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22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湖北省文化厅提出的172处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8处与现有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现予公布。
刘家老屋
  刘家老屋位于郧西县涧池乡军家河村,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平面矩形,对称布局,二进二天井带厢房,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灰砖斗砌清水墙体,单檐硬山顶,木结构架梁,屋面布小青瓦,屋嵴青瓦干摆,室内青砖铺地,天井青石板铺墁。正房面阔五间,后天井两侧厢房面阔二间。前厅大门平面为内凹八字式,次间设有石质花窗;中厅大门内凹,设石质门框,次间、稍间均安装石质花窗。后厅门、窗均为木质,雕饰人物故事及花鸟图。该建筑格局严谨,运用了较多的木雕、石刻技艺,是郧西县清代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详细]
敖宗祠
  敖宗祠位于竹溪县蒋家堰镇黄石头村,清代建筑。占地面积约384平方米,二进一天井院式布局。前厅、后堂(仅存基址)均面阔三间,砖木结构,抬梁式构架,单檐硬山顶,小灰瓦屋面。前厅大门有贴面式砖砌门楼,四柱三间。天井青石板铺成,四周有排水设施。该宗祠的嵴饰及半圆形山墙,很有地方特点,正立面装饰使用了大量的青花瓷镶贴及浮雕艺术,都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该宗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详细]
上庸古建筑
  上庸古建筑位于竹山县上庸镇集镇西区。清代建筑,包括三盛院及黄州会馆。原位于竹山县田家镇两河村,2009年9月,为配合潘口电站建设,迁至现址。三盛院,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813平方米,抬梁与穿斗混合木结构,二进两天井,由前厅、中堂、后堂、厢房组成,硬山式,前后封檐墙,封檐板砖砌灰塑;墙体为青砖斗砌,清水墙;门窗上雕饰多种花纹。黄州会馆,又称黄州庙,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布局,面阔三间,通面阔15.4米,通进深32米,建筑面积492.8平方米,由前殿、天井厢房、后殿三部分组成;前厅、后殿明间两侧均为抬梁式结构,次间两侧为穿斗式梁架,两侧厢房为双坡屋面,前坡长后坡短,小青瓦覆盖;硬山顶,清…[详细]
高家花屋
  高家花屋高家花屋位于川、陕、鄂三省交界处的竹山县竹坪乡解家沟村1组的白马山半山坡上。建于清朝中期,建筑面积1066.34平方米,现有村民12户38人。坐北朝南的高家花屋,面阔七间,一进三重两天井四合院布局,前半部分砖石木结构,后半部分以土木结构为主,前低后高,楼上楼下,错落有致。沿大门前十三级青石台阶拾级而上,迎面而来的是选材精良、精雕细刻的八字门楼,大气磅礴。从大门开始,院内的砖、石、木雕刻工艺精品比比皆是,件件传神。从砖雕门楼到大理石雕门槛、门鼓、门枋、门眉、柱础,到正面外墙上青石雕刻的“福”、“禄”、“寿”、“喜”窗户,到院内木雕的门、窗、户、扇、檐板、柱头等等,精雕细琢,技法娴熟,雕刻…[详细]
大晟庵箭楼
  大晟庵箭楼位于丹江口市土关垭镇银洞山村,清代建筑。由箭楼与左右厢房组成,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箭楼共四层,青砖砌筑,小布瓦顶,墙厚0.7米,墙面上,不规则分布着八个窗户和数十个箭孔;箭楼顶部中心梁上有“大明正德元年立”、“大清乾隆九年重修”等墨书铭文,以及红黑相间的太极图案。东西厢房为抬梁式木架结构,两侧硬山及前檐下均绘有图案。该建筑为研究武当山道教文化对周边建筑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以及防御性建筑的地域关系提供了依据。…[详细]
东王桥
  东王桥位于孝感市孝南区三汊镇东桥村,清代建筑。五孔石拱桥,尖券拱,拱券石排列为横联拱券。呈正南北向,中间高两端稍低,全长46.3米,桥面宽5.6米;中间的桥孔径为5.5米,两边对称递减,依次为5.2米、5米。桥墩均用红砂岩石和青石错缝平砌,石灰砂浆挂缝。桥面为条形青石铺墁。该桥自古至今是当地的重要交通要道,为研究孝感地区清代桥梁建筑风格等提供了实物依据。…[详细]
杨店桥
  杨店桥位于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杨店村。清代建筑。九孔石墩梁式平桥,桥长39米,宽3.5米,外孔距3.5米,孔间距2.5米,墩子宽0.9米,桥墩长4.5米。桥墩为棱形,桥面8块条石纵向平铺。桥石均为红色砂岩石质,缝口为糯米石灰挂口。该桥为孝南境内唯一一座保存较好的九孔石墩梁式平桥,为研究孝感地区清代的地理交通和桥梁建筑风格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详细]
九重屋古民居
  九重屋古民居位于大悟县黄站镇熊畈村,清代建筑。背山面水,坐北朝南。11进30天井,南北长118米,东西宽25米,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前厅房屋六间(门楼一间,大厅两间,前室一间,左右厢房各两间)。单重面阔18米,进深11米,厢房面阔4米,进深5米,天井及院落面积200平方米。后院东北侧有古井,由青条石砌成,井口成正方形,深达15米。九重屋由明代中期移居湖北的江西熊氏始建,后多次扩建,是一处集鄂赣文化为一体的优秀历史建筑。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古代史上的最后一次移民,而且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也有重要的贡献:1946年,在中原突围过程中,新四军领导人陈少敏同志曾在九重屋居住并指挥战斗。…[详细]
九房沟古寨堡
  九房沟古寨堡位于大悟县丰店镇桃岭村九房沟,清代建筑群。坐北朝南,东西长,南北宽。规整石条墙基,青砖黑瓦。石质门礅门楣,门楼前有石条台阶。外墙青砖到顶,正屋前廊卷棚,室内方砖墁地,大木结构多为穿斗式梁架,石柱础雕刻有各种花式图案,部分房屋有二层结构,上房明间上下为鼓皮,雕花装修,有的造型别致,外墙顶沿彩绘花纹,色泽鲜艳,屋嵴吻兽陶土炼制,很有地方风格。每座建筑都分门楼、中央通道、天井、小院等。该建筑规模较大,极具特点,对我省古建筑的研究具有较高价值。…[详细]
云梦儒学大成殿
  儒学大成殿位于云梦县城关镇文化路,清代建筑。始建于元至正三年(1337),明洪武年间、顺治五年(1648)两次重建。现存为清代建筑,是云梦儒学(文庙)的主体建筑(其他建筑无存),1985年由云梦县城关闹市中心迁至现址。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明间为三间,次间、稍间均为四间,面阔20米,进深约13米,柱网面积约26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330平方米。高约12米,重檐歇山,黄色琉璃瓦顶,明、次间为抬梁式构架,两山间为穿斗式构架。上下檐施五踩重栱里外出两跳斗栱,前檐设格扇门。殿内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修儒学碑石一块。该建筑是研究湖北清代大式建筑和文庙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保护范围:自儒学大成殿建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