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昌钟鼓楼
  永昌钟鼓楼,又名声教楼,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城中四街交汇之处。建于明神宗万历十五年(1587年)。钟鼓楼东西宽22米,南北长23米,分楼阁和楼台两部分。台基边宽22米,高7.2米,通高24.5米;楼阁重檐庑殿顶共二层三檐,下层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四面置格扇门,门左右置楹窗,斗拱为双翘无昂,共五踩,卷刹弧线。上层屋檐及檐柱向内紧收,面阔仍同下层。最上层为屋顶,上置宝顶。楼台以夯土板筑,四周包砖,两道拱门纵横其中,通达四街。楼体四面各悬巨匾三块,匾文为“丽日摩云”,“民淳俗美”,“金阙迎恩”,(东上、中、下);“文运天开”,“魁壁联辉”,“云锦天香”(南上、中、下);“中天一柱”,“怀柔西域”,…[详细]
延恩寺塔
  延恩寺塔,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区东宝塔梁上。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正德十年(1515年)、天启七年(1627年)及1985年重修。该塔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砖塔,石质塔基,通高33.5米,底座用长36.64米。第一层朝南开券门,门楣上方嵌有楷书“大明”匾额。从第二层起,四面开门龛,有仿木窗棂、围栏、斗拱。琉璃瓦盖顶为覆盆式,顶端立有小铁塔一座,形体与主塔相仿。2006年5月,延恩寺塔作为明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张掖会馆
  张掖会馆位于甘肃张掖市甘州区,耸立在著名的大佛寺旁,是清朝时期山西、陕西商人在张掖经商期间所建的活动场所。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会馆是一个集山门、高阁、戏楼、看台、牌坊、钟楼为一体的建筑群。分为前后两个院落,山门内前院南北构成为对称的看楼各7间,牌坊后的南北两面各排列5间厢房。布局严整,错落有致。大殿是会馆的主体建筑。古朴斗拱,保存完整。在一条中轴线上分布着牌坊,钟鼓楼,大殿,配殿,厢房等,既对称,又陪衬,高低错落,气势雄伟。木牌坊为四柱三门,正楼大、左右次楼小,总面宽11.2米,歇山式顶,券口上雕刻二龙戏珠、大象、海马、麒麟,神态生动,正楼正面刻行书“福阴苏山”,背刻“膏流瀚海”,…[详细]
格萨尔三十大将军灵塔和达那寺
  格萨尔三十大将军灵塔和达那寺位于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吉曲、尕水、吉尼赛三乡交界达那山腰。达那寺,藏语全称为“达那僧格南宗”,汉译为马耳狮子天堡。因为坐落处有一岩山,形状酷似马的耳朵得名。达那寺大约始建于公元三、四世纪,那时是苯教寺院,在南宋时期改奉叶巴噶举派,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由藏传佛教著名高僧帕竹噶举创始人帕摩竹巴的高徒桑吉叶巴·意西泽巴创建。达那寺现在属于噶举派寺院,俗称白教。噶举派是所有藏传佛教中派系传承发展最多的一派,有四大派八小派之称。而达那寺是八小派中现今唯一一座叶巴噶举寺院。达那寺现存石木结构的经堂一座,高22米,占地44平方米,二层,藏平顶式帕摩竹巴灵塔殿一座及叶巴殿、僧…[详细]
却藏寺
  却藏寺却藏寺位于互助县18公里处,距青海省会西宁58公里。周围四面大山环抱。整个山势,就像盘龙绕卧。左有凤凰山,前有狮子山,山上松柏苍翠,寺前良田千亩一片翠绿。却藏寺由一世却藏南杰班觉始建于清朝顺治六年即公元1649年。清朝雍正元年因为罗卜藏丹津事件被毁坏,以后又重建。1985年常住寺僧150余人。寺院有大小经堂和千佛殿,并有却藏、章嘉、赛赤、归化、莲花、阿群、夏日等-的“拉让”(-住的地方)建筑宏伟,主要建筑物释迦千佛殿高三层,九十九间。全寺有显宗、时轮学院,采用哲蚌寺郭莽扎仓教程,并在扎仓内设有本寺“却藏康村”。现在的主持是六世-罗桑丹贝旺秀。…[详细]
承天寺塔
  在银川古城西南部,有一座著名的寺院叫承天寺,寺内中间一座耸立云端的古塔,就是承天寺塔,人称“西塔”。这是宁夏现存的一百多座古塔中最高的一座砖塔。承天寺,寺门朝东开启,院内现存建筑有五佛殿、佛塔、韦驮殿、卧佛殿。韦驮、卧佛二殿两侧建有南北向配殿。殿宇之间,以重檐砖雕垂花门和围墙连接,形成四合院式的院中院。坐落在外院的五佛殿与佛塔同建在一条东西向的中轴线上。外院院落宽阔,古树参天,松柏长青,肃穆宁静。承天寺塔为一座八角十一层楼阁式砖塔,高64.5米,比西安的大雁塔还高0.5米。塔体建在高2.6米、边长26米的方形台基上。塔门面东,可通过4.8米的券道进入塔室。塔室呈方形空间,室内各层为木板楼层结构…[详细]
董府
  董府,位于小坝东南28公里的峡口镇任桥村,是清光绪年间的光禄大夫(正一品)、太子少保董福祥的宅第,故称“宫保府”。此府动工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落成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用银数十万两,用工二三百万个,耗粮五百万斤。其内寨、外寨共占地3000亩。建筑材料精心选用,汇集川、陕等地的能工巧匠进行建造,为我国传统砖木斗拱结构,运用彩、绘、雕、刻、塑等手法,又以匾、题、画点缀装饰。府形为堡寨,坐西向东,规模宏大,格调讲究,布局严谨,工艺精湛,是较具代表性的明、清四合院式建筑群,也是宁夏现存最大的堡寨,已被列为宁夏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寨墙早已被毁。内寨墙东西长122米,南北宽112米…[详细]
靖远寺
  靖远寺位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城西6公里的孙扎齐牛录乡,建于1892年,是清代伊犁八大-庙中较有影响的寺庙之一,现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整个寺庙对称成比例布局的楼台错落有致,古朴自然,是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融合的缩影,充分体现了锡伯族人民的建筑艺术,也是锡伯族与各兄弟民族保卫边疆、维护祖国统一的实物见证。靖远寺规模宏伟壮观,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四周筑有高大围墙,山门前有砖雕影壁,正门上方刻有锡、 汉文“靖远寺”大金字,笔法工整,苍劲有力,庭院宽阔幽静,连接各殿房的路面皆为砖铺,靖远寺整个建筑错落有致,布局对称,工程精细,雕梁画栋,异角飞檐,…[详细]
京杭大运河
  导 游 沿线的林泉祠园、米市货栈、古墩风情、南禅塔影、古桥情韵、老街民宅等,构成一幅江南名城的历史画廊,被海外游客誉为“神奇的东方之旅”。 提醒:每逢双休日、节假日的上午8:30,下午1:00,在锡山码头有定班船游览古运河,时间1小时15分钟,票价每位10元。无锡市区公交501路可达清名桥。    介 绍 京杭大运河是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中国奇观,已有2500多年历史。横贯于无锡市的古运河段以吴桥经西水墩、南门至清名桥这长约6公里的河段最具江南水乡风情。清名桥位于南门外的古运河与伯渎港交会处,是古运河无锡段的最佳景点。江苏无锡…[详细]
千像寺造像
  千像寺石刻在蓟县盘山千像寺北山坡。相传唐代一尊者从远方挈杖来此,忽见山岩下澄泉池旁有千僧洗钵,近观瞬而没之。尊者在此建寺,并于山坡涧石上按所见千僧刊刻千佛像。现存线刻佛像数百尊,分立式和跌坐两类,2~4尊为一组。立佛头顶发髻,面像丰腴,足踏莲花,高1.5米,宽0.44至0.49米坐佛高1.3米,莲座宽1.09米。具唐代造像风格,为天津地区仅存的摩崖石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