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由国务院核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国务院于2019年10月7日核定并公布。共计762处,包括古遗址(167处)、古建筑(280处)、古墓葬(3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34处)、石窟寺及石刻(39处)、其他(12处)等。
金岗库村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时代:1937年地址:五台县五台山金岗库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纪念馆位于山西省五台县金岗库村,成立于2003年11月7日,是在军区司令部旧址的基础上修建的。旧址院落坐西向东,紧靠山根,位置险要。整个建筑分里外两院,大小相仿。纪念馆现有陈列室二十一间,展厅四个。具有北方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布展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铁血长城》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抗战史迹展。以抗日战争的发生和发展为主线,展出图片142幅,生动再现了晋察冀根据地军民舍身忘死,不屈斗争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千秋风流一元戎》聂帅生平展。共展出图片90幅,实物14件,详尽地阐述了聂帅光辉的一生。1937年10月下旬,八路军总…[详细]
晋绥日报社旧址
  晋绥日报社旧址时代:1940年地址: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高家村村内晋绥日报社旧址位于兴县高家村镇高家村村内。《晋绥日报》(原名《抗战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为了统一根据地宣传工作,中共晋西区党委于1940年9月18日创办了机关报——《抗战日报》,贺龙亲笔为之书写了“人民呼声”的题词。《抗战日报》于1946年7月1日改名为《晋绥日报》,内容主要是社论、国际国内新闻、地方消息等。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指导地方的工作。晋绥日报社下设部、总编室、采访通讯部、采买供给部和印刷厂。晋绥日报社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推动全国解放战争的重要宣传阵地…[详细]
小李村太岳行署旧址
  太岳行署小李村旧址时代:1942年地址:临汾市安泽县杜村乡小李村太岳巷1942年9月,太岳行署由沁源迁往安泽杜村小李村,行署主任牛佩琮、副主任裴丽生在此主持工作,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当时薄一波同志经常来此主持工作。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胡服(刘少奇)曾在此做过有关“群众运动与建设根据地”重要报告。太岳行署小李村旧址现存院落4处,分别为正院、东西跨院及原行政干校所在院,院内建筑皆为清代所建。正院为四合院,院内分布北房、东西厢房及南房、影壁,南房主体已坍塌,仅存台明及局部墙体。北房为正房,二层建筑,面阔五间,为当时行署办公室;西跨院内现存西厢房及南房;东跨院坐北朝南,现存建筑6座。原行政干校院坐东朝…[详细]
北坡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旧址
  北坡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旧址时代:1942年地址:吕梁市兴县蔡家崖乡北坡村内北坡晋绥分局旧址,位于兴县蔡家崖乡北坡村内。1942年8月,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正式成立,驻北坡村,关向应任书记,林枫任副书记,委员有贺龙、周士第等人。晋绥分局成立后,对党政军民各级领导机构进行了精简,重新调整了行政区划,统一了党政军组织的辖区,实现了党的一元化领导,加强了党组织、政权和国防建设,为克服经济困难,加强对敌斗争,恢复和扩大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北坡晋绥分局旧址内的建筑均建造于清代,坐北面南,占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82平方米,现存4处院落,分别为:上院、东院、中院、下院。北坡晋绥分局旧址作为晋绥…[详细]
临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指挥部旧址
  临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指挥部旧址时代:1947年地址:吕梁市临县林家坪镇沙垣村1942年5月13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成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任命贺龙为联防军司令员,关向应为政治委员,徐向前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7年8月,当国*党23万大军围困陕北、进犯延安之际,贺龙、习仲勋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率部东渡黄河进驻临县,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和边区政府机关就近驻扎在山西省临县沙垣、南圪垛一带。当时,贺龙住在沙垣村,习仲勋居住在南圪垛村,以叶剑英、杨尚昆为领导的中央后委机关也驻扎于临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旧址为清代建筑,坐北面南,东西长60.60米,南北宽59米,分为四处院落,分别为:…[详细]
临县中央后委机关旧址
  中共中央后委机关旧址位于临县南25公里的双塔村,东靠吕梁山脉,湫水河绕村而过。这里交通方便,东连晋绥边区和晋察冀边区,西与陕甘宁边区隔黄河相望,是一处十分理想的屯兵之地和中转站。1947年4月至1948年3月,中共中央后委机关在这里驻扎。旧址于2009年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背景链接1947年2月,蒋介石在全面进攻解放区的计划破产之后,在军事上被迫改为重点进攻,将进攻的重点置于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妄图消灭西北人民解放军及中共中央领导机关,或迫使其东渡黄河。2月底,蒋介石亲抵西安,部署进攻延安。延安正弥漫在战火硝烟中。此时,国*党军有24万余人,美式装备,从三面包围陕甘宁边区,又有…[详细]
白塔火车站旧址
  白塔站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四等站,建于1923年。1923年,白塔站始建。1937年归绥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对其进行了局部改造;同年,白塔站停运。1977年,京包线局部改线,白塔站就此隐没。2014年9月24日,白塔站旧址已于被公布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17日,白塔站旧址已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侵华日军木石匣工事旧址
  “侵华日军木石匣工事”始建于1941年春,当时,日本关东军476部队一个排约30名日军,进驻同兴镇义成永村四立本组,将四立本和敖包一带居民全部迁走,并抓来100多名劳工和车辆修筑军事防线,到1943年末才完工,共在四立本组修筑碉堡15座。工程竣工后,为保守秘密,40余名劳工惨遭杀害,抛尸荒野。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驻扎此地的日军被苏联红军消灭。克什克腾旗抗战时期侵华日军木石匣工事旧址群是由15座碉堡、2座掩体、1座洞库、1座房址和1条反坦克锥分布线组成,呈绵延1.5公里的环状分布带。碉堡、掩体、洞库、房址以本体中心为基准点,两侧向外延伸200米为保护范围;以长550米的反坦克锥中间线为基准…[详细]
集宁战役纪念馆(集宁战役旧址)
  始建于2004年的集宁战役纪念馆于2008年4月开始扩建并于2010年10月底开馆。新馆位于泉山北街老虎山生态路,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710平方米。集宁战役纪念馆外观不仅体现了现代主义风格的简洁、明快,更不失纪念馆的庄严肃穆。馆内基本陈列分为上下两层,展线总长612米,包括抗战胜利、光复集宁、集宁争夺战、大同—集宁战役、解放集宁、支援前线、将帅厅、缅怀英烈事迹,典藏红色记忆等七部分十九单元和一个临展厅。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老虎山后山2019年10月7日,集宁战役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旅顺沙俄陆防副司令官邸建筑
  旅顺沙俄陆防副司令官邸建筑,坐落在旅顺白玉街31号。建于1900年,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是一座白色的俄罗斯风格的建筑。1900年,俄国关东州厅长官阿列克谢耶夫中将这座俄式别墅洋房,当作生日礼物送给侄子启里尔亲王。1904年4月13日,启里尔亲王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触雷0-中侥幸逃生后,这座别墅成为俄陆防副司令乌罗科夫少将的私人官邸。1945年8月22日,苏联红军进驻旅顺接管此建筑。1955年苏军撤离,这里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旅顺基地第一招待所(当地人称“一所”)。20世纪50至60年代,周恩来、邓颖超曾逗留于此,外国友人胡志明和西哈努克、宾努亲王也来过这里。2019年10月7日,旅顺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