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涿州永济桥
  永济桥位于河北省涿州市城北1.5公里,南北横跨于拒马河之上。该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名曰“巨马河桥”,万历十六年(1588)重修,天启六年(1626)桥毁又重建。后因河道南移,桥亦塌毁,于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在旧桥南建九孔新桥。清帝乾隆为其赐名为“永济”,并作《御制重修涿州石桥记》、《御制永济桥诗并序》。桥端筑引桥,总长660米;桥南砌筑石堤并下设涵洞22个,原有旧桥也按涵洞形制改砌,使其成为“堤形引桥”以泄夏秋洪涝。该桥历史上为十八省通衢之必经,古御道之冲要,也是京南形胜之所在。其规模宏大,造型优美,远望恰似一条彩虹横跨两岸。故被誉为涿州八景之一,素有“拒马长虹”…[详细]
西古堡
  西古堡位于河北省蔚县暖泉镇内,冀晋界东2公里。古堡集古城堡与古戏楼、寺院、宅院于一体。城堡建于明中叶嘉靖年间,据记载清初顺治年间又在南北城门外增建二座瓮城,是古蔚州“八百庄堡”中最独特、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堡瓮城形制结构别具一格,古式宅院,呈明清民居建筑风格。城堡墙平面布局呈方形,边长230余米,黄土夯筑,墙外凸出土筑马面,高8约米。两瓮城的内城门南北对峙形成一条大街、东西各有小街道三条,沿堡墙内周围有“更道”一周。这便形成了西古堡村总平面呈“国”字形的特殊形制,是古蔚州八百城堡中比较独特的一例。村内现存的古民居院落约180座。高大的门楼、精美的砖、木雕花彩绘,九连环,四进四出的四合院无不在述…[详细]
福庆寺
  福庆寺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南苍岩山风景名胜区内,东邻銮驾山,西连朱会岭,南接天台山,北与銮台坡隔寺沟河相望。福庆寺原名兴善寺,相传为观音菩萨古老道场。据寺中现存最早的宋乾兴元年(1022年)《井陉县大化乡新修苍岩山福庆寺碑铭井序》碑文所记,福庆寺原创建于何人何代,在北宋咸平年间(998-1003年)就已失去了考核的依据,那时仅在当地人中传说此寺“旧名兴善寺”,“昔有公主于此出家”。碑文中还记载了,宋咸平五年(1002年),五台山华严宗僧人诠悦,由华严寺来此重修庙宇的情景。尤为重要的是详细记叙了诠悦与另一憎人智簧,到谯郡上疏真宗,要求批准重修苍岩山寺,以及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敕赐“福庆寺…[详细]
时恩寺
  时恩寺位寺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区鼓楼北街40号,始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寺院其它建筑已毁,现仅存大殿,建筑面积309.6平方米。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通高10.3米,单檐庑殿布戊顶,殿前有卷棚抱厦五间,为清代增进。康熙年的《宣化县志》祠祀志记载:时恩寺在今府署东。清代的府署即民国的县。据调查所知时恩寺原建筑布局南至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东西配殿、钟鼓楼和禅房等。大殿为单檐九檩庑殿顶建筑,庑殿顶又叫四阿顶,多为我国早期建筑所采用,因此文物价值较高。时恩寺大殿面阔五间19.2米,进深三间12米,通高1O.3米。斗拱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拱,瓦顶为绿琉璃瓦顶。大殿前出单檐六檩卷棚歇山式抱厦,与大殿以…[详细]
唐山寿峰寺
  寿峰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郊山顶。现存古建筑有药师塔、无梁阁,以及附属文物建筑文昌阁。三座建筑面南背北,一字排开,占地面积1261平方米。其他属于文物的有阁前的辽代陀罗尼经幢和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增修车轴山无梁万佛阁记”碑。寿峰寺中无梁阁居中,始建于辽重熙年间,初为1层,明万历年间大修增至3层。无梁阁通高28.5米,面阔3间12.5米,进深3间9.9米,为三重檐琉璃瓦顶。1层至3层屋檐下均施砖仿七踩斗拱,2层正面建有汉白玉栏杆的月台和走廊。第1层和第3层为砖砌弧形拱券顶,2层为木制顶。1层楼梯建在东西两侧承重墙内,由里侧小门进入攀登,折复通至2层。2层阁内东侧建有木制楼梯,游人藉…[详细]
暖泉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暖泉古镇内,座北朝南,轴线上原有山门、天王殿、过殿、大雄宝殿,两侧有钟鼓楼、配殿、禅房等。由于历史原因,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已毁,其余建筑尚存。华严寺的建筑年代无史料考证,但在调查中当地老人说在大殿脊檩下原有木扁一块,上 书-有“大明洪武三十二年”等字样。这与古建筑专家学者考证其为明代早期建筑相一致。因此,华严寺现存建筑为明代早期建筑,而且从其彩绘、天花图案来看,该寺应为皇家敕建寺院。华严寺雄浑壮观,精巧华丽,堪称蔚州禅林巨刹。华严寺历史上有“大寺前面佛爷镜,大寺后面青菜园”之说,现在寺后的青菜园早已不见踪影,但前面的“佛爷镜”(应是华严寺前的放生池)仍清澈可见。“佛爷镜”在寺前山门…[详细]
蔚州真武庙
  真武庙位于河北省蔚州城西北隅。通过对真武庙的建筑结构特点分析及与其它有确切线条的建筑相比较,结合碑文记载推断,真武庙应为明洪武年间建筑。大殿前的歇山卷棚抱厦应为清康熙、雍正时期所重修增建。钟楼四根卷刹柱为元代遗物,明代利用。真武庙坐北朝南,坐落在高约3米的夯土包砖台基上,殿宇禅房相连,形成一个封闭式独立院落。占地面积2944平方米。正殿分布在南北一条中轴线上,东西配殿各两座,四面房转角垣墉环绕,院中东部建钟楼一座,西侧建鼓楼一座。前殿为穿心过殿。单檐悬山卷棚勾连搭式,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悬山为正五架分心中柱式,五架梁枋心绘“金龙牡丹”,前卷棚为四架梁,顶置椤锅椽,梁架均油饰。正殿位于院内正北为…[详细]
常平仓
  常平仓位于河北省蔚县城鼓楼西。蔚州常平仓,旧名丰豫仓,原有仓房11座,共55间。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重修保持了当年格局,盛时储粮3.5万石。古粮仓占地7700平方米,现存仓房仅四座,砖木结构,硬山顶。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一太仓和甘泉仓都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仓廪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积…[详细]
蔚州灵岩寺
  蔚州灵岩寺,又称前寺,位于蔚县城内鼓楼西街,据记载蔚州灵岩寺在元末毁,明正统六年(1441年)敕赐重建。现存天王殿、大雄宝殿,占地6682平方米。天王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檐下施五踩单昂斗拱,尚存较早做法,梁架进深六椽。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檐下施七踩双昂斗拱,一跳极短,正中只为一“替木”,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殿内藻井制作精美,明代天花彩绘以八宝和篆寿字为主题,并有牡丹、仙鹤、祥云等,是重要的彩绘资料。此寺建筑规制较高,用材考究,做工精细,不同于一般寺院。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记载始建于金代,毁于元末,明正统六年(1441年)…[详细]
献县单桥
  单桥地处京德古御道貌岸然和滹沱河的交汇点上,自古即为南北交通要道。明朝在北京建都以后,人来车往,更感到无桥之不便。明正统六年开始建木桥,因滹沱河水势汹涌,木桥屡经毁复耗费了大量人力财物。河间知府王逢元等提议修建石桥。献县知事李粹自捐资主修邑人刘沿用、石守志、张九叙等捐资募款,力成此举。为此捐资出力者不计其数,就连石料都是商船纤夫不矢劳苦从千里以外的太行山区义务代运。经过8年的努力,于崇祯十三年建成,成为京南的交通咽喉。至今桥面仍留有0.2米深的车辙,可见石桥当年的繁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