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国故址
  邓国故址位于襄樊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团山镇。城址平面近方形,系夯土所筑。城垣、城门、护城河、烽火台等遗迹保存均基本完好。城垣东、西、南、北分别长766米、713米、896米和858米,面积约0.64平方米千米。城垣四周中部各有一城门。北城门外侧尚存向外突出数米的土坡,应属瓮城设施。城垣外有护城河环绕。邓城遗址尚未发掘,地表散有大量东周至洒代的遗物。在邓城外侧,东、西、北三面长约5千米的城域内,呈弧状分布众多,东周至汉代的遗址和墓葬群,出有大批青铜器。邓国故址是春秋时期邓国的都城,对于研究古邓历史、楚文化起源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施州城址
  施州城址由位于恩施市六角亭街道办事处的古施州城楼城墙遗址和位于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周河村的柳州城遗址组成,两地相距3.5千米,占地总面积达3.3平方千米。古施州城楼城墙始建于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占地4.5万平方米。城墙依山形地势,用方石、桐油、石灰、糯米制浆的方法垒砌而成。现存西、南门城门城楼及大部分城墙。柳州城遗址是南宋时期施州的重要军事驻地,是抗元斗争的军事城堡遗址。柳州城用石块与土垒成,依山梁脊依山势修筑城墙,尤以西、南段城墙保存完整,墙体上的女儿墙基本保持原状,现保存城墙约长6500米,宽3.5米,最高处达1米。还保存有四城门遗址、石刻、马道、校场坝、…[详细]
唐崖土司城址
  唐崖土司城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咸丰县尖山乡(今唐崖镇),背依玄武山、面临唐崖河,主要遗存年代为明代中后期至清初(17世纪-18世纪初),占地规模约80公顷,为土家族唐崖覃氏土司治所。土司城遗址包括城址、墓葬及外围设施。城址是遗址的主体,位于遗址东部临河较为平缓的区域。城址西部的山林中及城址周边,分布着墓葬、外围设施等遗存。唐崖土司城址遗存类型包括城防设施(城墙、城门等)、交通设施(道路、桥梁、码头等)、建筑遗址、墓葬、苑囿、手工业遗址(采石场)等多种类型,出土遗物主要有瓷器、印章、砖石质建筑构件等,其中以青花瓷器残片和石质建筑构件为主。其考古学年代判定主要集中于明代中后期,并多有纪年题…[详细]
容美土司遗址
  容美土司是鄂西最大的土司,遗址位于鹤峰县容美镇屏山村、张家村等地。遗址群始建于明代晚期,包括屏山的爵府、署衙、洞府建筑群落及土司属官向氏家族墓群,与土司活动相关的祭台、戏楼、天牢、地牢、桥梁、石刻建筑遗址,以及九峰桥、万人洞、情田峒,形成了规格宏大的容美土司遗址群。现遗址群包括爵府遗址、司署遗址、细柳城遗址、万全洞洞府遗址、万人洞洞府遗址、情田峒洞府遗址、南府遗址、中府遗址、水寨遗址、天泉山关寨遗址、官坟园“奉天诰命”碑、容美土司家族墓地、向氏家族墓地、九峰桥、大屋场遗址、紫云山祭祀遗址、“百顺桥”碑、“保善楼记”碑、凤翔书院碑。爵府遗址:位于容美镇屏山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原是容美山土司田…[详细]
高庙遗址
  高庙遗址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岔头乡岩里村,是沅水一级台地上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较厚,最厚处距地表可达5米多。遗址可分为下部遗存和上部遗存。下部遗存与皂市下层中晚期年代相当(距今约7400年),出土有相当数量的白陶器、釜、罐、钵等,器物造型奇特,很少带有附耳。纹饰戳以印笔点凤鸟纹、兽面纹最具特色。上部遗存与大溪文化的年代相当(距今约6500~5300年),与大溪文化有一定的联系,纹饰以戳印纹和凸点纹为主;釜、罐类陶器仍保留着曲颈的传统作风,因此被有关学者分别命名为“高庙下层文化”和“高庙上层文化”。高庙遗址所提示的文化遗物不仅证实了“涣水文化类群”划分…[详细]
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炭河里遗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黄材镇寨子村塅溪与沩水交汇的台地上,是南方最著名的青铜器出土地。遗址年代约为商代到西周时期。宁乡位于长江以南,却有大量珍贵的青铜器出土,其中包括中国最大的方尊——四羊方尊,最大的铜铙和最大的铜瓿。炭河里遗址现存主要部分为黄材河北岸与土段溪交汇处的扇形地带,城墙西南和东北分别靠近两条河的河岸,城内保存面积约为2.3万平方米,城外新发现保护面积为21万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达40多万平方米。1963年确认为西周遗址,分别于1973年和2001年进行小规模试掘,2003年到2004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发掘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发掘了西周早期大型建筑基址、城墙遗址,清…[详细]
舜帝庙遗址
  舜帝庙遗址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城南30公里九疑山瑶族乡舜源峰北麓,又名“舜祠”、“舜殿”。原有仪门、拜亭、正殿、寝殿等,今仅存仪门、拜亭、寝殿部分建筑。“帝舜有虞氏之陵”碑两侧碑林犹存部分碑刻。殿前古香杉、古槠树已枯凋。庙后舜源峰,庙前娥皇、女英双峰玉立,清泉飞流,环境秀丽。舜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经四岳举荐,尧帝考察即帝位,他身先士卒,恭谦忍让,举贤任能,政绩卓著,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一代明君。舜名重华,字都君,有虞氏部落。相传舜为上虞人,有名的孝子,是“孝感动天”的楷模,被后世奉为“二十四孝”之首。生于上浦镇虹漾村,该镇握登山上旧时不但有舜母庙、墓,还建有“祥虹阁”。舜帝庙遗…[详细]
宝镜湾遗址
  宝镜湾遗址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高栏岛西南部的宝镜湾。宝镜湾遗址面积10000余平方米,是一处沙丘连山岗遗址,包括遗址和摩崖石刻画。。1997-2000年,先后进行一次试掘和三次发掘,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陶器、石器、玉器、水晶器等遗物及居住遗迹。遗址附近还发现了5处7幅摩崖石刻画,画面内容与遗迹之间有某些内在的联系,如陶片纹饰与岩画线条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些摩崖石刻画分别是“藏宝洞”3幅,“大坪石”、“太阳石”各1幅。摩崖石刻画应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的产物,是南越古先民的生活写照或图腾崇拜。宝镜湾遗址出土大量的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的遗物,对于研究环珠江口的史前…[详细]
白莲洞遗址
  白莲洞位于柳州市南郊莲花山上,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白莲洞高二十米,主洞面积774平方米,洞侧有地下河,长年流水潺潺,洞前有湖泊遗迹。周围群山环绕,景色秀丽。白莲洞有中国第一座洞穴科学博物馆,博物馆的陈列室内陈列了大量的古人类和哺乳动物的化石。这些化石说明了在距今5万年以前,白莲洞人已经会缝制衣服、用火和煮熟食物了。华南古人类的洞天福地-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位于柳州市郊东南12公里,是著名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提议筹办的我国第一座洞穴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博物馆。白莲洞自然环境奇特,迂回曲折的洞中狭道全长1870多米。溶洞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洞穴低层,全长370多米的地下河道流水清幽,终年不…[详细]
鲤鱼嘴遗址
  鲤鱼嘴遗址位于广西柳州市区南部大龙潭公园内的大龙潭东北、龙山南麓的岩厦下,北距柳江河约3公里。遗址面积约200余平方米。1980年初,柳州市博物馆罗秀英和桂林市文管会谭发胜在大龙潭周围进行摩崖石刻调查时发现该遗址,并采集到少量夹砂陶片。柳州市博物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了发掘,面积总计56平方米,但除T1南部一部分外,其余大部分区域未发掘到底。该次发掘出土的遗迹、遗物比较丰富,其中,遗迹包括墓葬6座;遗物包括陶片、石器、骨器及蚌器等千余件以及大量的水、陆生动物遗骸(见《考古》1983年第9期)。资料公布后,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使该遗址成为探讨柳州、广西乃至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