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1月7日,经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审核并经省政府研究确定,现将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73处、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14处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更名项目2处,予以公布。
黄沙腰李氏大屋
  黄沙腰村李姓大屋位于遂昌县黄沙腰镇,有东西两座房屋,为晚清时期建筑,因规模较大,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西大屋创建时间略早,李姓祖辈历时几十年,相继建成一至五进和两边附屋,组合成大屋,中轴线上由门坛、一至五进的五开间排列,东西两边附屋各十四间,门坛东侧门厅六开间,总面宽34.06米,进深67.69米,面积2195.55平方米,正屋每进之间墙体间隔,耳门相通,厅堂走廊两边与附屋相通,形成整体格局。梁架为抬梁,穿斗混合结构,门窗雕花装饰,屋面有硬山式、卷蓬式。秀山丽水(4)--遂昌黄沙腰李姓大屋秀山丽水(4)--遂昌黄沙腰李姓大屋东大屋创建时间比西大屋略晚,与西大屋以路相隔,前部大门坛,中轴线上…[详细]
松阳三庙
  松阳三庙:文庙、城隍庙、武庙(汤兰公所)文庙:建于清代,现存建筑二进二厢四合院式,现存建筑木构件基本保持原貌,内存“松阳重建儒学碑”一通,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城隍庙:建于清代,现存城隍庙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有大殿、后寝、厢房、后楼。建筑平面布局和梁架结构保持原貌,做工精细,雕刻精美,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武庙(汤兰公所):建于清嘉庆十四年,中轴线上依次为砍磨砖砌八字门墙、前厅、游亭、厢房、后厅。建筑木雕装饰十分精细,平面布局规整,梁架结构保存完整,木雕艺术构件保存完好,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详细]
石仓乡土建筑
  石仓乡土建筑位于松阳县大东坝镇石仓六村、七村、山边等地,为明末清初阙姓族人迁居石仓后繁衍生息,不断扩充建造的大型组合式建筑群,是研究当地民居演变与断代的重要实物例证,对了解浙西南地区古民居建筑手法具有较高的借鉴作用。…[详细]
云和王家祠堂
  云和县城司前巷的王家祠堂,始建于元延祐元年(1314),现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云和王氏传至第十二代祖王挺、王严兄弟时,人丁渐旺,家底殷实,弟王严出资建造了云和最早的街道——浮云街(现解放街老街段),街道长470余丈。元延祐元年(1314),兄王挺出资建造了王家祠堂。明宣德元年(1426),王海澄出资扩建了王家祠堂。明嘉靖年间,云广兵巡王一卿捐资扩建,如今祠堂西首仍保留着王一卿故居。清咸丰五年(1855年),王氏族人对祠堂进行了大规模重修,祠堂主要梁架构件留至今日。清咸丰八年(1858)、同治元年(1862),太平军两度转战云和,王家祠堂遭受一些损坏,族人又进行过一次较大修缮。王家祠堂是族人开…[详细]
黄坛季氏宗祠
  黄坛季氏宗祠位于庆元县竹口镇黄坛村,年代为清。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敕木山村畲族民居
  敕木山村畲族民居位于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年代为清。相传宋高宗南渡时,山神汤仙女显厥灵异,运木于朝以资国用,高宗大喜,降敕褒封,山因之名,村以山名,故名敕木山村。村落依山而建,建筑呈阶梯状布置,民居建筑简陋朴素,房屋墙基低矮,多为泥墙,内墙以薄木板构筑,居室狭小,为畲族传统的建筑形式。今敕木山村以蓝、雷两姓畲民聚居,唐永泰二年,雷姓畲民迁居景宁叶山头村,明万历四十年,蓝姓畲民从福建罗源迁入澄照乡,清代中期再迁入敕木山村定居,是畲族民风民俗保存较完成的代表村落。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海曙楼(宁波鼓楼)
  鼓楼又称海曙楼,位于宁波市中山西路公园路口。海曙楼的基础是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所建的子城南城门,几经兴衰,几度易名。五代时,称“望海军门(楼),宋为“奉国军门(楼)”。到了元代,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拆城毁城,子城的南门——海曙楼自然也难逃劫难。元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又建城、楼,名“明远楼”,不久又被毁。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太守黄永鼎重建。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倾圮欲堕,太守蔡贵易重建,使之面貌焕然一新,更名为“海曙楼”,沈一贯作碑记,董大晟作赋,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及以后多次重修,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除赋碑外,其余均被毁。现存的建筑是清咸丰五年(…[详细]
濮院古桥群
  濮院古桥群位于濮院镇老镇区。濮院建镇于南宋,旧镇的规模与布局在宋元濮氏定居时已具雏形,明清时又加以扩展,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濮院古桥梁群现有古桥梁9座,分别为:众安桥、女儿桥、栖凤桥、大德桥、大有桥、大积桥、定泉桥、秀桐桥及王板桥。众安桥:位于濮院镇花园街东河头,始建年代已无查考,清道光四年(1824)重建,东西向跨东市河,单孔石拱桥。桥长16.9,宽2.2米,跨度6.9米。拱圈石以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置,有望柱、栏板,东西堍各16级石阶。桥东堍原为纪念南宋爱国将领施全建有施全庙,现庙已毁,仅存亭。女儿桥:位于濮院镇南市河,清嘉庆二年(1797)重修,又名“语儿桥”,古为吴越分界处,单孔石拱桥,…[详细]
西塘建筑群
  西塘建筑群包括王宅、卧龙桥、五福桥、圣堂、护国随粮王庙、钟介福药店、倪宅、袁宅等八处文物点。位于西塘镇西街、朝南埭、塘东街社区。王宅位于西塘镇西街社区下西街65弄,清顺康年间,王渊一脉子孙移居西塘,兴此宅第。王宅占地3850平方米,坐南朝北,建筑分中、东、西三路。东路有五进(原六进,仅存五进,中间一进已毁);中路前半东部二进,西部三进,后半部共五进;西路七进。西路现开放前三进,后四进为私人住宅。其第三进为正厅,厅堂正中央悬挂有康熙年间翰林侍读学士海宁陈邦彦题“种福堂”匾额,以告后人平时多行善积德,日后定能使子孙得福。宅西有一条用168块条石铺成的“石皮弄”,宽度仅1米左右。卧龙桥位于西塘镇朝南…[详细]
幻溇古桥群
  幻溇古桥群是浙江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级别是仅次于国保“双林三桥”,它也是由三座古桥组成,分别是明溪塘桥、埭溪塘桥和永安桥,是双林镇又一处闻名的古桥胜景。前两座建于民国时期的位于双林镇的镇西乡土山行政村,后者建于清道光年间的位于双林镇的千亩山行政村。幻溇古桥群中明溪塘桥、埭溪塘桥、永安桥这三桥形制相似、规模相近、工艺相同,并列鼎峙于幻溇古水道之上,至今格局完整、风貌依旧。三桥数据都在长44.4-52.2米,宽2.3-2.4米,高4.2-4.8米之间。幻溇古桥群横跨于太湖溇港之一幻溇河道之上,三座桥均为七孔石梁桥,由北至南依次为明溪塘桥、埭溪塘桥、永安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