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由国务院核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国务院于2019年10月7日核定并公布。共计762处,包括古遗址(167处)、古建筑(280处)、古墓葬(3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34处)、石窟寺及石刻(39处)、其他(12处)等。
叶坪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旧址
  叶坪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旧址原为刘氏祠堂,建于公元1897年,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二厅一井一横一排,硬山顶,小青瓦屋面,占地566.91平方米。1933年3月,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在瑞金叶坪洋溪刘氏私祠创办。任弼时、张闻天、李维汉先后任校长,杨尚昆、董必武、冯雪峰先后任副校长。学校内设教务处、总务处、教材编审处等机构,开设有新苏区工作人员训练班、党团苏维埃工会训练班和高级训练班。课程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建设、苏维埃建设、工人运动、中-史、西方革命史、地理、自然科学常识等及各类学术讲座。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中央高级党校,培养了大量革命政治干部,对于新中国党的建设、党政…[详细]
湖坊中共闽赣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
  湖坊中共闽赣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1933年5月中共闽赣省委、省革委成立,领导机关设在湖坊桥头龚家大屋,1933年6月4日,闽赣省军区在湖坊吴氏家庙成立。闽赣省苏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东北大门,是连接中央苏区和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纽带和通道,是永远不能放弃的“中央苏区的战略钥匙”。闽赣省前后历时两年(1933年5月-1935年5月),管辖了现在福建、江西两省三明、南平、抚州、鹰潭等5市21个县市的全部或部分区域,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人口100余万。土地革命时期,闽赣省苏区广大军民为革命的胜利,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做出重大贡献和巨大的牺牲。湖坊中共闽赣省委、省革委、省军…[详细]
井塘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旧址
  井塘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旧址建于清末,是一栋赣南较为特殊的“一进两堂三横”式不对称传统民居建筑。1934年12月,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由于都县宽田乡迁驻黄麟乡井塘村新屋组。瞿秋白在此组织了中央苏区最后一次文艺汇演,史称“井塘汇演”。项英、陈毅、毛泽覃、陈潭秋、何叔衡、刘伯坚、邓子恢等和当地军民一起观看演出。井塘汇演是中央苏区的最后一次汇演,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敌斗争的决心和信心,有力地掩护了中央红军战略转移。1935年2月上旬,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离开驻地迁往禾丰镇黄泥村。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是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党政军的最高领导机关,是留守红…[详细]
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旧址
  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旧址紧邻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1938年1月6日至4月4日,中共中央东南分局驻扎于此,负责组织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同时还承担着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壮大党的力量,领导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重任。旧址原为盐商余兴庆的住宅,旧址建于1917年,总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8.2平方米,内有五栋面积相近、法国风格相同的两层半楼房。每栋建筑分为上下两层,砖木结构,木质楼梯和楼板,倒板用木板条加外粉刷(俗称“烂板筋”)做成,屋顶为圆木人字梁顶架,灰色机制瓦(当时的中外合资企业——湖北汉阳华兴砖厂制造“鱼利”灰机瓦)盖顶;外墙体用红色机制砖砌筑,砖的短边一侧阴印法文“…[详细]
马家洲集中营旧址
  马家洲集中营旧址位于泰和县马市镇仙桥村委松山村,是由一栋祠堂和四栋民房构成。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松山村西侧的105国道边还有一棵-杀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先烈古樟”。抗日战争时期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派江西省特种工作委员会(简称特办处及其--),于1940年6月--1945年1月在抗战时期的临时省会在泰和县的城郊马市镇仙桥村委松山村设立了一所秘密监狱,即马家洲集中营,对外称江西省青年留训所。马家洲集中营先后关押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近500人,包括中共南方局委员、南方工委副书记兼广东省委书记张文彬,中共南方局委员、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原江西省委书记谢育才,丰城中心县委书记吴…[详细]
武霖基督教圣会堂
  武霖基督教圣会堂位于蓬莱市区画河西沿,又称画河基督教堂,登州圣会堂,是今年新增的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世纪,登州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颇为活跃的地区。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美国南浸信会传教士海雅西在蓬莱创立了华北地区最早的浸信会组织。同治十一年(1872年),美国南浸信会传教士高第丕夫妇,于蓬莱城画河桥南西侧建基督教堂,时称“登州圣会堂”。登州圣会堂为欧式建筑,由礼拜堂和钟楼联体构成。东部礼拜堂为单层结构,四开间,东西长20.58米,南北宽9米,建筑面积185.22平方米。神坛坐东朝西,正中设洗礼池,两侧为更衣房,堂内可容纳300多人。西部钟楼为三层,一层为玄关(过厅),大门面西,内…[详细]
中兴煤矿公司旧址
  华德中兴煤矿公司位于枣庄市市中区矿区街道办事处。年代为1899年。2006年12月7日,华德中兴煤矿公司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中兴煤矿公司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在潍坊市广文中学和人民医院之间,散落着几座深灰色的19世纪末期的欧式建筑,有默然肃立的老教堂,还有青砖红瓦的乐道院,这里就是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建立的关押外国人的潍县集中营遗址。1941年12月,日军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日本政府将其侵占领土上的美、英等敌对国侨民强行扣押,设立集中营进行圈禁。南方日占区侨民强行集中到分布于上海和香港的10多个集中营,北方日占区侨民则囚禁在山东潍县的集中营。1942年3月,驻潍县的日本宪兵队长汤本宣典率日本宪兵和伪军强占乐道院,把所有人员赶出,将房屋和区域依次编号,并进行拆除改造,用以关押侨民。这就是日本人称之为“潍县敌国人集团生活所”的…[详细]
青岛朝连岛灯塔
  朝连岛灯塔位于黄海青岛港附近的朝连岛上。该灯塔于1899年建造;1940年改建;1941年3月建成无线电指向标;1958年建成雾号;1993年灯塔大修。其主要作用是为进出青岛港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务。1948年8月28日,修复朝连岛残塔。1957年4月,海军增建无线电指向标并正式启用。1979年1月该指向标撤除。之后,朝连岛灯塔历经多次大修,均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基本保持原貌。2019年10月7日,朝连岛灯塔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曲阜师范学校旧址
  曲阜师范学校旧址包含有曲师礼堂、工字教学楼以及清代学使校士馆(民间俗称考棚)等部分。其中,曲师礼堂系山东四大教育家之首、著名民主人士、校长范明枢1922年所建,为拱顶式瓦面建筑,是当时师生进行--、演讲等活动的主要场所。1929年6月,曲师师生在此上演了轰动全国的反封建历史话剧《子见南子》,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丁玲等人曾在此讲学,也是淮海战役动员会的主会场。工字教学楼是山东著名抗日烈士张郁光1931年任校长时所建,为德式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因其平面图像一个旋转90度的“工”字,又称“工字楼”,是学校当时最主要的教学场所。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等曾在此学习并从事革命活动,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楚图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