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坊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坊篇

金昭牌坊和宪台牌坊
  时代:明地址: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金昭牌坊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岩头镇上村,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金昭进士及第时所建。金昭(1516-1581),字懋卿,号霞峰,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进士,官至江西瑞州知府。牌坊为六柱三楼式木构建筑,平面呈横长方形,高7.63米,通面宽9.9米,进深2.35米。明间两柱为方石柱,次间两柱为木柱。柱脚前后置石抱鼓,柱础为覆盆式。牌坊两外侧立有四角柱。明、次间均有阑额、由额、额枋等,各施雀替、丁头栱,正额前后悬匾。屋脊用薄砖砌成清水花脊,脊面刻如意花草。明间屋脊两端饰龙头吻;次间脊端饰凤头吻,两垂脊脊端饰飞凤。1989年12月12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详细]
庙沟后、横省石牌坊
  庙沟后、横省石牌坊,按形制考证,约建于南宋至元代期间,是已知年代最早的石坊。两座牌坊皆为墓道牌坊,所在墓道已毁,墓主无从考证。它们都是二柱一间一楼仿木结构石坊,坐东向西。前者石料采用鄞县西部产的“梅园石”,后者石料采用鄞县东钱湖镇的“椅岙石”。庙沟后石牌坊位于东钱湖镇韩岭村庙沟后山麓南坡。石牌坊西向,二柱,一间一楼仿木构。面阔3.29米,柱高3.28米,单檐歇山顶,翼角起翘较大,兽面勾头,重唇板瓦滴水。横省石坊位于鄞县五乡镇横省村省岙仙人山,亦为西向,二柱一间楼仿木构,面阔2.5米。其基本结构与庙沟后石坊类同。不同处在于阑额下移,插入柱身,无普拍枋,华栱用插栱,阑额上刻出“七朱八白”式样的长方…[详细]
霞间窑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绩溪县华阳镇霞间村南,已发现五处:姑嫂塘、对面窑、栗树下、陈家湾和黄金坦,为古代窑群。霞间窑开创于五代,面积8000平方米,均竖向修建在土丘上,属龙窑系。文化堆积层1—2米不等。其产品种类繁多,以瓷器为主,也有少量的陶器。瓷釉分青瓷和黑瓷两种,施釉均匀,色泽晶润,有细碎开片。胎色深灰,胎质坚密。器型有碗、盘、盏、钵、执壶、油壶、花瓶等。花纹装饰以素面为主,一些碗、盘口沿刻成葵花式,壶身大多做成瓜棱形。执壶的手上模印出带状花纹,造型和谐优美。陶器主要有青釉陶、红陶和灰陶。器型有碗、钵、盆、罐等。该窑烧造方法绝大多数器物用窑柱支烧,部分碗、盘等用匣钵装烧。碗与碗之间用5~9个长…[详细]
忠爱坊
  旧时,昆明南城外有金马坊、碧鸡坊和忠爱坊三座牌坊。因三座牌坊呈“品”字形,故称为“品字三牌坊”。三牌坊中,又以忠爱坊的建造时间为最早。忠爱坊建于元代,是人们为了纪念咸阳王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的功德而建。之所以取名忠爱坊是缘于塞典赤在滇时,体贴民情,造福于民。谓其“忠于君而爱于民”。故名“忠爱坊”。忠爱坊建成后,曾两次毁于大火。第一次是在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为时任云贵总督恒春所毁。这年,建水回族武生马献起义,率领义军围攻昆明,恒春统帅部下将士据城坚守,马献的起义军攻城久攻不克,马献用箭传书警告恒春,声称若不赶快开城投降,“将用大炮架于忠爱坊的石狮子座上,轰击制台衙门。”恒春接到此信后…[详细]
谏议坊
  谏议坊位于余姚城南半霖的史家村内,南北紧临民宅。该坊坐南朝北,四柱三间,通面阔7.20米,明问阔2.50米,次间阔1.35米,方形石柱。石坊高5.70米,明间顶部额匾的北面横镌“谏议坊”三字,南面刻凿“济美”两大字;小额匾上刻有“兵科给事中史立模”八字。石梁南北两面雕刻有植物纹图案,东西两头为突出兽头,次间顶部各有四个立体饰件,明间额坊上镌有狮子滚绣球和花卉纹浮雕图案。石坊基本完整,但顶上盖顶已毁。整座石坊石雕工艺精湛,雕刻精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谏议坊建于明代,是为史立模而立。史立模,字贵宏,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在他担任兵科给事中时,曾上疏提出三条重要建议:“选择贤能之士以充实边郡…[详细]
双石牌坊
  双石牌坊,位于仁寿县城东南部50余公里的禾加区中华乡牌坊村,距牌坊村小学东方200米,南北向,两坊上下对列,一条南北走向的石板大道贯穿其间。两坊间距44.5米,依所处地势由低到高分别编为一号坊和二号坊。一号坊建于清光绪七年(1882年),是清王朝为表彰徐母杨氏夫死从子和孝敬老翁钦旨建造的节孝坊。坊高11.17米,宽7.16米,四柱三开间格局,明间空(宽)2.52米,三重檐歇山式屋顶,牌楼式仿木结构,筑宝瓶式坊顶。全坊用109块石料构成,有90龛戏文和民间故事造像。装8个雕花云板,8支镂雕雀替,石柱前后分立8尊镇门兽,或狮或象,十分威严。两面对联各二副,序文各一则,大梁上方正中是显赫部位,南雕九…[详细]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坊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坊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1946年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坐北朝南,为纪念墓坊,原坊北有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抗战阵亡将士墓园。建国后因城市建设,墓园被毁。牌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一”字形,三间四柱三楼,枋柱上承龙凤枋。主楼正中题“浩气长存”、“气壮河山”,檐下用斗拱,上承庑殿顶。坊柱上为民国二十五年四月浙江省主席黄绍闳题写的“浩气壮湖山魂来怒卷江潮白,英名缅袍泽劫后新滋暮帐青”,民国三十五年八月俞济时题“华表按青霄一角湖山归战骨,墓门萋碧草十年汗马念前功”和竺鸣涛、宣铁吾题联。 此坊为纪念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阵亡将士而建…[详细]
汉钱范作坊
  汉钱范作坊汉代新莽时期铸钱范作坊遗址位于宁城县甸子乡黑城村南。1976年,由市文物工作站试掘清理出一批新莽时期“大泉五十”、“小泉直一”的陶范母,范母大多数经过室内烘干,质地较坚硬,呈红褐色,亦有少量制好后尚未烘干的,质地疏松易碎,呈红土色。两种范母均为规整的长方形,前端中央有圆形漏斗状浇口,浇口两侧设有排气沟槽。“大泉五十”的范母每方有钱模64枚排为6行,中间4行每行11枚,两边每行为10枚,钱模凸起,钱径为3厘米。整个范母模长60厘米,宽23.8厘米,厚6厘米,浇口宽5.2厘米,深5厘米。排气沟槽长15厘米、宽1.5厘米。“小泉直一”范母每方有钱模150枚共10行,每行15枚。范长49厘米…[详细]
“高风千古”石坊
  “高风千古”石坊位于余姚市低塘镇黄清堰村。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浙江按察司使于重修严子陵先生祠、墓的同时,特重建“高风千古”石牌坊,以纪念汉代高士严子陵先生。严光(公元前37年—_公元43年),字子陵,出生于姚北下河严家,是一位历代传颂的高风亮节之士。严子陵是光武帝刘秀的同窗好友,光武帝想委任严子陵为谏议大夫,而严子陵对尔虞我诈的官场恶习早已深恶痛绝,更不愿为官场繁琐的礼节所束缚,向往无拘无束、清净无为的自在生活,故拒绝了光武帝的任命,在富春江边过着农耕渔钓的隐居生活。他的这种不图名利,不图富贵的思想品格,一直受到后世的称誉。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详细]
“父子进士”石牌坊
  “父子进士”牌坊,又称“丝纶世美”牌坊,位于大埔茶阳镇大埔中学校门口,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距今390余年,为纪念当时父子同中进士,父亲饶相(江西按察副使),儿子饶与龄(中书舍人)所建。整座牌坊为花岗石预制件叠架而成,高12.5米,宽4.65米,共为三层檐顶。四根正柱、八根附柱并列四排,支撑石梁、石匾、顶盖,形成中间大门、两侧对称小门的布局。坊顶亭盖为仿木古雕凿件。中间一横匾,正反面分别雕刻“父子进士”、“丝纶世美”。亭盖、横匾石梁饰以“双龙腾云”、“双龙戏珠”、“双龙衔花”等图案。两侧小门顶端饰以“双狮滚球”、“花鸟动物”图案。石梁顶端均镶有一块麒麟石雕匾。整个牌坊结构严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