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坊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坊篇

天褒节孝石牌坊
  天褒节孝石牌坊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蓝坊镇龙潭村。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坐北朝南。由坊座、坊身、坊顶组成,为四柱三间,三层三檐,东西对称,南北两大面,均麻石质构造,通高7.30米,宽6.90米,深1.35米,占地面积10平方米。整座牌坊由四根0.32米见方的方柱支撑,并将牌坊分隔为中门和东西侧门。柱底东西两侧由葫芦形抱石鼓夹持。坊身逐内收,到坊顶聚合为约0.5米高宝葫芦矗立于顶盖的中脊上,在各层的脊头和岔脊上有云纹飞檐。支撑牌坊的4根大石柱均刻有“我心真匪石”、“圣泽竞如天”等褒扬联文词句。明楼前面刻立此牌坊的因由,后面阴刻“松节冰心”。次楼前、后面明间均阴刻“天褒节孝”;左右次间前面为…[详细]
宜兴恩荣坊
  恩荣坊,位于宜兴市西渚镇牌楼村东端,为清乾隆皇帝特恩谕史贻直而建。1983年6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史贻直(1682-1763),字敬弦,号铁崖,溧阳市溧城镇夏庄村人。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授检讨,主考云南,督学广东,雍正元年(1723)升内阁大学士,历任吏部右侍郎、左都御史、户部尚书等职,乾隆元年(1736)任湖广总督,后历任户、工、刑、吏、礼五部尚书,乾隆九年(1794)任直隶总督,授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乾隆十一(1746)年加太子太保,卒赠太保,谥文靖。恩荣坊正面朝南,背村面河,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为三间四柱三楼石牌楼,除四柱为青石外,其他均为花岗…[详细]
岳阳刘来氏牌坊
  刘来氏牌坊建在距岳阳市中心城区12公里的云溪区云溪乡坪田村。清光绪十四年,皇帝下旨表彰户部主事刘兆梅之母刘来氏乐善好施,由户部调拨银两为其母建立牌坊。至今庄严挺立,原貌犹存。 牌坊高9米,宽6米,厚2米,坐北朝东、偏东20度,由青石、麻石和汉白玉等坚硬石材砌筑而成,系清代建筑风格。牌坊以六根方形石柱为主架,分石坊四层三开间,“〉—〈”字形平面。一层由大门和两侧各一小门组成,两边雕有镇门四狮四象,上面石块上镌刻有“旌、奖”二字。二层镌刻着“诰封荣禄大夫,刘呈规之妻,赐进士出身、前户部主事刘兆梅之节母,诰封夫人刘母来老太夫人之坊”和“上谕”、“圣旨”字样,字体端庄,笔力刚劲;三层中间镌刻有“乐善…[详细]
醴陵彭氏牌坊
  彭氏牌坊又称袁氏牌坊,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邑绅彭之冕为纪念父亲彭明俊及母亲袁氏而建。牌坊高约5米、宽约4米,整体保存完好。牌坊有三门、四柱,为麻石仿木结构,歇山顶,龙状鸱尾檐角飞翘。四柱为正方形,边长0.36米,柱下座兽为8个仰面小狮,坊上缕饰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麒麟和人物等浮雕,形象生动活泼,线条流畅富于变化,雕刻细腻。中门正面阴刻楷书“奉直大夫彭明俊暨宜人袁氏之坊”。匾额书“圣旨”,右门刻“敦伦”,左门刻“乐毅”。下刻坊主家世、官衔等。背面刻“恩荣”二字,下刻建坊题记和行述,字迹均清晰完整。牌坊上石兽缺失的不多。最喜欢那向上趴着的狮子,感觉就像一只抬起前腿依偎在你腿上撒娇的小狗一…[详细]
花园节孝坊
  所在地: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老池乡花园村1社类别:古建筑花园村节孝牌坊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坐西向东,为四柱三间三楼石坊,重檐牌楼式仿木结构石质建筑,山峡石(青石)垒砌而成。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该牌坊形体巨大,垒砌牢固,造型美观,宏伟庄重。刻有近百幅浮雕图案,有楷书、行书、隶书题刻十八处,聚绘画、书法、雕刻艺术为一体,是精美的艺术佳品,也是研究清末民俗文化的实物。牌坊座西向东,为四柱三门,重檐牌楼式仿木结构石质建筑,山峡石(青石)垒砌而成。通高10米、宽7.25米,石柱方形边长0.57米占地面积80平方米。坊顶盖中脊为一整石雕成,顶为歇山式坊顶,脊正中用石雕成宝珠式脊顶,两边镂空龙护顶…[详细]
开江陶牌坊
  任市陶牌坊位于开江县城南35公里的任市镇街口,始建于光绪八年(1882年),是清朝廷诰援清制五品奉政大夫张九封为其妻妾所建。牌坊坐南进北,四柱三门牌楼式建筑。牌坊周身用数十块烧铸陶件拼并而成,梁柱铆榫对接油灰凿打,不用铁活。四根方形柱,十道方横梁构成坊梁,三道门为拱形顶,柱底是雕有仰莲、去雷纹的须弥座,其上的坊柱前后和牌坊两则,是镶雕有如意、花草的陶鼓,衔接牢固,雄伟稳重。牌坊里外各部位雕刻了多姿多彩的图案,每柱的柱顶和陶鼓顶上,有镂空镌刻的卧狮,牌坊中脊高浮雕“云海双行龙”,脊下牌楼里外两面雕有“圣旨”坚匾,四周雕塑“五龙捧旨”,匾两则有文臣武将护卫,中门横坊上雕有“双凤朝阳”。其余各个黄梁…[详细]
红磨坊
  红磨坊是建于1889年的一个酒吧,1870年普法战争后,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需要寻找一个解脱放松的地方,于是酒吧和歌舞厅就成了当时人们的首选。红磨坊始建于1889年,以上演其著名的法国“康康舞”而闻名世界。康康舞是一种充满吸引力的舞蹈,最初是红磨坊中那些为贵胄服务的0女为营生而编排的,其渊源要追溯到康康舞自身发展成为一种娱乐形式并成为一种风魔欧洲的歌舞的那个时代。红磨坊以现代康康舞的发源地著名,为法国社会的时尚,游客可以造访、观赏那引人入胜的歌舞表演。红磨坊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为世界各地的成年游客提供音乐、舞蹈之类的娱乐活动,那段世纪初的法国罗曼史依然在这所俱乐部的舞台上演绎着。红磨坊的夜晚最主…[详细]
岱宗坊
  建于台基上,岱宗坊四柱三门式石坊,造型粗犷、简洁,额题篆书“岱宗坊”三个金色大字,有标志导向作用。清雍八年(1730年)间重修。坊前有雍正九年《重修泰山上谕碑》和《泰山记碑》东西相峙。岱宗坊是一座流传有许多美丽的神话的四柱三间式古代牌楼。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坊建于台基上,四柱三门式,清雍正年间重修时丁皂保篆额。坊前有雍正九年(1731年)《重修泰山上谕碑》和《重修泰山记碑》东西相峙。坊东原有丰都庙,明弘治年间建,祀丰都大帝,配以冥府十王。坊北原有三皇庙,祀伏羲、神农、黄帝,配以八蜡神。两庙均于建国前后拆毁,1979年在其址建中国国际旅行社泰安支社和泰山宾馆。坊西原有建封院,宋政和年间改为升元观…[详细]
开江胡氏节孝坊
  胡氏节孝坊位于四川省开江县县城南20千米的甘棠镇五福桥村,建于清道光甲辰年(1844年),为砖石坊木结构,四柱三门三重檐牌楼式建筑,东西朝向,通高15米,面阔12米,坊壁厚0.8米,建筑占地面积45平方米。国务院命名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节孝坊俗称“雷家院牌楼”。传说清雍正年间,河南灵宝县雷家村有一乡绅,姓雷名代朝,府上颇有田产,在当地也算得一望族。这雷代朝性本良善,又满腹才学,却清高淡定,不肯为官,自号“钓月处士”,过着一种田园牧歌式的隐逸生活。其妻胡氏,四十余,丰韵美貌,温婉娴淑,勤劳孝顺,且又粗通文墨,颇受代朝眷爱。虽身怀六甲,仍操持家务,侍奉公婆,一家人日子过得很是温馨。雍正…[详细]
黄门都谏石牌坊
  “黄门都谏石牌坊”位于幽兰镇(原渡头乡)罗舍下魏村中部,坐北朝南。石牌坊为左右对称的三披垛两层楼阁式建筑,四柱三间,内连坊宅。四柱均为方形(磨角)红砂岩,柱头上雕刻了六角形纹饰,柱下垫有雕花石础。两中柱间另筑红砂岩门框,门框上部左右各置雀替,下部设门坎。门框与中柱之间和中柱与边柱中间均砌青灰色砖,下部为红砂岩石块。门前为四级石阶。四柱间均置三层红砂岩石坊,石坊上雕刻人物、花卉、动物或几何图案。正中间红砂岩石坊上右书阴刻楷体“黄门都谏”四个大字,右另刻“皇明万历二年岁在甲戍闰十二月吉旦巡抚江西賛理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徐斌刘尧论巡按江西监察御史陈志成守印胡纶为”;左另刻“赐进士刑科都给事中魏元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