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7月16日,省政府核定四川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484处),现予公布。
红三十一军医院旧址
  红三十一军医院旧址(南江县)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向前、向西外延30米,向东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详细]
川陕苏区红军石刻标语群
  川陕苏区红军石刻标语群年代:1933-1935年2012年,川陕苏区红军石刻标语群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四方面军北山寺军以上干部会议旧址
  红四方面军北山寺军以上干部会议旧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得胜镇得胜社区居委会,清初兵燹被毁,康熙元年(1662)修复,立二教寺,道光17年(1837)雷自然和尚从渠县云游到此挂塔为僧,卖产、化缘扩寺,历时9年形成建筑群。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在发动宣达战役之前,其总部在北山寺召开了各军以上领导干部会议,研究部署作战方针和计划,亦为革命旧址。该建筑座南向北,由山门、前殿、正殿、后殿、厢房、禅房组成复式三进四合院。整体建筑占地面宽50米、进深40米,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94平方米。青石天井,泥土屋地面,穿斗台梁混合结构,板壁花窗,青色板瓦屋面,殿为歇山顶,厢房、禅房为悬山顶。山门前…[详细]
永安坝八一纪念会会址
  永安坝八一纪念会会址(通江县)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通江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
  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群位于沙溪镇王坪村,包括总医院部、政治部、医务部和总务处旧址,以及其下设的医疗机构,属军、政、医三合一的军级机构。整个建筑均呈三合院布局,土木结构,清末民初民居建筑风格,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系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4年春,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由鹦歌嘴迁驻今沙溪镇王坪村,周光坦任院长,张琴秋任政治部主任。由于战事激烈,成百上千的伤病员被送往总医院救治,虽因缺医少药,不少伤病员伤病恶化而光荣牺牲。但红四方面军总医院仍为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保存革命力量和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为了展示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的历史风貌,县民政局于2005年初对总医院旧址进行了保护性建设和陈列布展…[详细]
通江川陕省工农总医院旧址
  通江川陕省工农总医院旧址(1处2点)(通江县)1932年12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通江县两河口入川,迅速建立了以通江为首府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此后不久,为了解决几万将士看病疗伤的问题,红四方面军在通江县泥溪场将红10师师医院扩建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医院,即红四方面军总医院,周光坦任院长,张琴秋任政治部主任。总医院还辖有军、师医院和12个分医院以及一所护士学校。这些机构分散在6个居民组的17家农家大院,用房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日接收伤病员的能力也由原来的3000人增加到5000人。77年后的今天,记者眼前的医院旧址,已没有当年的喧嚣。总医院院部旧址大院是一幢建于晚…[详细]
大城寨红军烈士墓
  大城寨红军烈士墓(通江县)保护范围:墓葬分布范围外延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详细]
毛浴坝会议会址
  毛浴坝会议会址(通江县)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邝继勋烈士墓
  邝继勋烈士墓(通江县)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吴之英故居
  吴之英故居位于车岭镇几安村。吴之英,出生于我区车岭镇吴沟一个书香人家,是清末民初四川著名爱国学者、书法家。曾响应“康梁变法”,组织“蜀学会”,创办《蜀学报》,并亲任主笔,有《寿庐丛书》七十二卷著述传世。吴之英故居(名山区)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