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观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观篇

陈家店农业观光采摘园
  陈家店村公园有占地面积96000平方米的,其中休闲广场占地8000平方米,内有葫芦岛湖,凉亭,健身器材,儿童乐园等,公园内环境优美,景色怡人。在草莓采摘园周边,游客既可以摘到新鲜的放心菜又可以亲眼看看各种果蔬的种植技术、体验一下农家生活,还可以品尝农家菜或者赏赏花、钓钓鱼,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通过全方位展现草莓采摘节节的魅力,引导人们感受春回大地后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体味接近自然之美,激发人们的生活热情。 特色项目:生态养殖、果蔬采摘、农业观光电话:83437777地址:302国道合隆镇北4公里行车路线:长春-小合隆-陈家店村…[详细]
寿宁观照壁
  寿宁观照壁,位于代县上馆镇北关村中。据清光绪版《代州志》载,原为寿宁观附属建筑。寿宁观建于宋代,明弘治年间(1488-1505)改为太宁宫,现已毁, 仅存五龙璧,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清咸丰二年(1852),因遭水患局部损坏,清咸丰三年(1853)重建后,改五龙璧为三龙璧。北南向北,占地面积4.6平方米,通高2.5米。璧基砖束腰须弥座,基宽4.4米,厚1.05米,高不详,砖雕仿木构悬山顶,檐下施有三踩斗栱,璧身饰有三龙图案,中部位团龙,两侧为腾龙和降龙,上下彩云缭绕。均为琉璃构件拼砌而成。1996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孟津白云观
  白云观位于孟津县老城乡东良村附近。白云观原有祖师殿、崇圣母殿、老君殿、玉皇大帝殿等建筑,后均被毁,现仅散存有一些清代石碑。现在原址上建有玉皇殿,整个大殿红门红柱,很醒目。白云观原有祖师殿、崇圣母殿、老君殿、玉皇大帝殿等建筑,后均被毁,现仅散存有清代石碑数通。现在原址上建有玉皇殿,整个大殿红门红柱,在绿树丛中十分醒目。位于孟津县老城乡东良村东南半公里的邙岭翠云山上。特别提示白云观每月初一、十五有庙会,远近的村民齐集于此,盛况空前。地址:洛阳市孟津县类型:道观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门票信息:无需门票。…[详细]
谭仙观
  谭仙观又称谭公庙,位于张槎街道大富村南部小土布坊中段。大富谭仙观之谭仙是从惠东县九龙峰谭公祖庙迎奉而来。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9年),于翌年已酉春三月建成。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重修。占地300多平方米,三进深,后进为大殿,中座为香亭,布局精巧,庙内灰雕、砖雕、木雕精美绝伦。庙前清溪绿水,东平河水从小布窦流经庙前。20世纪40年代,每年农历六月廿六谭公诞,是村内最隆重热闹的一项民俗活动,演大戏、舞狮、烧花炮,历时三四天。1960年代,在“0”时谭仙观已全部损毁。2006年再次启动重修,拓宽庙前及周边环境。1998年5月,被定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观瀑楼及听涛居
  观瀑楼及听涛居位于黄山市黄山风景区。其建筑初始于汉末会稽太守陈业隐居黄山,至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普门和尚入山后,寺院亭阁数量渐多。然历经风雨和时代变迁,如今这些古建多已湮没废圮,仅存慈光阁等少量遗迹。现存完好年久之建筑,多为民国时期所建,其功能主要用于观景和提供食宿。坐落在温泉景区的观瀑楼、听涛居及白龙桥,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不仅如此,这些建筑更因人文因素,起到了见证黄山乃至中国历史演进的作用。如观瀑楼上,邓小平纵论改革开放为黄山开山壮行;正道居里(即今听涛居),张学良无悔西安事变以人间正道沧桑。两处史迹现已成为黄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泰常观
  泰常观位于南岩东北方的峻岭之上,海拔1048米,由于所处的位置经常是霞雾环绕,历史上也曾被叫做“云霞观”。元代这里便有了建筑,明永乐十六年又进行了重建。相传,武当山曾有一位医术高明的道人,叫泰常。他曾医好皇太后的疾病而不接受赏赐。皇帝就下令在武当山建此庙观,按这位道人的名号赐封为“泰常观”,以示后人铭记。另一种说法是,泰常为十二天神之一,泰常观就是祭祀天神的地方,所以泰常观里供奉着道教尊神——太上老君的圣像。太上老君像,通高1.96米,贴金彩绘,神态严肃而慈祥,象在讲经说法,又似在沉思冥想。此像品位极高,无论造型还是神态,均完美地表现出古代传统文化对老子思想的认知水平,惟妙惟肖地展示出那种“清…[详细]
朝源观道教造像
  朝源观道教造像位于江津市四面山镇,含朝源观,时代为明。在重庆江津区四面山的深林中,藏着一座千年之久的古老道观——朝源观(又名朝元观),上世纪九十年代,四川文史馆王家祐先生曾撰文《江津县朝元观》,首次向学术界介绍了这座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道教宫观,对其中的摩崖造像、碑记、楹联和历史人物等进行了初步的考证。时隔二十多年的岁月变迁,这座隐藏深山里的千年道观,虽然早已破败荒废,然而那些日渐剥落风化的丹台、石壁与造像,依然笼罩着神秘的面纱,在遗留下来的石迹之间,娓娓诉说着川东道教曾经繁盛的历史。2000年,朝源观道教造像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药子粱羚牛观赏区
  药子粱羚牛观赏区药子梁,海拔2548米,它地处佛坪、周至、宁陕三县交界处处,距佛坪县城约为27公里。药子梁山脊处秦岭主峰南北分界岭上和南北气候交汇地带,分界明显。山势陡峭,崖壁笔直,山上云山雾海尤为壮观,三里不同天,是秦岭风光之精髓。药子梁风光秀美,野生动物较多,经常出没和遇见率较高的为羚牛、林麝、野猪、黄麂、金丝猴及众多的高山林鸟等。药子梁附近,主要为羚牛活动区,它们在药子梁倒军荡周围及其它地方活动,多群居活动,少则十多头,多则一、二百头。每年的6、7月份,上千头羚牛聚集在此进行活动、0、繁育,是最佳观赏羚牛的区域。也是自驾游和户外探险爱好者的最佳目的地。…[详细]
普庵观
  普庵观位于西丰城北山的普庵观始建于1904年,1966年遭到严重破坏。1998年经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辽宁省道教协会会长、辽宁省政协常委、千山五龙宫鉴院王全林投资500万元重建普庵观。重建后的普庵观占地4000平方米。观内建有老君殿、观音殿、钟鼓楼、东西配房、0殿及院墙、台阶、平台等。殿内供奉着太上老君、三官大帝、药王孙思邈、观音菩萨、吕洞宾、关公、眼光娘娘、子孙娘娘等。新修缮的普庵观坐北朝南,寺庙整体布局独特,肃穆庄严。各殿建筑雕龙画凤,斗拱飞檐,气势磅礴,古朴壮观,与北山公园秀丽的风景非常协调的融为一体,已成为绝妙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胜地。…[详细]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北郊嵩山南麓峻极峰下的书院村。现立于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大门外西侧10米处,唐天宝三年(744年)刻立。该碑由基座、碑身、碑额、云盘、碑首五层雕石组成。通高9.02米,宽2.04米,厚1.05米。碑制宏大,雕刻精美,通篇碑文1078字,内容主要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额,徐浩书丹。字态端正,刚柔适度,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2001年6月,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