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13年3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共计1943处,另有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47处。2013年5月3日正式对外公布。
安福孔庙
  安福孔庙为江西省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坐落在江西18大文明古县之一的安福县城南.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安福县城,距吉安市60公里。是江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四年(1081),旧称“学宫”、“文庙”,后屡有兴废,至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迁现址。现存主体建筑坐北朝南,面积2148平方米,整个院落10000多平方米,有下马碑、泮池、圜桥、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东西两庑、露台、大成殿等建筑。大成殿采用中国宫殿的营造风格,殿内陈列了安福县自秦始皇至今2200多年的建县史,以及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孔庙占地10余亩,主要建筑物均以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它利…[详细]
龙南太平桥
  太平桥位于杨村街北面三里许的太平江上,为两孔三墩、四拱双层重叠组合石拱桥。该桥重建于清嘉庆至道光年间,主体桥身完好。重建的太平桥,造型奇特,用工精细,四拱重叠组合,分砖木和砖石双层结构,全长50米,面宽4米,通身高17.2米。下层两孔三墩,以精磨花岗石为料,桐油、石灰、红糖、糯米浆为灰浆,精工砌筑而成。交通:距离龙南县城5公里,可做出租前往,3元起价。…[详细]
羽琌山馆和云亭别墅
  羽琌山馆和云亭别墅江西省进贤县架桥镇抚河北面一公里的艾溪陈家村,发现了一处读书与藏书的文化庄园。说出来在江西,甚至在江南、在中国,都有点意思。艾溪陈家村有550年历史。自明英宗六年(1457)由陈氏始祖肖水公建立“义门世家”坊起,以勤耕苦读为本,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嘉靖44年,村人陈栋以一甲三名荣登进士(探花)后,陈氏家族发展很快。明清两代,全村共出10名进士。因此经济文化齐头并进,族人竞相建房,书生心中隐约埋藏着出人头地、衣锦还乡后经济富庶与文化昌明的较量。全村现存46幢近万平方米的明清建筑,匾额多达23块,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趣味很浓。其中的东庄园“中宪第·云亭别墅”与西庄园“羽王岑山馆”建…[详细]
安远永镇桥
  永镇桥坐落于江西安远县西部的新龙乡永镇村,建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该桥桥长38.5米,面宽4.33米,桥上与房舍融为一体,别具一格,它在石质桥墩上架于杉条木,多层横跨桥孔,而别于一般石拱桥,是我国古建木作技术在石拱桥中的巧妙应用。此桥远眺彩虹飞渡,近看亭阁生辉,为秀丽的山水增添了奇妆异色。永镇桥属长廊式木构瓦桥,长38.5米、宽4.33米,桥面距正常水位8米,2台2墩3孔,墩、台用花岗岩条石、石灰沙浆砌建。墩平面呈船形,迎水面砌成分水尖(俗称鹅胸)。墩上用三排杉木纵横交错组成悬臂梁。桥面用杉木条纵向平铺。悬山顶二坡双重檐长廊,长29.8米,出檐0.9米,距桥面2.6米,屋脊距桥面4米,中…[详细]
信丰玉带桥
  玉带桥位于信丰县虎山乡中心村,亦既在隘高至龙州的虎山河上。因其弧形如玉带,飞跨在崇山峻岭之中,凌架在滔滔急流之上,故名。玉带桥为信丰县通往广东兴宁,和平的交通要冲,它以结构独特,气势雄伟而闻名赣粤。交通距离信丰县城30公里,可坐前往虎山乡的中巴,票价12元。因其弧形如玉带,故名。玉带桥为当地富翁余风歧募资建于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又名“风歧桥”。玉带桥为二墩三孔屋楼式拱桥,桥身成弧行,桥长88.15米,是江南现存最长的弧形廊桥,它以结构独特,气势雄伟而闻名赣粤。留下了“远近闻名玉带桥,两岸峻峰入云霄。奔腾河水泻千里,玉带飞镇两山腰”的赞誉。地址:赣州信丰县虎山乡中心村类型:桥…[详细]
龚氏宗祠梁牌楼及浣纱记石雕
  上饶县应家乡龚氏宗祠两牌楼及石刻浣纱记位于应家乡安坑村,在龚氏宗祠后门西侧两块各长3.2米、宽1.7米的大青石板上,刻有昆腔传统剧目《浣纱记》。据《龚氏宗谱》记载,该石刻刻于明末。石雕共刻有人物240个、战马18匹、纨扇10对、案桌10张,还有刀、枪、剑等道具,刻工严谨,造型生动,神形兼备。经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该石刻是研究中国戏剧历史和戏剧表演艺术极其珍贵的资料,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保存价值。…[详细]
抚州玉隆万寿宫
  玉隆万寿宫建于清光绪年间,由抚州府所属六县(临川、金溪、东乡、崇仁、宜黄、乐安)商人集资所建。会馆为砖木结构,分前、中、后三进,前进戏台和后进0分别为二、三楼建筑,中进为大殿。大殿分左、中、右三个部分,从正门进去,左侧是火神庙,右侧为文兴庵,是人们祈求平安和人才昌盛的场所。会馆座西朝东,长80米,宽54米,占地面积4320平方米,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玉隆”乃宋真宗为祭祀东晋著名水利专家、道教大师许逊而赐名,后改名玉隆万寿宫。此后江西及全国各地建有多座万寿宫或许旌阳祠供奉许逊,抚州此宫即属此范畴。抚州玉隆万寿宫为坐西面东偏南30’,疑为与抚河走向相对。此宫最早建于明洪武年间,名文兴庵,乃正觉寺…[详细]
驿前石屋里民宅
  驿前石屋里民宅 驿前镇境内有50余幢明清古建筑,其中石雕、木雕、砖雕堪称江南古文化佳作,而“石屋里”民宅由于其用材独特、石雕工艺精湛,成为这群古建筑中的典型代表。 “石屋里”民宅建筑年代为清朝康熙55年(即公元1716年),结构为进深三进,占地1075平方米。由于整栋房屋由石门坎、石墙体、石地板、大石柱等面石建构而成,故名“石屋里”。石屋不仅用材独特,建造工艺也十分精湛,石块与石块之间衔接无缝,被誉为江南建筑一绝。而且民宅内的石雕也具代表性,双门楼居正厅刻有“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等图案,刀法细腻,层次清新,栩栩如生。石础座上雕有狮、象、鹿、鹤、文房四宝、花卉等精致图案,具有典型的徽州雕刻…[详细]
赣州文庙
  介 绍 赣州文庙位于老城区的东南,现厚德路东段的北侧,是江西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立校址,属省级文保护单位。 该文庙在唐代时曾为紫极观,到宋代又改为大中祥符宫,于皇佑年间创立县学。文庙原占地约10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分三组,采用平行轴线方式布局。目前绝大部分建筑为清乾隆年间建造,均保存完好,主要有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魁星阁、节孝祠等等,其中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高达15米,气势宏伟,带有显著的赣南特色。江西赣州市…[详细]
凤山查氏宗祠
  婺源查氏宗祠是查氏族人祭祀始祖查文徽之总宗祠,建于1644年,宗祠占地面积达2460平方米,直进六层,由广场、花园、大天池,大礼堂、后堂等部分组成,民国初年在此开办了洋学堂,也就是凤山中心小学的前身。由于历史原因,礼堂的大天池、厨房等被改作他用,但宗祠主要建筑保存完好,身在祠内,依然能感受到该宗祠当初的雄伟气势。查氏宗祠因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于2013年正式入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婺源县重视残缺损坏古祠堂、古民居、古遗址的修葺和保护,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保护古建筑中来,促进婺源旅游可持续发展。大修开工仪式上,许多来自河南、浙江、广东等地的查氏后人现场捐款,凝心聚力,追古寻根,共--建这座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