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佛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佛篇

天然大佛
  导 游  天然大佛位于西宁市以北的北山上,北山又名土楼山,由红白岩层相间构成,因形如一座拔地而起的土楼而得名。 介 绍 天然大佛为土楼山山峰之一,经长期风化作用,整座山峰远看像一座大佛,神态自然,高可接天,毫无人工斧凿痕迹,故被称为天然大佛,是西宁旅游胜景之一。  交 通 公交10、21、80、107路能直达山脚。 青海西宁…[详细]
天瑞大佛
  天瑞大佛文化旅游区位于河南省鲁山县境内,地处伏牛山生态旅游黄金位置,坐拥国内最好的火山温泉带。郑州——石人山高速公路直达,京珠、连霍等国家高速公路动脉环绕周边,区位优势明显,是河南省重点扶持的国际精品旅游景区。天瑞大佛文化旅游区规划面积13.40平方公里,是河南省旅游业唯一省级规划评定单位。历经十年建设,累计投资逾十二亿元人民币,集佛教文化、温泉疗养、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荟萃,佛教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文化区主要由千年古刹佛泉寺、愿心台、朝佛大道、礼佛台、世界第一大佛——天瑞大佛、世界第一大青铜钟——天瑞大钟及钟楼等景观,以及高档温泉酒店等配套设施组成。文化区内主体建筑均…[详细]
洪谷寺塔与千佛洞石窟
  洪谷寺塔与千佛洞石窟洪谷山内一处谷地的北崖壁上,前临深涧有一处千佛洞石窟,充满神秘的力量。它是塔形龛窟,外部依崖砌筑为方塔形,是将佛教石窟中印度古塔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融为一体,这种继承北齐塔龛遗风的建制,在我国石窟中极为少见。这种方塔造型稳重大方,基石宽厚稳定,檐下叠涩三层,塔刹反叠涩十一层,向上逐层收敛呈现四角攒尖式顶。“这是研究北朝经隋到唐几代单层方塔演变发展的珍贵资料。”林州文管所副研究员张增午先生道。窟体洞口用青石砌墙,建拱券门,拱券门上嵌半圆形石块,雕有造像龛。洞内平面近似马蹄形,顶是斜坡,洞长2.35米,宽2.27米,高3米多,百余座佛像中,最大本尊大佛高近3米,最小的仅有20厘米…[详细]
隰县七里脚千佛洞石窟
  千佛洞千佛洞(第二批省保)时代:明地址:隰县城北7公里七里脚村的城川河东岸洞窟开凿于南北走向的山坡崖壁下部,石窟共有两个洞窟,南北并列,窟口均西向,窟内存雕像约70余尊。第一窟位于崖下南侧,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面宽2.72米,进深2.35米,高8米。内雕一佛二菩萨像。第二窟,位于崖下北侧,洞窟平面呈长方形,素面平顶,面宽2·9米,深2.3米,高2·76米,正壁前置高坛基,高0·6米、深0·63米。左右壁壁面高浮雕有佛像24身,上下四排,每排六身。前壁窟门上方雕五身佛像,形象、服饰、手势均同左右壁。以上二窟均无确切的创建题记,第一窟从洞窟的形制、佛及菩萨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北魏特征,第二窟造像风格…[详细]
盟格庄村佛龛造像
  盟格庄村佛龛造像位于莱州市柞村镇盟格庄村东南。造像北3公里有莱州通往郭家店镇的东西公路。造像开凿于一巨石之上,巨石高2.95米,宽3米,厚1.35米,共凿3龛,最大的石龛开凿于巨石南侧,高1.25米,宽1.3米。龛内雕一佛二胁持菩萨像,中为主佛,坐北朝南,结跏趺坐,两侧各雕菩萨立像一尊。菩萨身着天衣,披帛巾,下身着贴身长裙,跣足立于莲台之上。主佛身后有莲瓣形大背光,龛顶处隐约可见朱砂彩绘火焰纹顶光。巨石东西两侧各雕有一小龛,内无雕像。造像风化及人为破坏严重,头部与衣服纹饰均漫漶不清,具体年代还有待进一步考证。造像以东,原建有石屋,俗称石庙,今已不存。此造像对研究胶东地区佛教史及造像艺术具有较重…[详细]
庆善寺大佛殿
  庆善寺大佛殿庆善寺位于陕西韩城市古城内,是韩城市唐代驰名的大寺院之一,位于古城南北大街东侧,故俗称东寺。据清乾隆县志记载:“《明一统志》:在县治东南,唐贞观二年(628年)敕建,宋至和元年(1054年)重修,有仁宗赐额。”历金、元、明、清各代修葺,规模恢宏,建筑雄伟壮观,享誉盛名。其寺民国时期曾为县参议所在地,名曰“中山堂”。建国后其大殿为当时的县府重大会议礼堂,更名“群众堂”。1949年春彭德怀将军来韩城在这里作过关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和解放战争形势报告。改革开放后将其寺用作市招待所,并进行了改建,仅保存了一座建筑宏伟的大佛殿。1985年6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经韩城去山西,在这里…[详细]
辽多姆卧佛
  辽多姆卧佛辽多姆卧佛位于云南省西南端的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景观特色:西双版纳是全国唯一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林木参天蔽日,珍禽异兽比比皆是,奇木异葩随处可见。离泰国、缅甸很近的西双版纳充满了佛风,佛塔寺庙与傣家竹楼、翠竹古木交相掩映,一派神圣景象。傣家风情:傣族是西双版纳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精巧的竹楼,优美的孔雀舞。傣族少女服饰精美、容姿秀丽、能歌善舞,是西双迷人的景致之一。美食特产:在西双版纳,别忘了买上一盒红豆(也叫相思子),这可是十分浪漫的一份礼物。此外,傣家紫糯饭、酸笋、香茅鸡、竹筒饭等美味也值得品尝…[详细]
万佛朝宗
  万佛朝宗 万佛顶为峨眉山最高峰,海拔3099米,取名“普贤住处,万佛围绕”之意。是峨眉山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区,有万佛阁、高山杜鹃林、黑熊沟、仙人回头等景点。万佛阁高21米,雄伟庄严,悬于楼顶的“祝愿古钟”庄重威严。万佛阁撞钟颇有讲究,常撞击108次: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紧敲18次,慢敲18次,不紧不慢再敲18次,如此反复两次,共108次, 其含义是应全年12个月、24节气、72气候(5天为一候),合为108次,象征一年轮回,天长地久,祈福国泰民安,人间幸福。佛教也有称击钟108次可消除108种烦恼与杂念。万佛阁撞钟,是站在峨眉山极巅之上,面对四面十方普贤,用钟声叩响极乐世界的大门,传递美好…[详细]
固始大佛寺
  大佛寺位于曹家寨山东坡险峻的山脊上,始建于公元九世纪末,该寺占地约300平方米,大殿为砖瓦结构,供有如来佛祖、观音菩萨。殿前设有石香坛一座,寺门东西两边各有古柏一株,山门匾额上 书“大佛寺”三个字,院墙用青石堆砌,廊沿有雕花。相传五代十国时期,陈国有一个高僧姓李名贽,德行深厚,医术高明,他在大佛寺住了四十年,救治过不少山民,还帮助山民消除疫灾,教山民种植草药,山民们感念他的恩德,纷纷自筹钱物,历时三年,建成大佛寺。李贽于寺建成之日圆寂于此,山民们敬称其为“大佛”。后善男信女烧香拜佛,有求必应,香火日盛,延绵千余年。行政位置固始县段集镇窑沟村地理位置东经115°40′30″,北纬31°47′21…[详细]
繁峙石佛寺
  石佛寺,位于繁峙县杏园乡岗里村南约2公里的莲花山南坡上。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南北长22.5米,东西宽16米,占地面积36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记载,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清雍正二年(1724)及同治、道光年间屡有重修,现存为清代建筑。一进院布局,中轴线上建有戏台、正殿。东北隅为山门、钟楼、鼓楼。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前檐明次间均施以格扇门。寺内存明、清碑15通、清同治四年(1865)石碣6方、佛龛1座、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石狮2尊、石构件2件,清雍正二年(1724)铁钟1口。1985年4月,繁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