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四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四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9月24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经陕西省政府2002年第24次常务会议通过,同意陕西省文物局提出的第四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58处)及其保护范围,予以公布。
马栏革命旧址
  马栏革命旧址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边革0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在马栏成立并举行了授旗仪式;1937年4月,0关中特委和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机关迁驻马家堡村,-任特委书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关中分区机关所在地,是关中地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中心。1941年底至1949年4月,0陕西省委迁驻马栏,汪锋、张仲良、赵佰平、高锦纯、文年生、王世泰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长期工作和战斗过。红色马栏——革命圣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南大门,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造性实践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成果,是…[详细]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暨八路军总部旧址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暨八路军总部旧址·1936年~1937年·泾阳县云阳镇西街。云阳红军总部旧址位于泾阳县云阳镇南门文家。“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工农红军于1936年12月15日南下关中,进入渭北地区,集中红军主力于潼关附近,准备迎击国民党亲日派“讨伐军”的进攻。同时成立了以彭德怀为总指挥、任弼时为政委、邓小平为副政委、刘伯承为参谋长的前敌总指挥部。总部及直属机关参谋部、政治部、地方工作部皆设在云阳镇。红一军团、三十一军团等红军部队在云阳至安吴一线驻扎。红军总部卫生部、野战医院在云阳以北的马家村。云阳红军总部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进行西安谈判时的强大后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根据国共两…[详细]
宏道书院
  宏道书院位于陕西省三原县城北,是陕西省明、清四大书院之一,由三原人王恕之子王承裕(明嘉靖户部尚书)于弘治七年(公元1494)创办。书院坐北向南,占地面积8亩,院内栽植松柏,花木葱郁,现存日式教学楼一座,房舍建筑坚固,雕刻细腻,气势恢宏。清代,宏道书院更成为西北学界之旗帜,省学衙署设三原,府考亦在宏道书院举行。光绪26年(公元1900),书院改名宏道高等学堂,倡导新学,注重经世致用,造就了于右任、李仪祉、吴宓、张奚若、杨世昌范紫东、张季鸾等一批海内外知名的民主革命先驱及专家学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陕西派遣官费留日学生30名,宏道学堂即占半数。民国时改为陕西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后改称…[详细]
杨虎城故居
  杨虎城将军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甘北村,居住在县城东槐院巷。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秀而不俗的民居宅院,建于1934年,是杨虎城将军为其母和家属所建。分为正、偏两院,坐北向南,院落格局分为门房、大厅、女厅、后楼房,占地面积一千二百五十平方米,建筑面积七百五十平方米,为关中传统式“四道”建筑。整个建筑古朴典雅,院内青竹翠柏,苍窗格门、浮雕制作精良细致。蒲城县人民政府为了纪念杨虎城这位“千古功臣”,将这座故居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此建立了“杨虎城纪念馆”,1983年11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现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展出杨虎城将军当年与张学良将军互赠互勉的亲笔条幅字画和蒋介石、邵立子、马鸿逵等赠予…[详细]
龙首坝
  龙首坝龙首坝是一座石拱滚水坝,它横跨于澄城县交道镇樊家川行政村管辖的状头村村西,处于与蒲城县西头乡交界的洛河下游。因建于汉武帝时创建的龙首渠的渠首段而得名。该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建成的,它位于澄城县交道镇西南8.5公里处,距离县城17公里。坝为石拱滚水坝,坝轴为弧形,坝面为渥奇式。坝高16.2米,顶长187.67米,顶宽5米,坝基最大宽22.5米。坝体用工157669个,用石料20525立方米,用沙7290立方米,用水泥12092桶,支付银元217881元。该坝由著名爱国将领杨虎成倡导,近代水利科学家李仪祉主持规划,总工程师孙绍宗率队堪测并全面负责工程实施,工程师李奎顺具体设…[详细]
哈镇抗日活动旧址
  哈镇抗日活动旧址·1943~1944年·府谷县哈镇镇小学、西湾村、温家塔村。保护范围:忠烈祠:东西9米,南北16米。以上东、南、北外延50米,西外延25米。秀芳图书楼:建筑及其基址四面外延,向东10米,向西20米,向南40米,向北40米。育婴堂:东西18米,南北16米。以上区域四面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忠烈祠:保护范围东、南、北外延50米,西外延25米。秀芳图书楼:保护范围四面外延,向东70米,向西60米,向南40米,向北40米。育婴堂:保护范围四面外延30米。2003年,哈镇抗日活动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神泉堡革命旧址
  佳县神泉堡革命纪念馆位于佳县县城西神泉乡神泉村。神泉堡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纪念地。因该村南山崖上有两股日夜长流、清凌凌的泉水而得名。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弘扬陕北战争年代革命传统,佳县人民政府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征集文物一百余件,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战斗过的神泉堡乡建成了佳县第一座革命纪念馆——神泉堡革命纪念馆,并于2001年8月正式开馆。1947年9月23日,毛主席率领转战陕北的中央机关来到神泉堡,住进当地民众高继荣家。高继荣家为陕北典型的窑洞院落,北窑七孔、东西窑各三孔,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当年就住在北窑里。窑洞及院落现保存较好。在神泉堡居住的57天期间,毛主席起草了著名的…[详细]
李鼎铭陵园与故居
  李鼎铭陵园与故居·1960年、1926年·米脂县桃镇桃镇村东沟麒麟湾。保护范围:陵园与故居四边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外延100米。2003年,李鼎铭陵园与故居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青阳岔中共中央驻地旧址
  青阳岔中共中央驻地旧址·1947年·靖边县青阳岔镇青阳岔村。保护范围:旧址7孔窑洞及院落,以上区域四面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外延30米。2003年,青阳岔中共中央驻地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小河会议旧址
  小河会议旧址分为毛泽东同志旧居、司令部旧址(小河会议旧址)、“七一”纪念大会旧址等几部分。小河会议旧址在1997年被省委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延安干部学院列为现场体验教学点,是榆林市第一批市级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16年12月,小河会议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194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转战陕北,从1947年6月8日至9日、6月17日至8月1日,毛主席他们在靖边小河生活战斗了47个日夜。6月7日,党中央冒雨离开了王家湾,山洪暴发,道路泥泞。全体转战人员,经一夜风雨行军,于6月8日天明时到达小河村。到了小河后,主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