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由国务院核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国务院于2019年10月7日核定并公布。共计762处,包括古遗址(167处)、古建筑(280处)、古墓葬(3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34处)、石窟寺及石刻(39处)、其他(12处)等。
朝阳南塔
  朝阳南塔位于辽宁省朝阳市慕容街(原双塔街)南端,为辽代兴中府城遗迹建筑。因市内原有三座古塔鼎足而立,依其方位,俗称东塔、南塔、北塔。南塔为十三级密檐式砖筑佛塔,现高42.6米,由夯土台基、砖台座、须弥座、塔身、塔檐、刹顶组成。朝阳南塔为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砖筑,塔高四十五米,修复后塔高五十六米。塔基方形每边宽二十米,高十米。须弥座有二层束腰,设壶门、镶砌着砖雕莲花,云龙图案,至为精美。塔身南面中央辟券门,上雕体盖,内通塔心室,其他三面设假门,门楣饰卷云纹,上垂华盖。每面塔身上部各嵌二块石碑,碑上刻楷书八大灵塔塔名,从南向西依次为净饭王宫生处塔、菩提树下成佛塔、鹿野苑中0-塔、给孤独园名称塔、曲…[详细]
开原崇寿寺塔
  崇寿寺塔,又名崇寿禅寺塔。位于开原老城西南隅,砖质结构,高20丈,13级,实心八面体。每面塑有佛像,且各面佛像各不相同,由南、西南依次为:昆卢尊佛、无忧德佛、阿弥陀佛、须弥相佛、云自在佛、庄严王佛、功德王佛、定幢光佛8尊佛像。两旁有飞天浮雕,各角有木檐,悬有铜铃。塔尖呈锥型,有铜质球5个串其上。塔身各层挂有数百铜镜,西面悬有铜鼓一面。每当日出,旭日与塔辉映,光芒四射,数里之外可见塔光,古塔朝霞为开原胜景。崇寿寺塔依崇寿寺得名,据资料记载,系宣徽洪理大师所建。老城崇寿寺塔,是辽北家喻户晓的古建筑,被人亲切地称呼为“老城大塔”。塔高45.82米,为八角十三级实心密檐式砖塔。该塔为崇寿禅寺浮屠塔,相…[详细]
永安石桥
  永安桥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阳市于洪区-子乡永安村东头。又名大石桥。清崇德六年(1641)秋修筑盛京到北京的大御路时建成,是沈阳市现存比较完整的一座古代石桥。桥为东西走向,原横跨蒲河之上,后因蒲河在桥北50米处折向西北,现桥下只有一股小溪水流过。桥为三孔砖拱石桥,全长37米,外宽14.5米,路面宽8.9米,两端各宽12米。桥头各有一对雌雄大石狮对望,两侧各有19根栏柱,端柱头上亦为圆雕狮子,其他柱头均作复巾式。全桥端柱外置抱鼓石、栏柱中镶栏板及桥拱侧贴面石料上,均精雕双鹿、双虎、麒麟、牛羊、鸟雀和柿蒂孔、卷云纹、二龙戏珠或探道翘尾龙等浮雕。桥下3孔,中孔拱径3.73米,侧孔拱径各3.43米…[详细]
垂虹断桥
  垂虹桥位于松陵东门外,旧时素以“江南第一长桥”名闻遐迩。垂虹桥之于吴江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唯一贯穿于整个吴江千年历史的标志性人文景观。吴江现存的任何景观物件,对吴江的影响绝无其它可以超过垂虹桥的,其影响之深之久之广,无可媲敌。或可以这样表述,垂虹桥以它的万千风情为古今文人塑造吴江的整体意象提供重要依据,甚至是全部,其历史与文学地位远大于实际功能。垂虹桥建于北宋年间,它的建造与古代吴江的地理形势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古吴江就是一个水乡泽国,县城松陵位于古吴淞江之滨,镇南即为烟波浩渺的太湖。吴淞江在松陵东南接纳太湖水东流入海。吴淞江,古名松江,松陵江,是古代太湖下游三大干流之一,唐以前南起浪打穿(今…[详细]
西方寺大殿
  西方寺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驼岭巷18号。唐永贞元年(805年)始建,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后屡有修葺。咸丰三年(1853年)除大殿外,余皆毁于兵火。同治、光绪间相继复建。现存大殿,歇山重檐,楠木结构,通面阔三间,梁枋有彩绘。柱下有木木质,基本完好。另有两厢廊房、方丈室等清代建筑。清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金农居此度过晚年。1992年起进行全面大修,重建了山门殿等建筑,辟为“扬州八怪纪念馆”,对外开放。2019年10月7日,西方寺大殿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常熟言子祠
  常熟言子祠为明代建筑,占地总面积为1008平方米,是祭祀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言子的专祠,该建筑是常熟保存最早的古代官式祠庙建筑,也是全国唯一一处在文庙范围内,单独设祠祭祀孔子学生言偃的建筑。常熟言子祠,初名吴公子游祠,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知县孙应时建。端平三年(1236年),知县王爚迁建言子祠于文庙之后,是为将言子祠纳入文庙建筑序列之始。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重建言子祠于文庙(大成殿)东,弘治十三年(1500年)重修。清康熙间(1662-1722年)圣祖南巡御书“文开吴会”额,乾隆十六年(1751年)高宗南巡御书“道启东南”额,曾俱榜祠中。同治十一年(1872年),两江总督曾国…[详细]
洑溪徐氏宗祠
  洑溪徐氏宗祠又称徐大宗祠,是明代首辅徐溥的家族祠堂,位于宜兴宜城街道溪隐路200号。徐溥,字时用,号谦斋,宜兴溪隐村人,8岁入私塾,明景泰五年(1454)廷试一甲第2名,授翰林院编修,天顺、成化、弘治年间,历任国史总裁、礼部右侍郎、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弘治五年(1492)官至首辅,弘治十一年(1498)进华盖殿大学士,后以目疾乞归,卒后赠太师,谥文靖。在徐大宗祠的第三进正厅,存放着徐溥的画像,据了解这幅画像的年份可以追溯到清代中期以前。这幅画像是我们整个徐大宗祠的镇馆之宝,它是由徐氏的嫡系子孙捐赠给我们宜兴文管会,在去年。首先它是明代的朝服的画像,穿着大装朝服,这个朝服就是我们所说的蟒袍,…[详细]
南京鼓楼
  鼓楼位于南京市中心,建于明洪武十五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乃当年击鼓报时的场所,为全城百姓昼夜报时,有时也用作迎王、接诏书等大庆,堪称明代首都之象征。到了清代,鼓楼只遗留下城阙,直到康熙皇帝南巡时,在此登临四望,地方官才在鼓楼基座上树碑建楼,并更名为“碑楼”,故而鼓楼有“明鼓清碑”之称。南京鼓楼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高耸于鼓楼岗之上,北京东路、北京西路、中山路、中山北路、中央路五条主干道在此交汇,历来就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鼓楼分上下两层,下层建成城阙样式,高达9米,红墙巍峙,飞檐迎风,中间有券门三道,贯通前后,上有“畅观阁”题额。上层建筑,分为中殿和东西两殿,滴水直落台座之外。早在192…[详细]
仙鹤寺
  该寺为南宋德佑元年(1275)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第十六世裔孙阿拉伯人普哈丁来扬州传教时募款所建。与杭州凤凰寺、广州怀圣寺、泉州麒麟寺齐名,并称我国四大清真寺院。此寺融合了伊斯兰建筑和我国古代建筑的风格特点。在兴建此清真寺时就按鹤的形体从“嘴”到“尾”布局。大门对面原有照壁墙为“鹤嘴”(1958年拆毁);寺门是仿唐建筑,翘角牌楼,犹如鹤首昂起;从寺门至大殿,是一条狭长弯曲的甬道,形似鹤颈;大殿相当于鹤身。大殿南北两侧有飞檐起翘的半亭,如同鹤翼(南侧半亭即望月亭,北侧半亭已圮);大殿后左右两侧庭院,有古柏两株,谓之鹤足。殿后原临河,遍植竹篁,形如鹤尾(填汶河筑路后竹篁不存);大殿前,左右两侧各…[详细]
常州唐氏民宅
  常州唐氏民宅位于常州市天宁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其中以贞和堂明代楠木厅最具价值,保存了明代木构梁架主体,木结构月梁体系是常州地区为数不多的代表。楠木厅东侧回廊壁间嵌有明代书法家孙慎行撰书的《保合堂记》碑刻。常州唐氏民宅建筑群在后期不断营建,反映了自明清至民国时期江南民居木构建造技艺的演变,同时也与孙慎行、张太雷、刘国钧、周有光等多位名人有交集之处,是重要的历史见证。2019年10月7日,常州唐氏民宅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