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馆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馆篇

三晋奇石博物馆
  山西三晋奇石博物馆,位于省会太原以南35公里处的清徐县徐沟镇境内,是一个以复古民宅为依托,华北园林为相映的综合性艺术展馆,也是我省首家省级民营奇石博物馆。馆区环境优雅,古色古香,馆内藏品分古生物化石、矿晶标本、观赏石、山西三雕、名人字画、晋作家具六大类近千余件展品。展馆的宗旨是面向社会,服务大众,以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收藏展示各类奇石矿晶为内容,普及中小学生科普知识为出发点,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为目的,使人们在领略传统艺术和自然之美的同时,激发探索地球奥秘的兴趣,加强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提升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达到身心双修的目的。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详细]
张伯英艺术馆
  张伯英艺术馆坐落在徐州南郊泉山自然保护区西麓,占地120余亩,晚清风格的古典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包括陈列室、展览室、书画室、艺术碑廊、藏书楼等。馆区分为张伯英艺术馆、民俗收藏馆和彭城书画院三个部分。馆区东侧的文豪大殿为馆区最高点,可俯瞰云龙湖风景区。大殿共分7间是一座以黑瓦红墙为主要建筑色调的殿廊式建筑,为苏北地区最大的单体大殿。大殿内主要陈列张伯英先生的作品及馆藏的有关张伯英先生的藏品等。张伯英艺术馆始建于2004年,是由徐州民营企业家王昌庆投资7800多万元建立的融收藏、陈列、研究与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场所,馆名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生前题写。张伯英艺术馆以收集、整理、保存张伯英先…[详细]
临潼博物馆
  临潼博物馆位于临潼县城东侧,是一座以陈列该县出土文物为主的地方性博物馆,紧靠华清池,红柱挺立,回廊曲绕,别具一格。该馆建于1979年,占地6600平方米,陈列面积约600平方米。沿袭中国北方四和院的形式,馆内设有周秦艺术室、唐代佛教艺术室、汉唐艺术室三个陈列室和一个碑廊,收藏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代文物共1万余件,其中有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唯一记载武王伐纣的遗物,有从唐庆山寺遗址出土的金棺银尊、释迦如来舍利宝帐(属于极为珍贵的佛教文物),此已被列为国家级特级文物。地址:西安市临潼区环城东路1号类型:博物馆等级:AAA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电话:029-83812071开放时间:9:00-16:3…[详细]
苏州市青少年科技馆
  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坐落在吴江区中山南路与体育路交汇处,占地30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总投资约1.2亿元,分设科普展示活动区、文化艺术培训区、大型活动与学术会议区和办公服务区。活动中心的特色是两馆合一。科技馆馆内总设备投资约2000万,其中有85%的展品是互动的,在全国科技馆展品互动比例中是最高的,它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生动地反映了经典的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活动区分设科技活动展览馆、天文台、数字球幕影院、4D动感影院、儿童乐园等五个部分。场外有红领巾广场和国防教育园。里面的140多件科技展品,以高科技含量、高互动性、高趣味性紧紧抓住了青少年的心,有效地推进了科学…[详细]
杨震廉政博物馆
  杨震廉博物馆,位于潼关县秦东镇四知村,占地83亩,距潼关古城6公里,潼关县城16公里,总投资约3500万元。分为祠前区、祠院区、墓园区和绿化区。于2011年9月26日正式开园迎客。主展区四知堂、正气厅、浩然厅、清风廊和放映厅。四知堂建筑面积1780平房米,共有上下两层,一层布展区,面积1160平方米,主要反映了杨震的生平事迹及后人对杨震的缅怀之情,二层主要展示的是杨震家族群英谱;正气厅布展面积162平方米,展厅征集的全国政治、书画名家歌咏杨震、歌颂廉政的500余幅作品展;浩然厅布展面积162平方米,展出与杨震有关的一些文物;清风廊布展面积600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部,展出了从西周到清代共72位清…[详细]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SHANGHAIMUSEUMOFTCM),反映中医药学从形成到繁荣、从继承到创新的轨迹,是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和中医药文化的缩影。是高校、科学技术、专题类博物馆。属上海中医药大学领导,是学校的二级机构。是全国、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上海市科普旅游示范基地,浦东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市第二批“二期课程改革”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拓展课程教学实践基地。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作为2004年度上海市科普实事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中药标本陈列馆、校史陈列馆组成,2004年3月开始筹建,同年12月建成试开放,2…[详细]
马洪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
  马洪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位于洪田镇马洪村,在依托少共国际师指挥部旧址“逢源堂”和红军医院旧址“作求堂”内原有的红军标语的基础上,腾出8个房间进行布展,并辅以场景复原、灯光特效等科技手段,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工农红军当年的革命纲领以及同人民群众割舍不断的血脉情感。马洪村是三明市2012年命名的首批“中央红军村”,少共国际师指挥部旧址——“逢源堂”和红军医院——“作求堂”是该村廖氏村民的祖房。土地革命时期,中央红军和福建地方红军曾多次进入洪田开展革命活动,并在此驻扎,留下了大量的红军标语等珍贵文物。“逢源堂”内现有红军标语、漫画和留言条近200条,“作求堂”屋内现存红军标语近60条。屋内的…[详细]
红军八路军纪念馆
  洪洞红军八路军纪念馆由抗战初期八路军总部驻洪洞县马牧村旧址和总部随营学校、343旅旅部驻洪洞县白石村温家大院旧址两部分组成。马牧旧址是八路军总部驻扎洪洞的主要活动地点,115师师部机关也在此地。2013年由本馆主持对总部司令部大院进行了修缮修复,包括司令部的会议室、作战室、通讯电台室和朱德、彭德怀、左权等总部--旧居等旧址,现已完成布展;白石温家大院是八路军115师343旅旅部和总部随营学校驻扎旧址,此前也是红军东征时红一军团军团部驻扎旧址,2007年开始修复,2009年开放,占地23000平米,建筑面积约5000平米,展陈面积3155平米,陈列展线1154米,累计投入资金约2000万元。●抵…[详细]
环江毛南族博物馆
  毛南族博物馆位于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毛南族民俗风情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毛南族博物馆位于环江城西开发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内,2010年开工建设,2012年6月30日开馆并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其中展厅1200平方米,库房300平方米。博物馆一楼为“专题展区”,设有毛南族“肥套”、毛南族分龙节、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壮族铜鼓铸造技艺等五个专题。博物馆二楼为“普通陈列”,分别展示民族建筑、碑刻、匾额、石雕艺术、生产生活用具、饮食文化、纺织染工艺、民间礼俗、毛南山乡新貌等实物和图文内容。毛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毛南族“肥套”…[详细]
山海关古城民俗博物馆
  山海关古城民俗博物馆是一个民俗类专题博物馆,占地十余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共分三个套院,18个展厅,是一个典型明清四合庭院。展出的10000多件藏品都是由一些民间收藏家和收藏爱好者长期集藏、精心保护的民俗旧物,内容涉及民间衣食住行婚育礼丧等。大院始建于清初,建筑布局非常严谨,风格典雅别致。“清砖铺地叠瓦房,花格窗户映回廊,翠竹摇曳青草绿,燕语蝶舞花应乡凝香。”王家兴盛于咸丰年间,到了光绪年间已成为富商巨贾,占据了山海关的“半壁江山”。王家大院的建筑风格与山海关民俗博物馆的展品,真实再现了古城文化发展的美丽画卷,是滔滔历史长河形成的宝贵财富。展出的10000多件藏品都是由一些民间收藏家和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