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帝城瞿塘峡景区
  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三峡的著名游览胜地。原名子阳城,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所建。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白帝城位于长江北岸,距奉节城东8公里。它一面靠山,三面环水,背倚高峡,前临长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是三峡旅游线上久享盛名的景点。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白帝城的名称,最早出现于西汉末年。当王莽篡位时,他手下大将公孙述割据了四川。公孙述在天府之国里,势力渐渐膨胀,…[详细]
重庆湖广会馆
  湖广会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东水门正街4号。又名禹王庙。抗战时为军用203仓库,现为重庆市商业储运仓库。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道光二十六年(1846)扩建,为湖北、湖南在渝商人的聚会之所。由于长期以来遭受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大山门被拆毁,殿堂房舍毁坏严重。大殿坐北向南,原为歇山式屋顶,现已改为普通屋顶,抬梁式屋架。面阔16米,进深13.6米,通高12.5米,建筑面积217.6平方米。前檐残存斗拱5朵,用材细小,是典型的清前期的建筑风格。湖广会馆与相联的广东会馆、江南会馆为一庞大的清代古建筑群,总占地面积8561平方米,是古代重庆作为繁华商埠的历史见证。整个古建筑群雕梁画栋、涂朱鎏金,有浮…[详细]
李业阙
  县城南郊2公里之李业阙,为墓阙。清咸丰《重修梓潼县志》载:“汉议郎李巨游(李业字巨游)墓,旧传在石马坝”。《后汉书·独行传》及《华阳国志·梓潼士女》记载,李业字巨游,梓潼人,少有志操,随博士许晃习鲁诗,西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经太守举荐,任官为“郎”。孺子刘婴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篡夺皇位,李业恨之,即托病去官,回归故里闭门不出。广汉郡(郡治梓潼)太守刘咸,幕李业名,强召之,业乃带病前往,被举为“方正”。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公孙述据蜀,建“大成国”。闻李业贤名,征业为博士。业托疾不从。大成国龙兴七年(公元31年),公孙述恼恨李业不听召唤,即派遣大鸿胪尹融持毒酒到梓潼,并对尹融…[详细]
杨公阙
  杨公阙建于东汉晚期,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夹江县甘江镇双碑村,西邻响堂坝,北临甘江河。杨公阙(以阙基为准)东延5米,南延5米,西延6米,北延30米围墙以内为保护范围,围墙外周边10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双阙东南约300米处突起的平台高地,曾经发掘出汉砖、古陶、石避邪、铜铁器皿等零散文物,推测为杨公阙墓葬所在地。杨公阙为墓阙,座南向北,双阙相距13米,阙高4.68米,宽1.2米,厚0.88米,红砂石质,各由10块巨大厚重的坚硬红石重叠堆砌而成,双阙主体保存较好,结构可分为阙身,阙楼,阙盖三部分,阙身呈方形,阙搂刻有多种浮雕图案,如横梁斗拱仿木建筑浮雕,镌刻精美,图象生动,线条流畅,简练有力,但风蚀较…[详细]
玉台山石塔
  玉台山石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阆中市保宁镇北的玉台山山腰,为覆钵式喇嘛塔。塔高8.6米,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刹三个部分。塔基为四方形,刻四瓣梅花形须弥座。塔身为上大下小长圆柱体,内刻一佛跏趺坐于莲台。上装塔刹,有石雕八力士举刹身。刹身为六方柱,各方有佛一座。塔顶为一焰纹状圆石。石塔雕刻精美,除局部风化外,基本保存完整。玉台山石塔无确凿建筑年代,根据其形制特征,推断为唐代所建。玉台山石塔的人物造型、装饰及塔身造型带有明显的唐代特征,是研究佛塔式石构建筑的重要资料。 20年前,一名英国建筑学家前往阆中考察,在石塔前观摩大半天,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这塔都是“斜”的。独特…[详细]
丹巴古碉群
  古碉是嘉绒地区藏民族先民们的建筑杰作,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丹巴县有“千碉之国”的美誉,在大小金川及大渡河上游两岸的村寨、山脊和要隘处耸立着无数的古碉建筑。据资料介绍;鼎盛期的丹巴碉楼不下3000座,一个大的村寨即有百余座。试想当初在深切河谷两岸,密密麻麻林立的碉群,其气势是何等的壮观!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县境内仅存古碉166座,主要分布在梭坡、蒲各项、中路,其中梭坡84座、蒲各顶29座,中路21座,其余各乡散存32座。现存古调最早修建于唐代,最迟为清朝增定大、小金川之时。古碉具有千百年的历史,历经战争和风雨的剥蚀、地震的考验,至今仍巍然屹立,有的久已偏倚,却不倒塌,有的甚至弯曲如弓,自成奇景,其…[详细]
彭州佛塔
  彭州有一个巨大的佛塔群,多数隐立于深山密林之中。其中云居院塔、正觉寺塔、镇国寺塔被列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塔都因寺得名,在历经千年风霜和人为破坏之后,寺庙已经不在,只剩这些幸存的塔子,长满荒草的塔身仍然庄严屹立,默默地代言着北宋时期辉煌的建筑艺术和彭州那段兴盛的历史。彭州佛塔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彭州佛塔众多,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三座:正觉寺塔、云院寺塔、镇国寺塔。彭州佛塔建筑构思巧妙,在注重实用价值的基础上,更注重装饰风格及艺术造型,既有北方佛塔壮丽恢弘的建筑风格又糅合了川西精致典雅的建筑理念,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宋代佛寺建筑在四川地区的代表。2006年,彭州佛塔被列为第六批全国…[详细]
简阳圣德寺白塔
  简阳圣德寺白塔位于简阳城南一公里处,始建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夏,竣工于嘉泰二年(1202年)秋。塔高37.9米,属砖石仿木结构、四周攒尖顶、十三级密檐式佛塔。外部建筑特色:其方形平面及位于寺院中轴线上的特点仍具唐代遗风;高达五米的基座国内罕见;塔身虽为密檐式,但造形仍仿楼阁式;第三级四面精巧秀丽的八座抱厦和第七级的两座舍利塔造型,国内仅见。内部结构特点:塔内共四层,塔身剖面为双层结构,里层为塔心室,外层为厚壁,中间夹以回廊,石质楼梯置于回廊中,梯级安排为“壁内折上结构”。各层均有形制多样,大小不一的壁龛,斗拱、藻井等,叠涩拱顶错落有致。回廊两壁尚存百余幅宋人佛像壁画,绘制技法娴熟,色…[详细]
无量宝塔
  建于北宋建隆年间(公元960年),距今已逾千年。座落在南充市高坪区鹤鸣山风景区,位于嘉陵江大桥西端,在顺庆区翘首可盼其挺拨雄姿。南充白塔,俗称“宋代白塔”,原名“无量宝塔”。白塔高37.1米,为十三层仿木密檐式砖塔,塔呈方形。其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价值。白塔塔基由条石砌成,塔身青砖垒成,塔顶生铁铸成,塔身为楼阁式斗拱建筑。东面第十层外垩“建隆万寿之塔”六字,二至十层外壁砌有小龛,每层十二柱,下四层砖砌环绕而上,从第五层开始,仅能容一人攀援至顶。保护范围:塔基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40米。…[详细]
淮口瑞光塔
  瑞光塔,俗称白塔,矗立在金堂县城南24公里处淮口镇外的蛇山上。背靠太平寺(俗称白塔寺),面临沱江,塔为楼阁式,塔基用条石砌成,面阔八米,塔身方形,十三层。通高三十三米,全用素砖建成。黄泥、白灰浆砌,塔身底层6.8米见方,各层渐次收缩,直至塔顶,每层均为仿木楼阁四楹三开间,所异于其他佛塔的是底层西方开门。层底有斗拱七个,转角铺作有假昂。塔为空心,内置右旋式顺时针砖砌磴道可达第十层。每层设佛龛,并在当心间有卷洞假门,左右侧门也有卷洞假窗。在第十层的内壁老墙皮上还有隐约可见的彩画痕迹和一条墨书题记,文日:“府城孙寄行宝祜(癸丑)仲夏吉日到此游”。此塔原有铁铸高大塔刹,据传,清代被雷电击落,除此以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