为主线,全面展示了我市黑陶文化的历史渊源、中兴之路、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藏品中既有历史文物更有当代的创新精品。其中古代陶器36件,挖掘整理复古陶器100多件,创新黑陶300余件,古代文物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典型代表;馆藏现代创新产品包括在全国享有盛名的“盛世祥龙”、“鱼戏莲叶”、“五虎上将”和“微雕蛋壳陶”等。其中微雕陶作品运用硬刻陶技术、微雕技法在陶体上进行汉字雕刻,汉字的微小精细程度令人叹为观止。丰富的藏品,创新的设计,使…[详细]
宛西地方史料馆
  宛西地方史料馆位于内乡县县衙大街,距内乡县衙400米。于2003年4月建成对外开放。该馆占地面积为9800平方米,分主展厅和东西两个展厅。厅内共展出各种图片160余幅,各种历史见证实物130件(包括真实0以及缴获日军的战利品)和蜡像一组,从时间到空间,客观真实地实现了三十年代自治时期的产生,发展和衰败的过程。…[详细]
中国金丝小枣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建于2012年,于9月中旬对外开馆,占地面积约16000平米,为目前中国最大、最全的弘扬红枣文化的公益博物馆,由序厅、历史厅、近代厅、现代厅、企业厅、未来厅等六大部分组成,以枣神娘娘的一脉神韵,情系枣乡贯穿始终,按照“时·空”概念,以历史、现在、未来的时间顺序,融入自然、科技、人文三大空间版块,与文明同步,与健康同行。整个博物馆以枣文化为核心,沿着枣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演变历程,从原始的充饥之粮,到古代的医疗药用,再到现代的健康养生,最后到未来的有机枣粮,诉求枣产业体,培养全新饮食习惯,打造乐陵“中国枣城”的城市品牌。…[详细]
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纪念馆
  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纪念馆位于山东省费县石井镇高桥村,石井镇南临兰陵县,西接枣庄市山亭区,位于两市三县交界处。1936年6月至1937年10月,苏鲁豫皖边区特委曾在这里领导边区党的工作。纪念馆按照“修旧如初”的原则,以30年代民居风格为基础,恢复建设18间房屋。馆内展区分为广德堂、高桥小学、农民夜校、展厅、乡村记忆图片展五个部分。纪念馆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国防部长--亲笔题写馆名。纪念馆门口保存有抗日战争旧址石碑。正门内有一座由五块巨石组成的主题雕塑,下方四块石头代表苏鲁豫皖四个省,上方一块石头代表当时的苏鲁豫皖特委,组织领导四省边区开展工作。馆内展区分为广德堂、高桥小学、农民夜校、展厅、乡村记忆…[详细]
鄂州市博物馆
  鄂州市博物馆是政府设立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既承担着配合市内建设工程开展文物调查勘探、考古发掘的重要任务,又肩负着文物征集保管、陈列宣传、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以及对全市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管理等历史使命。鄂州市博物馆承担着配合市内建设工程开展文物调查勘探、考古发掘以及对全市122处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的特殊使命,履行着“国家AA级旅游区(点)”、“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鄂州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以及中科院、中科大、北科大、中国钱币学会“青铜范铸试验基地”等重要职能,同时也是鄂州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窗口和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中坚力量。既是我市社会主义…[详细]
唐山工业博物馆
  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以“见人,见物,见精神”为设计原则,充分展现唐山工业发展的辉煌成就。园区以“一轴、两区”为具体实施方略。一轴为:唐山百年工业之路文化长廊。两区为:室内七馆文博体验区和室外景观艺术区。博物馆标志提炼原建筑设计结构元素,与博物馆全称缩写字母”TSIM”。准确的体现了唐山工业博物馆独特的风格定位。颜色运用“中国红,工业灰”为主色的色彩组合,简洁清晰,刚柔并济,象征热情-与时代交融并不断进取的“唐山精神”。在这里,能够了解中国近代工业史的发展脉络,形神俱现地展示了那段支撑中国近代经济命脉的奋斗历程。地址:唐山市路北区龙泽路与北新道交口东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