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荆江分洪闸
  荆江分洪闸位于荆州市公安县南北两端,是荆江分洪主体工程。距荆州市5公里。进洪闸(又名北闸)屹立于北端太平口;节制闸(又名南闸)横跨南端黄山头虎渡河。湖北省公安县。长江荆江段在1949年以前的数百年间,水患频繁,太平口至藕池口间江堤西南的921平方公里分洪区两个重要闸口为进洪闸俗称北闸(太平口),节制闸俗称南闸,1952-1953年建成。1954年7-8月特大洪水时启用,发挥了重大作用。进洪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闸长1054.4米,高46.5米,分设54孔,每孔跨度18米,为开敞式钢质弧形闸门,最大进洪量每秒8000立方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游览、观光于一体的大型农业水利枢纽工程。…[详细]
沈从文故居
  世人知道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1902年12月28日,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四合院里。这是一栋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清晚期建筑,分为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左右配以11间古色古香的厢房,给人一种精巧秀丽的感觉。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采用一斗一眼合子墙封砌。飞檐矗立的屋架和灰色牢实的墙体融为一体,显得十分协调,苍老陈旧的板壁和剥蚀脱落的门窗,显示出房屋的陈旧与古老。故居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是曾任清贵州提督的沈从文祖父沈宏富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占地600平方米。沈从文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5岁时走出凤凰,踏上了…[详细]
贺龙故居
  贺龙故居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此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贺龙元帅纪念建筑。故居由贺龙的祖父贺良仕建于清末,民国5年(1916),贺龙捣毁芭毛溪盐局,组织武装后,故居于次年7月27日被反动派烧毁。民国8年(1919),贺龙的父亲贺士道在原址重建。民国17年(1928)2月贺龙回洪家关领导桑植起义,次年率部转移后,11月24日故居再度被反动派烧毁,仅余槽门残墙,1978年按原貌复建。故居坐北朝南,木结构,大小房屋6间,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右侧另有马厩牛栏,故居前有木石结构的槽门,四周有围墙。现故居内有贺龙的卧室,左厢房贺龙父母的卧室和堂屋等均作复原陈列。1979年6月曾在左侧…[详细]
曾国藩故居
  东岳如立、北岳如卧、中岳如坐、西岳如黛、南岳如飞。南岳欲飞之处,便是一片碧绿的“荷叶”——双峰县荷叶镇。十九世纪中期,一颗晶莹的露珠跃上了这片荷叶,这就是清代重臣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富厚堂始建于清咸丰7年(1857),大体照候府规制建造的,宅有中东西叁门,中门外有半月型石板大坪,坪外有一半月型水塘,有如“洋宫”。中门上有“毅勇候第”四个金字直匾。原名“八本堂”,后曾国潘之子曾纪泽据《后汉书》“富厚如此”而改名——富厚堂。富厚堂座落在位于双峰县东部的荷叶镇富托村的鳌鱼山下,与湘乡市、湘潭县、衡山县、衡阳县毗邻,总占地面帜四万多半方米,主体建筑近一万平方米,砖木结构,内有八本堂皇、求阙斋、筱吟斋…[详细]
齐白石故居
  齐白石故居位于雨儿胡同中部,东邻南锣鼓巷。据传此宅为清代中晚期内务府一总管大臣的宅子,后分割出售。新中国成立后由文化部购买,作为画家齐白石的住所。由于老人思念在西城的旧居,在此住了不长时间便迁回西城,此地便改为齐白石纪念馆(在他生前成立的)。“文革”期间,纪念馆被撤消,改为北京画院。现为北京画院《中国画》部和北京美术家协会所在地。该宅院建于清代中晚期,13号院仅为原宅院的一部分,是较完整的单体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一间(不是原来的大门),倒座房两间。院内南、北、东、西各有三间房屋,均为硬山顶合瓦过垄脊屋面,前出廊子。廊步明间有雀替,尽间上有倒挂楣子,下有坐凳栏杆。房子之间由转角廊相连。北房带东…[详细]
湘乡东山书院
  湘乡东山书院是毛泽东走出韶山,求学励志、成长报国的第一站。东山书院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由原湘军将领、新疆巡抚刘锦棠及湘乡县举人许时遂、黄光福等人倡修,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建成,规模为正厅三进,东西各五斋,合计60余间。书院门额“东山书院”四字,系清代榜眼、大书法家黄自元所书。书院建筑具有典型的湖湘书院文化特色,在布局上体现了“礼乐相成”的儒家思想,采取中轴对称、多重院落、前后连串、层层深入的空间组合,给人以幽深宁静的感觉。在装璜上不求华丽,青砖青瓦,没有堆砌的装饰和虚造的声势,呈现出端庄、朴实、宁静、典雅的特色。书院建筑同时融入了地方祠庙建筑特点和西式建筑风格,如围以围墙…[详细]
蔡锷故居
  蔡锷故居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的蔡锷乡(1948年,属邵阳县亲睦乡。1950年3月,属蒋河桥乡。1952年3月,邵阳县析置邵东县,为邵东县第三区蒋河桥乡。1985年3月,为邵阳市郊区蒋河桥乡。1996年5月,更名为蔡锷乡。)蔡锷村。蔡锷故居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停车场,大概长宽各20米,还是黄泥草坪地面,有些地方有积水,还可以看到明显的车辙。一部分是故居和陈列馆,占地面积约4亩,其中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故居坐南朝北,东侧坐东朝西建有两层楼的陈列馆,故居和陈列馆后面有片茂密的小树林。故居前面正对着有一条米把宽的砂石路,其余空地有稀疏的柑橘树。故居系土砖平房,正面3开间,东面一偏房为厨房。原房于…[详细]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位于长沙市天心区书院路356号。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前身是南宋理学家张栻创办的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湖南师范馆,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中国近代史上著名人物曾国藩、黄兴等曾藏修于此;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维汉、萧三等曾在此学习;徐特立、杨昌济、黎锦熙、王季范、李达、周谷城等曾在此任教毛泽东曾在此学习、工作达八个春秋,在这里,毛泽东立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志向,完成了从学生、教员到职业革命家,从激进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在这里,毛泽东从事了建党建团工作,并从这里走向党的一大。1920年冬,毛泽东与杨开慧在一师一…[详细]
树德山庄(唐生智故居)
  唐生智故居位于永州市东安县芦洪市镇赵家井村。唐生智(1889-1970),字孟潇,湖南东安人。1911年加入同盟会,1914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先后参加辛亥革命和讨袁、护法战争,历任湘军团长、旅长、师长。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军长、前敌总指挥、第4集团军总司令、湖南省主席等职。1929年任国*党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第5路军总指挥。1930年趁蒋桂战争复出,组织“护党救国军”,任总司令。1931年5月宁粤对立期间任广州军事委员会兼军事参议院院长。1934年12月兼任国*党训练总监部总监。1935年4月,被任命为陆军一级上将。抗战爆发后,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国*党军事委员会委员。以后长期闲…[详细]
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杨开慧旧居
  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杨开慧旧居位于长沙市开福区八一路538号长沙市博物馆内。1921年秋至1923年4月,毛泽东、何叔衡等租用此地作为中共湘区委员会机关秘密办公地。1921年10月毛泽东在长沙建立了全国最早的省级支部——中共湖南支部,不久,中共湖南支部改为中共湘区委员会(辖湖南及江西萍乡),区委机关仍设于此。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共湘区委员会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大力开展工人运动,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1922年下半年至1923年4月,中共湘区委员会组织了粤汉铁路、安源路矿、长沙泥木、水口山铅锌矿等十几次工人大-斗争,掀起了湘区工人斗争高潮。1923年春,中共湘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