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馆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馆篇

香巴拉藏文化博物馆
  香巴拉藏文化博物馆位于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县城中心地段。博物馆占地面积22亩,中心大楼共11层,高约60米,建筑面积25131平米,顶层设计为塔式金顶,具有鲜明的藏族传统建筑特点。目前一、二楼为接待场所;三楼以上中空大殿供奉时轮金刚大佛,四周的三、四、五、六楼为展厅,共二十间;七楼以上供奉时轮金刚立体坛城,还有学修中心、藏经阁、宝箱阁等。整栋楼内充盈着瑰丽多姿的藏文化气氛。香巴拉藏文化博物馆注重深度挖掘和展示藏文化中的“香巴拉”文化内涵。具有文物研究保护、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等主功能,是弘扬和宣传藏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是帮助世人了解藏区,认识藏区,进而热爱藏区的重要窗口。力求通过文物展览、影视播…[详细]
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
  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52年,陈列面积1500平米,以藏品丰富、精品荟萃、特色鲜明享誉中外。博物馆分科普厅和恐龙厅。科普厅设有奇石展区、宝玉石展区、古生物展区及地学科普知识展区。恐龙厅展有多具巨型恐龙骨架化石及珍贵的恐龙蛋、恐龙脚印化石等。为了充分地发挥高校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1998年吉林大学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在地学科研及科普教育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综合实力已跻身我国高校博物馆和吉林省博物馆的前列。是我国乃至亚洲著名的地质博物馆之一。建馆以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数十万人,朱德、董必武、邓小平、李富春等党和国家老一辈领导人都曾来馆视察。博物…[详细]
吉林省农民收藏博物馆
  东北三省唯一一家农民收藏博物馆近日落户长春九台市其塔木镇刘家满族村,并正式命名为“吉林省农民收藏博物馆”。这家博物馆的全部藏品共2万余件,全部由我国著名农民收藏家、剪纸艺术家关云德个人提供,藏品以民俗用品为主,从古到今,涵盖了东北农耕文化、渔猎文化、森林文化、萨满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博物馆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鉴于博物馆丰富的馆藏,具有一定教育意义和研究价值,吉林农业大学将“教学实践基地”也建立在这里。该校人文学院与吉林省农民收藏博物馆联合成立“吉林省农耕文化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吉林省农耕文化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推动吉林农业大学与其塔木镇政府农业文…[详细]
衡水习三内画博物馆
  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前身为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博物馆,2003年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在这里还收藏了自清代到现当代内画鼻烟壶及烟具的一千多件具有文物价值的藏品。作为世界首家中国鼻烟壶文化专题博物馆,该馆通过精美的图片,完备的音像资料,优美的实物,让大家全面了解博大精深的烟文化及中国鼻烟壶文化。这里还有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先生的镇馆之作,荣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珍品的《美国历届总统肖像》。2011年3月,经国家认证,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展览馆正式更名为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详细]
陈文龙纪念馆
  陈文龙纪念馆位于台江区下杭路,总占地1200平方米,恢复了“海神”陈文龙尚书庙原有的亲水性特点,保持明清建筑形制和风格;有康熙、嘉庆、道光皇帝的三方御碑和9方总督、巡抚等褒扬陈文龙的牌匾;有乾隆到民国时期的14方石碑刻;有41斤重的乾隆年间铸制的镇庙狮钮铁印等,形成了集民俗、宗教、旅游活动为一体的新景观。陈文龙(公元1232-1277年)原名子龙,字君贲、德刚,福州兴化(今福建莆田)人,宋咸淳五年(1269)戊辰科状元,宋度宗赐名文龙。因丞相贾似道爱其文,对其极为赏识器重,但陈文龙并不以为然。后由于陈文龙刚直不阿、为官清正廉洁、处处以社稷为重、正直敢言。(1260年)忽心烈被拥立为大汗,此后元…[详细]
马本斋纪念馆
  马本斋纪念馆民族英雄马本斋纪念馆始建于2001年,它的前身是马本斋母子烈士陵园。2002年8月竣工。2005年马本斋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省十大红色旅游重点景区,2006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天的马本斋纪念馆分南、北两院,北院为纪念馆主体部分,南院是马本斋母子烈士陵园。进入北院后是一方形广场,靠北侧矗立着马本斋骑马雕像。纪念馆入口处为马本斋石雕立像。雕像后面是一座巨大的屏风,上面有毛主席题写的“马本斋同志不死”七个大字。展厅以多种形式,再现了马本斋烈士忧国忧民、英勇奋斗的一生,马母宁死不屈的高风亮节,以及英勇善战、被毛主席赞为“战无不胜的回民支队”的风采。南院与…[详细]
朱载堉纪念馆
  朱载堉纪念馆位于沁阳市北寺街薛街一号,为明清时期建造的四合院,原为明郑藩乐府旧址,这里曾是朱载堉居住过的郑藩乐府的一部分,馆内设四个展室,以文、图、物、雕塑相结合的形式,集中展现朱载堉的家世、生平、学术成就及在国内外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朱载堉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郑藩第六代世子。一生研究成果涉及音律学、数学、天文、计量、文学、舞学等多个领域,最伟大的贡献,是在中国律学史上首创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原理。1997年江*民同志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曾经盛赞我国历史上对人类文化史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其中就有朱载堉,他这样评价:“朱载堉首创的十二平均律,是被后来认定为国际通行的标准调音”。朱载堉一生刻…[详细]
博兴县博物馆
  博兴县博物馆位于博城五路,前有文化广场,后有董永公园,地处城区文化娱乐中心。博物馆于200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近300万元,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正门内有200多平方米的大厅,里边为展区,共设七个展室,分别为两个佛教艺术展室、两个石刻艺术展室、一个历史陈列展室、一个革命文物展室和一个吕剧艺术展室。展出文物400余件。博物馆馆藏文物3000余件,种类有陶器、瓷器、佛教遗物、石刻、石器、金属器、玉器、文房四宝、印章、古籍字画、钱币、骨角器、化石、民俗等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北朝至隋代佛教艺术品,博兴出土的北朝佛教艺术品数量多,质地有石、铜、素烧瓷、陶等。石造像约有200余件,并且…[详细]
沂南汉画像墓博物馆
  沂南汉墓博物馆位于沂南县城西三公里的北寨村,是在沂南北寨墓群基础上修建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主要向人们展示北寨墓群墓葬文化及出土遗物,传播汉代民族文化。沂南汉墓博物馆南北长66.4米,东西宽67.5米,占地面积4017.2平方米。馆内设墓室保护房、文物陈列室等。所有建筑外形,集仿古与园林风格于一体,均仿照东汉时期的建筑,给人们一种身处其时,身临其境的体验。博物馆内正中偏北位置,是原址完整保护、闻名遐迩的北寨汉画像石墓(一号墓),该墓规模宏大,墓室结构复杂,画像雕刻精美,内容极其丰富,是我国现已发现、保存较为完美的,为中外学者高度关注的一座汉画像石墓。一号墓坐北向南,用280块预制石材筑成,其中画…[详细]
莱西崔子范艺术馆
  莱西崔子范艺术馆位于月湖公园旁边,为一民族式建筑。崔子范系莱西人氏,早年师从吴昌硕弟子张子莲,后师从齐白石,深得写意鸟绘画之真谛。1937年赴延安,1956年参与筹建中国画院,并任-兼副院长。在良好的书画艺术氛围里,崔子范不断探索进取,将传统绘画与时代气息完美融合,形成独特风格,成为以大写意花鸟画见长的中国后现代派杰出艺术大师,被誉为“东方的凡高”。崔子范十分关心家乡的文化艺术事业,将自己创作的300幅精品和珍藏的30件明清书画珍品捐献给市政府,并捐资135万元用于修建艺术馆。现馆内珍藏有崔子范作品和部分明清书画。崔子范美术馆由山东省莱西市人民政府与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崔子范先生共同兴建。1998…[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