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旧址
  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旧址位于河北省武安市冶陶镇。1946年下半年,国*党撕毁停战协议,占领张家口之后,全面发动内战,扬言占领邯郸,毁灭边区。为使边区主力部队减轻保卫邯郸的沉重负担,边区首脑机关迅速由邯郸郊区返回武安,驻扎在冶陶镇。1946年至1948年间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冀鲁豫军区曾驻此地,刘伯承、邓小平、李达、薄一波、董必武、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战斗和生活,著名的“华北财经会议”、“大军挺进大别山南征会议”、“土地会议”、“整党整风会议”在此召开。中央局、军区下属各单位分别驻治陶和冶陶附近各村,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驻三王村。从1946年10月至1948年春,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军、晋冀…[详细]
唐山大地震遗址(纪念公园)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于2008年4月开始兴建,2008年7月初步建成开放,总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是世界上首个以“纪念”为主题的地震遗址公园。公园设计充分体现“敬畏自然、关爱生命、探索科学、追忆历史”的理念,以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铁轨为纵轴,以纪念大道为横轴,分为地震遗址区、纪念水区、纪念林区、纪念广场等区域。其中的地震博物馆于2009年10月落成。公园内纪念广场占地3万平方米,地面由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铺成,可供上万人举行重大-活动,是公园内供人们纪念亲人、凭吊逝者的一个重要场所。广场正前方是纪念水池,面积3万平方米,水池内主题雕塑采用石材和青铜质地,用写实的雕塑语言,展现唐山人民在灾…[详细]
徐向前故居
  徐向前故居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南20公里的东冶镇永安村,始建于清道光初年。1901年,徐向前元帅就出生在这里。这是一幢典型的晋北四合院式的建筑,院内正面为主房,两侧是厢房,上下两层是徐帅青少年时期干活和学习的地方。在故居内,有徐向前元帅童年时学习用的小木桌,1955年毛泽东向徐向前授勋时的元帅礼服,还有徐帅的羊毛衫、军装等衣物。徐帅亲笔书写的他生前最喜欢的两首古诗──《石灰吟》和《龟虽寿》原件也存放在这里。一件件实物和图片资料,反映了这位老一辈革命家生前清廉简朴,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故居坐北向南,一进四合院,占地面积856平方米。正房两层木楼,面宽三间,硬山顶木结构,左右耳房二间。东西配…[详细]
大同煤矿“万人坑”纪念馆
  大同煤矿“万人坑”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同煤矿后,疯狂掠夺煤炭资源,在“以人换煤”的血腥统治下,大批被摧残致死和奄奄一息的矿工被扔到荒山野滩和废弃井洞中,在大同矿区形成了20多处白骨累累的“万人坑”。其中,座落在煤峪口南沟的“万人坑”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整和规模较大的一处。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占地33.7万平方米,分为苦难展示区、文物保护区、煤炭历史展览区等不同的部分。主要建筑有展览厅、折板式廊道、多媒体演示厅、“万人坑”悼念厅、无字碑林等。纪念馆从门口到展馆的缓坡地面上“1937-1945”字样的8块铸字铁板深深嵌入周围的地砖,…[详细]
西河头地道战遗址
  西河头地道战遗址西河头地道战遗址(第六批国保)时代:1942—1947年地址:定襄县城西2公里处西河头村内西河头地道战遗址位于定襄县城西2公里处,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两大地道战遗址之一。地道开挖于民国31(1942)年,到36年(1947)秋,挖成自东向西的三条主道总长为5公里,是有3条干线、52条支道组成的纵横交错的地道网。地道分为三层,二层设有指挥所、休息室、储藏室;三层有机要室、武器库、会议室。此外,地道内还有翻口22个,卡口8个,陷阱和迷魂阵各12个,作战枪眼22个,出击口10个,出入口11个,连通水井3眼,地堡15座,高房工事1处。地道具有防水、防毒、防烟、射击等多种功能。地道筑成后武…[详细]
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
  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第六批国保)时代:民国地址:大同市西郊西岩山下的五周川学校前身是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大同中学堂”,此后校址校名几经变迁。1913年,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正式创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名为“山西省立大同中学校”,1972年改为“大同师范学校”一直沿用至今。建筑坐北朝南,校门由八根方形砖柱组合而成,形成正门和侧门。进入校门后是一字形办公楼,为单层建筑,正面楼外有半出檐的中式廊柱雨棚。办公楼后20多米处便是富丽堂皇的大礼堂,其平面布局构图俨然一头头朝北方的巨型卧象。礼堂后面是12个独立的教室,位于校园中央,南北各4个,东西各2个,形成一…[详细]
黄崖洞兵工厂旧址
  黄崖洞兵工厂旧址黄崖洞兵工厂旧址(第六批国保)时代:1939——1943年地址:黎城县黄崖洞镇下赤峪村“黄崖洞”是一个山区的名称,泛指方圆约10平方公里的地区。当时兵工厂建在水窑山谷中,包括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现存当年的厂房残基和后来修复的部分工房,家属区仅剩残垣断壁,从工厂区向北是黄龙洞,该洞为天然石洞,在峭壁之上,是当年的弹药库,洞对面突崖根有左权将军的办公室。黄崖洞兵工厂是在1939年将韩庄修械所迁到此地扩建而成的,当时年生产武器可装备16个团,主要供给华北战场。1943年日军侵入兵工厂,工厂破坏严重,遂撤往平顺西安村。黄崖洞在黎城县北东崖底镇上赤峪村西的板山岭下,面对狭长的河谷平地…[详细]
乌兰夫故居
  -故居位于土默特左旗塔布赛村,距察素齐镇24公里,东距呼和浩特市70公里,西距包头市110公里,现占地1530平方米,建筑面积560平方米。-故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志的出生地。现存正房、东房、西房二十六间,共560平方米。正房内陈列着-同志青少年时期的学习用具和参加革命后的部分遗物,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成长经历和丰功伟绩,以及他的伟大人格、崇高精神和革命事迹。故居已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07年,旗政府委托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专家,完成了-故居红色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并通过了专家的评审。按照规划要求,2007年投入5143万元,完成了卫生院、柏油路、民小…[详细]
兴安盟成吉思汗庙
  成吉思汗庙位于乌兰浩特市城区北部海拔高度350.4的罕山山顶,为罕山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庙殿呈‘山’字型轮廓,中间是高2.8米的正殿,东西两侧是高16.62米的偏殿,建筑面积322平方米,建筑上体圆顶方身、中轴对称,大殿正中的大理石台基上座落着高2.8米、重2.6吨的成吉思汗金身铜铸坐像,两旁陈列元代兵器,东西偏殿陈列元代服饰、书简、器皿。各殿天花板上绘有蒙古古代图案,地上覆花地毯。壁上有表述成吉思汗丰功伟绩的大幅壁画,粉墙金顶、庄严肃穆,方圆几十里即可仰视其雄姿。该庙始建于1940年5月,1944年10月落成,总面积6.8万。成吉思汗庙融蒙、汉、藏三个民族的建筑风格于一体,采取古代汉族建筑中…[详细]
“独贵龙”运动旧址
  “独贵龙”运动旧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巴彦柴达木乡。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乌审旗爆发了大规模反开垦、反奴役的“独贵龙”运动,十二个“独贵龙”总部驻此。旧址俗称“海流图”庙,藏名“珠达巴达尔赞林”,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蒙汉结合式建筑,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现存小经堂、僧侣房舍十余间。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从今年5月开始组建文化“独贵龙”,到现在已建成31个,架起了文化站与文化户之间的桥梁。文化“独贵龙”是以文化户、民间艺人为一体,以配合草原文化促进会和文化部门带动农牧民开展文体活动、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为主要任务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间文化组织,上接文化站、文化室,下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