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13年3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共计1943处,另有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47处。2013年5月3日正式对外公布。
兰溪积庆堂
  年代:明至清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该堂坐西朝东,布局为三间四进两狭弄,通面阔13.75米,通进深58.8米,硬山顶。一进,进深六檩,梁架为六架后檐廊,用脊柱,前檐双步施卷棚。二进,进深九檩,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双步,明间前后檐部分檩下浮雕狮子和花卉等。三进,除前檐双步施卷棚外,其余梁架结构均与二进相似。四进,进深七檩用四柱,梁架脊柱前后双步带前廊,前檐柱间设格扇门窗。三进与四进明间之间设过廊。该堂规模较大,用材规整,雕刻精美,保存完整。…[详细]
渡渎余庆堂
  时代:明至清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女埠街道渡渎村渡一行政村该堂建筑建于明洪武年间,面西向,平面布局为三进一穿堂,堂前尚存一对明代石狮,建筑总面积约860平方米。此祠堂系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奠基者程颐、程颢的后裔程嘉禾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祠堂廊本墙上砌有乾隆五十五年立的“建造程氏余堂碑记”碑高189公分,宽74.5公分,叙明程氏后裔程嘉禾“弃举业,逐廉价之利,家业兴隆之日”建祠以追远祖。该建筑是三合院,门楼居东,厅堂朝南五开间,明间抬梁式,用五架梁和及平梁,有随梁枋,前廊有轩,抱头梁前部呈象鼻状。四前檐柱为瓜棱形,刻花雀替,轩和门楼刻卷草,双龙纹和寿字。留存至今布局完整,结…[详细]
衢州吴氏宗祠
  吴氏宗祠位于衢江区云溪乡王车塘村,2013年3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宗祠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32平方米,平面呈纵长方形,坐东朝西偏南。自西至东前后共四进,即前厅、正厅、穿堂、后楼。前厅有戏台。前、正二厅面阔三间,通面宽14米,通进深11.5米。明间两缝十架前后双步加后单步。月梁断面呈矩形略向外弧。两端用丁头支承,柱头卷杀,梭形柱,梁柱粗壮。施望砖,硬山顶,小青瓦阴阳合铺,地砖墁地。1998年、2008年进行二期修缮。据王车塘村《吴氏宗谱》记载:先祖吴椿,号石泉,宋理宗绍定三年庚寅(1230)随父路过三衢,到西安清源乡游览胜境,爱其山水清秀,择居卢田,元末至正年间兵焚,…[详细]
衢州三槐堂
  时代:明至清地址: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该堂坐北朝南,总体布局前后共五进,并设戏台、厢房,平面呈“丁字形”。前四进通面阔14.30米,第五进通面阔29.80米,通进深50米,总面积1500平方米。一进门厅前有一水池,门前有旗杆石,面阔五间,梁架为五檩用三柱,前设卷棚后为天花。二进设戏台,面阔三间,梁架为十一檩,明间五架梁前双步后三步用四柱。二进与三进天井两侧为过廊。三进,梁架为九檩,明间五架梁前后双步用四柱,屋面前廊顶与主屋顶勾连搭成双顶。三进与四进屋面也成勾连搭;三、四进的柱均为梭形。四进,梁架与三进同,与五进天井两侧厢房为两层重檐。五进两层重檐。三槐堂建筑,柱、梁等构件时代特征明显,木雕工艺精…[详细]
新叶村乡土建筑
  时代:明至民国地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镇,毗邻兰溪市。新叶村西为玉华山,为祖山,北为道峰山,为朝山,村东和村南各有一个小土丘为狮山、象山。这里的村民多叶姓。2010年被列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南宋嘉定元年,始祖叶坤从寿昌湖岑畈入赘玉华夏氏,后夏氏逐渐湮没不闻,而叶氏则繁衍成庞大的氏族聚落。现已传至第29代,共有人口3900多人。新叶村内有保存较好的16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筑,被誉为“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主要古建筑有西山祠堂(万萃堂,祖祠)、抟云塔、文昌阁、有序堂(总祠)、进士第、永锡堂、种德堂、崇仁堂(分祠)、双美堂等。…[详细]
兰亭
  兰亭,位于绍兴西南兰渚山,是中国浙江绍兴的重要文化古迹和旅游胜地。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王献之等40多位名士在此举办修禊-,王羲之“微醉之中,振笔直遂”,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而兰亭也因此而著名。兰亭,春秋时越王勾践种兰于此,东汉时建有驿亭,兰亭由此得名。东晋永和九年,会稽内史兼大书法家王羲之邀请了42位国家军政高官士族在兰亭举行盛会,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兰亭成为书法圣地、魏晋风流高地。现兰亭根据明嘉靖时兰亭的旧址重建,基本保持了明清园林建筑的风格,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是中国重要的名胜古迹,是著名的书法圣地,也是国家AA…[详细]
宁波林宅
  时代:清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镇明路紫金巷,该宅坐北朝南,西临紫金卷,背依三支街,东近镇明路,西毗邻民居。在海曙区紫金街30号。清同治年间举人林钟峤、林钟华兄弟俩之住宅。整个住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由头门、照壁、二门、照壁、轿厅、前楼、中楼、后楼等组成,左右配以厢房。门楼、照壁、影壁等处均有精致的雕刻,现尚存砖雕170余幅,石雕、木雕50余幅。宅西南辟有小园,为“兰亭”,藏有明董其昌书,陈继儒题跋的“兰亭序”贴石二方。林宅是浙东地区现存的古代雕刻艺术最集中,最精致,内容最丰富的建筑之一,这些珍贵的雕刻艺术品对研究雕刻艺术、建筑装饰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详细]
雪溪胡氏大院
  雪溪胡宅坐落在三魁镇雪溪乡桥西村的胡宅,占地面积4254平方米,建于清代,整座建筑非常乡土,院内的建筑以松木为主要材料,不着油漆,尽显木质本色。雪溪四周的环境,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美丽。雪溪胡宅的整座建筑非常乡土,院墙都是附近溪流里的卵石堆砌而成的,石块与石块之间的接缝很是紧密,不同颜色的卵石间隔着排列,有意无意的组成了一片美丽的图案出来,院内的建筑以松木为主要材料,不涂油漆,尽显出质朴自然的木质本色。用材讲究、工艺精细,兼具法式规范性与乡土灵活性,具有浙南、闽北建筑风格交融的鲜明特色。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间,包括胡氏大院、胡氏小宗祠、胡氏大宗祠、凤垅厝、外垟厝…[详细]
陈阁老宅
  陈阁老宅座落于盐官镇宰相府第风情街邑庙街东端堰瓦坝。是雍正朝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的宫式府第。主人陈元龙位高权重,为雍正朝文渊阁大学士,世称相国(宰相)。因明、清两代相国(宰相)又称阁老,故其故宅民间俗呼“陈阁老宅”。海宁陈家素有“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之称,世代簪缨,家学渊源,书家辈出。陈阁老宅历近400年,建筑端肃,布局雅致。现尚存正路轿厅、东偏房祠堂、寝楼、双清草堂和筠香馆。双清草堂西侧的古罗汉松,树龄高达600多年,至今苍翠挺拔,为难得的名木。宅内另有“陈家三宝”,即享誉书法界的明代陈氏法帖碑刻、雍正帝御赐的“躬劳著训”九龙原匾、青春依旧的古罗汉松,让人留连忘返。更有乾隆六下江…[详细]
双林三桥
  时代:清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北万魁、化成、万元三桥同跨双林塘,均为三孔薄墩薄拱实腹石拱桥。2005年3月16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化成桥为三桥中最早建成,由化成庵僧创建而得名,又因跨塘河,俗名塘桥。始建于元延祐年间,初为木桥,明洪武年间改为砖桥,永乐年间又易为木桥,至嘉靖年间始环以石。此后在明崇祯三年(1630年)、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多次重修。今桥高6.6米,长46米,宽3.4米。南北两坡各设台阶。桥两侧置素面栏板,顶部凿成吴王靠,栏板间嵌望柱16根。万元桥距化成桥东225米处,始建年代失考。清康熙年间构木梁,名福成桥。雍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