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坊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坊篇

龙家牌坊
  龙家牌坊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茶陵县秩堂乡皇图村,此牌坊造型独特,石雕精细,为省内古牌坊之上乘。 牌坊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皇图龙姓六房基祖龙庆云,于明嘉靖年间曾诰封中宪大夫,之后到清代又有3人获此殊荣,后人建牌坊以纪念,后圮,于清光绪三十一年重修。牌坊由底座及主体组成。底座4座3门,主体为3层5顶,枋、额6横5列。通高11.8米,底座高4.37米,主体7.5米。底座总长9.7米,进深1米,占地约10平方米。底座由花岗岩石装砌,中门宽2.1米,高3.96米,两侧为石砌拱门。主体建筑3层5列,坊顶5个,为仿硬山顶式石顶,最高层为4檐式,其余3檐式,正面上镌“诰封”二字,下为“中宪…[详细]
莫斯特磨坊
  莫斯特磨坊坐落于开普敦的南部郊区,临近开普敦大学,建立于1796年,为南非最古老的唯一幸存的磨坊,也是唯一可以工作的磨坊。目前,这座白色的磨坊已经成为开普敦最知名的旅游胜地,其悠久的历史吸引着世界游客的造访。莫斯特磨坊建立之初为私人所有,为开普敦唯一的私人磨坊,于1873年停止了工作,在1889年之前一直归莫斯特家族所有。在此期间,磨坊一直断断续续地工作着,在二战之前再次被遗弃。莫斯特磨坊共有三层,是一个塔式粉碎机磨坊,高6.68米,接触地面的直径为7.94米,下面的2.28米由石头建造,上面由砖建筑,墙壁厚1.15米,坚硬无比。莫斯特磨坊为开普敦魔鬼山(Devils Peak)最知名的建筑地…[详细]
师儒侍养牌坊
  师儒侍养”牌坊“师儒侍养”牌坊位于平阳县坡南街,面南而立。郑思恭(1566-1646),字允之,号太和,明平阳坡南人,万历十四年岁贡,选授永康训导,捐俸添置教具,赈济贫困生员。后升蓝山教谕,因父应祥年迈,辞职回家侍父终身。浙江右布政使姚永济、温处兵备道米万钟特为建坊。在家二十余年,著有《易学金针》、《东昆先哲录》等忧世之作26种。清兵进入温州,思恭拒绝剃发,留书明志,不食而死,远近士大夫皆哭以诗,永嘉王志彪诗云:“谁为朝廷存冠履,广文先生一冷官!”,“孝子之门忠骨劲,肯教剃发乞余年!”“昆阳山里盛薇蕨,歌罢吞声洒碧血!”牌坊花岗岩制成,4柱3间楼式仿木结构。通面宽5.5米,高6.5米,每柱前后…[详细]
燕喜牌坊
  古朴深重的燕喜牌坊竖立在燕喜亭北侧约二十米,它是原燕喜书院的大门(燕喜书院创办于清朝的光绪年间,是燕喜中小学校的前身,而燕喜中小学校后来并入了连州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二十九年(1940)校长杨芝泉主持兴建。牌坊中门顶上绘有原燕喜中小学校校徽。校徽为平顶三角形,里边上部画有巾峰山轮廓,下部有通心美术字“燕喜”二字。校徽为书画家杨芝泉所设计。校徽右侧有一“燕”,左侧有一“喜”。牌坊右门的顶上有“戈飞”二字,左门的顶上有“鹏搏”二字。中门两侧对联分别为,上联“吏部文章高北斗”,下联“连州水石冠南陬”。上联旁边小注为“明进士福宁游太初燕喜亭诗刻亭右石上字小痕浅风雨剥蚀墨迹半湮今节录于此”,下联旁注为“中华…[详细]
坪田牌坊
  坪田“乐善好施”牌坊位于云溪街道坪田村,是清户部主事刘兆梅为其节母来氏所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仲秋月(1888年),高9米,宽6米,厚2米,占地面积12平方米。坐北朝南,偏东20度。牌坊由青石、麻石和汉白玉等坚硬石料砌成,其结构严谨,造型精美,是云溪区最早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牌坊全层以六根方形石柱为主架,分石坊四层。第一层有一中门和左右两个侧门,门前后立花岗岩石雕镇门兽八具,四狮四象,均为蹲伏状,两目注前,四爪着地,倾耳静候,神灵活现。上部三层,每层三格,格中均嵌大理石一块,刻有记事铭文、“诰封荣禄大夫刘呈规之妻,赐进士出身,前户部主事刘兆梅之节母,诰封夫人刘母来太夫人之坊”、“光绪…[详细]
槐塘双坊
  槐塘双坊明、清黄山市歙县槐塘双坊包括龙兴独对坊和丞相状元坊。龙兴独对坊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为纪念元末明初槐塘人唐仲实和朱元璋对话而建。明末进行了大的修复改建,清中期进行了维修,近期又对牌坊四周石基进行了加固维护,本体状况基本完好。槐塘双坊四柱三间五楼,坊阔8.63米,白麻石(砂岩)鳌鱼吻脊饰,挑檐下作仿木结构斗拱,梁枋、雀替。明间二柱外础石上立蹲狮一对。南宋理宗时,槐塘人程元凤(1200--1269)官至右丞相,弟元岳官工部侍郎,因称亚卿,侄扬祖为廷对御赐状元,侄念祖官至秘阁学士,四人共立一坊。丞相状元坊为四柱三间楼阁式牌坊,卷草式纹头脊,中有宝顶,宽约8.4米,高9.1米…[详细]
东寻坊
  东寻坊是一个地理景观独特的海崖,位于日本福井县坂井市三国町安岛,属于越前加贺海岸国定公园的一部分。它是日本著名的旅游景点,与前方洋面上的雄岛共同被指定为国家名胜、天然纪念物。东寻坊所在地区主要为安山岩,受经年累月的海蚀作用而形成悬崖峭壁,高度约25米左右,从崖壁断面可见到清晰的安山岩柱状节理,真可谓是大自然的艺术。有如此规模的地理景观目前在全世界只有3处,另两处在朝鲜的金刚山以及挪威的西部海岸。东寻坊景区内专设高55米的“东寻坊塔”展望台,游客站在展望台上可将雄岛、越前岬一览无余,在晴天的时候还可以远眺到白山连峰和能登半岛,非常壮观。东寻坊虽然壮观辽阔,每年都吸引很多游客在此观光,但近年来不断…[详细]
邹坊文祠
  邹坊文祠,俗称八角亭,坐落在平远县 仁居镇 邹坊村村口。根据清嘉庆二十五年知县卢兆鳌编写之《平远县志》记载,该文物乃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邑人刘企贤等倡建,当时地名三枫树,清代设私塾,春秋两季则在此祭祀天地,祈求太平,风调雨顺。又因处于河口出口处,亦有“镇水”之说。民国期间在此办过小学、设过邹黄乡公所、邹坊乡公所。解放后曾为邹黄公社、邹坊公社、粮食仓库、邹坊大队、邹坊管理区、邹坊村委员会址至今。文祠主体为木质框架结构,共四层二厅十六间,平面六角形,主柱四条,六角形石质柱基,三层重檐,攒顶尖,穿斗式梁构架,顶呈宝葫芦状。是广东较为罕见的四层砖木楼阁式祠堂建筑。根据清嘉庆二十五年知县卢兆…[详细]
钟陵节凛冰霜坊
  位于钟陵桥桥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属明朝建筑。相传张坊村儒博士胡仰廷妻20岁丧夫守寡,贞操自守,孝敬长辈,为当地官史士绅和胡氏家族赞之为“节凛冰霜”,并请旨为她建立牌坊,以示旌表。牌坊全用石料(多为麻石)制成,以两中柱为主柱,并分别在东西两侧各按边长2米,底长3.5米,再竖两柱,造形奇特,使其俯视则六柱排列成两个相对的等腰三角形,侧视则形如长亭。在两中柱为4米处置横梁,横梁上正反两面皆阳阳刻(即字凸出)“旌表儒士胡仰廷妻胡氏节孝”字样,上下嵌有浮雕图案纹饰。在柱为4.7米处和柱顶又各置横梁,两横梁间嵌有一块素面石板,石板成长1.7米,宽0.85米匾额,横刻有“节凛冰霜”四个大字,反面刻有几位…[详细]
何氏百岁坊
  何氏百岁坊位于璧山县青杠乡,时代为清。何氏百岁坊座落在重庆市璧山区来凤街道安乐村,原成渝古道上,座东北朝西南。是一座有168年历史的精美石牌坊,建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间,系纪念奉直大夫周绍熙之妻何氏百岁而建,保存完整。对于研究清代石刻艺术及民风民俗提供了重要依据,被誉为“重庆市清代石质建筑的代表作”,是重庆市1992年首批确定的市级重点保护文物,2002年璧山区立文物保护碑。何氏百岁坊由三层坚硬的青沙石料垒砌而成,高11.7米,宽6.35米,四角八翘巧夺天空。醒目的4根石柱构成了牌坊的3道门,正中是大门,两边是小门,门之间塑有栩栩如生的青狮、白象、麒麟等吉祥动物,似忠实的守护神。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