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兴寺双塔
  在北宁城东北隅崇兴寺前并立着两座风格一致,秀丽挺拔的辽代古塔。两塔东西相距离43米。东塔高43米。西塔高42米,均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基座每面宽7米,基座上雕有各种花纹,下部雕有狮子、负重力士和莲瓣。向上为仰莲座,座上承托塔身,塔身每面都有拱龛,内雕坐佛,外立胁侍,上饰华盖、飞天和铜镜。塔檐十二层,由下至上逐层内收,每层檐角俱挂有风铃,随风摇动,声音清脆悦耳。塔顶的莲座、宝瓶、鎏金刹杆、宝珠、相轮均保持完好。西塔中部还镶有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崇兴寺塔记》小石碑。1963年崇兴寺双塔被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门票/开放时间5元辽宁锦州…[详细]
辽阳白塔
  辽阳白塔坐落于辽宁省辽阳市的白塔公园里。辽阳白塔的具体建造年代已无从考证,从建筑风格和细部的作法上看,辽阳白塔与锦州大广济寺塔的风格较为一致,与北镇的双塔也很相近。锦州的大广济寺塔有明确的纪年,建于辽道宗清宁三年(1057年),北镇双塔约建于辽道宗至天祥年间,因此可以推测辽阳白塔应建于辽代。后代虽经过多次重修、增建,但仍然保持着初建时的风貌。塔的平面呈八角形,十三层,是密檐式砖塔。塔通高70米,塔座二重,已有残损,下部经过后世的修补。塔身逐层稍内收,八面各建有佛龛,龛内雕有坐佛,左右各立一尊胁侍,一佛二胁侍上有宝盖、飞天。第一檐的下边有砖雕的斗拱五铺作,承托着檐部,朝南一面的拱眼壁上嵌有后世所…[详细]
银山塔林
  目的地介绍银山塔林位于昌平区城北30公里处,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主要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辽金以东佛教圣地,为明清时期燕平八景之一。位于昌平区北部,原名“铁壁银山”,因悬崖陡峭如同高大的墙壁一样,色黑如铁,而大雪之后漫山皆白,山色如银而得名。景区有前、中、后三座主峰,中峰“独出云霄”最高,海拔达726.81米。景区特点是山美、树美、塔多。山美源于漫山遍野的松、柏、橡树,颜色也随着树种的变化而呈现深绿、浅绿等不同色彩。银山南麓有众多古塔林立于峡谷之间,最为壮观的是华禅寺内的金代佛塔。景区有前、中、后三座主峰,中峰“独出云霄”最高,海拔达700多米。景区特点是山美…[详细]
拜寺口双塔
  位于贺兰县金山乡贺兰山拜寺口北坡台地上一处西夏寺院遗址内,东南距银川市约50余公里。两塔东西对峙,相距80米左右,均为八角形密檐式砖塔,由塔身、塔刹两部分组成,塔身表面均装饰影塑彩绘。东塔通高39米,由十三层塔身和塔刹组成,除第一层较高外,以上各层之间距离逐渐收缩,塔身之上为塔刹,由刹座、相轮和刹顶组成。塔身一层壁面平素无饰,二层至十三层及转角处皆有影塑彩绘装饰。西塔通高40米,由十三层塔身和塔刹组成,除第一层较高外,往上各层之间距离逐渐收缩,一层塔身面南辟一券门,从券门可进入塔心室,塔心室平面呈圆形;二至十三层塔身每层八面各开一长方形佛龛,龛内各塑一尊彩绘造像,或坐或立,千姿百态。塔身之上为…[详细]
一百零八塔
  一百零八塔位于宁夏自治区青铜峡市峡口山黄河西岸的一个向东的山坡上。一百零八塔是一处塔群建筑,塔群的始建年代不详,《大明一统志》记载:“峡山口……两山相夹,黄河流经其中,一名青铜峡,上有古塔一百八座”。《大明一统志》是明英宗时修撰的,可见十五世纪中期塔群就已经存在了,并且当时称其为“古塔”,可以推测塔的修建年代则更为久远。塔的形制属于元代新出现于内地的-教式塔,因此可以推测塔群应当是始建于元代的。塔坐落在十分陡峭的山坡上,坐西朝东,背山面水,依就山势凿石分阶建造,自上而下,按一、三、五、七的奇数排成十二列,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大型塔群,因塔数而得名为一百零八塔。塔的底座为砖砌的八角形须弥座,是实…[详细]
广德寺多宝佛塔
  明代。位于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区隆中山东北广德寺北端。是我国仅存的少数几座金刚宝座式塔之一。广德寺,始建年代不详,唐代名云居寺。后毁。明景泰年间重建。原位于隆中山,成化年间迁现址,改名广德寺。明末遭兵燹,仅存多宝佛塔。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各代均有重修。寺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中轴对称布局,现存山门、藏经阁、方丈室、东西客堂及多宝佛塔等。多宝佛塔位于佛寺后,建于弘治七年(1494)至九年(1496)。通高16.8米。分塔座与塔身两部分,塔座八角形,直体,边长5.32米,高7.26米,设角柱,叠涩檐,四面施石券门,正门上有壁龛座佛一尊,上额石刻“多宝佛塔”四字,塔心设八角形单…[详细]
曼飞龙塔
  曼飞龙塔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勐笼乡曼飞龙寨北的后山顶上。曼飞龙塔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636~1695年),是西双版纳著名的小乘佛教建筑。塔为砖石结构,塔群由大小九塔组成,塔身洁白,塔尖金黄,宛如玉笋破土而出,因而又有“笋塔”之称。再加上山腰橡胶树成林,山顶辟平建塔,绿树白塔相映,十分壮观。塔基为一米多高的八角形须弥座,周长42.6米,座的八个角各砌一个佛龛,龛边有彩色云状纹饰,龛内供奉有佛像。主塔居中,通高16.29米,挺拔秀丽,另外八个小塔分列八角,各通高9.1米。九塔都是圆形、实心,塔呈葫芦状,塔身洁白,有各种精美的装饰和彩画,顶部莲花瓣座上是贴金的喇叭状锥体塔刹和相轮,外形…[详细]
金刚座舍利宝塔
  金刚座舍利宝塔坐落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五塔寺原名“慈灯寺”,五塔的正名是“金刚座舍利宝塔”,为寺内的一个重要建筑。“金刚”在梵语中是“坚固”的意思,上立五塔表示是五方的佛主,其形式来源于印度佛陀迦耶的精舍。金刚座舍利宝塔是清代雍正五年到雍正十年间(1727~1732年)修建的,呼和浩特市这座五塔是中国现存的五座金刚座舍利宝塔中建造时间较早的一座。全塔由塔基、金刚座和顶部的五座玲珑宝塔组成,塔通高16.5米,金刚座平面呈“凸”形,拾级登上台基,拱门上镶嵌着汉白玉石的匾额,以蒙、藏、汉三种文字刻着“金刚宝座舍利宝塔”八个字。环塔而行,塔身表面布满了雕刻,有佛、菩萨、佛迹、景云、菩提树、金刚杵…[详细]
苏公塔
  苏公塔位于新疆自治区吐鲁番市东南郊,距城约6公里。苏公塔又被当地的维吾尔族人民称为“吐鲁番塔”。在苏公塔的入口处,保存有建塔时的石碑一块,碑的两面分别用维、汉两种文字记载了建塔的原因。该塔是吐鲁番郡王苏来满二世为纪念和表彰其父额敏和卓的功绩而修建的,塔始建于回历1181年(公元1779年,清乾隆四十四年)。额敏和卓是鲁克沁王的后裔,1694年出生于哈拉和卓,是吐鲁番地区的统治者和宗教领袖,曾因维护祖国的统一,被清政府封为“扎萨克”。在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的斗争中屡建功勋,分别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先后-为辅国公、镇国公。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又被清政府…[详细]
旅顺监狱旧址
  旅顺监狱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旧市区的元宝坊内。旅顺监狱是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旅(顺)大(连)时期-中国人民的一座法西斯魔窟。这座监狱是沙俄侵略者于1898年建立的。日本占领旅大后,日本关东都督府于1907年决定在沙俄所建监狱的基础上进行扩建,监狱也由原来的85间牢房增至253间牢房,可同时关押2000多人。监狱占地26000多平方米,其四周砌筑有4米高、725米长的红砖围墙,在围墙的外边还占据有大片的土地,建筑了住宅、砖窑等,内外总面积为226000多平方米。日本统治旅大的初期,“关东都督府监狱署”就设在这里。1919年改为“关东厅监狱署”。1909年10月26日在哈尔滨火车站击毙日本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